6月22日,通過中華護理學會和日內瓦的專家小組評議,國際護士理事會ICN官網平臺發表了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傷口門診護士長、傷口治療師陳宇撰寫的《采取行動 可持續發展傷口照護》的文章,同時,瑞士國際護士節IND網站及社會媒體(Social Media)也對該文章介紹的中國成都市三醫院“老齡化社會中慢性傷口患者創新解決方案”進行了專題報道,增進了同全球護理同仁的學術交流、擴大了成都市三醫院護理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
![]() 國際護士理事會英文簡稱ICN,成立于1899年,總部設在日內瓦,是一個擁有超過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護士協會聯合會,是世界上歷史最久的醫藥衛生界的專業性國際組織,代表了全球超過1600萬名護士。 ![]()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傷口門診在國內《分級診療制度》的倡導和醫院領導及事業發展部的大力推動下,首先打造了跨醫院、跨科室的,橫向“10分鐘傷口治療圈”,即以醫院為圓心,分別篩選了東、北、西面3家鄰近醫聯體社區醫院(步行僅需10分鐘內),簽訂合作協議。陳宇的團隊基于難愈性傷口治療經驗和多項自主知識權的技術優勢,負責患者局部傷口治療,并定期培訓社區護士,建立專業網絡群交流,案例分析討論等;社區醫院發揮在床位、服務、醫療保險政策方面的優勢,負責患者全身綜合調理。 ![]() 第二步,打造“傷口護理1+1+N”縱向治療圈,幫助成都周邊縣市的患者與傷口門診擺脫困境。都江堰醫療中心醫聯體院領導及護理部的領導下,形成聯合護理團隊,由陳宇定期指導都江堰傷口門診,以此為圓心,輻射都江堰的下級周邊鄉鎮十余家醫聯體基層醫院,開展會診、傷口護理延伸服務和培訓傷口護士,帶動都江堰醫療中心傷口門診工作量增長2倍以上。 ![]() 據了解,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慢性傷口創新解決方案:中心城區橫向治療圈和周邊縣、鄉鎮村縱向治療圈已幫助520余例次患者,包括嚴重的糖尿病足潰瘍、壓瘡等,一些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不愈合的傷口。 ![]() 此外,為了幫助承受著巨大經濟壓力、心理壓力的壓瘡患者和家屬,引起全社會對他們的關注,成立了高中志愿者團隊,開展系列慢性傷口預防講座,覆蓋成都市200多個社區;指導志愿者設計輔助的翻身、被動鍛煉的儀器幫助患者;尋找了周邊縣,村10余位重度壓瘡患者,到家中走訪并治愈,拍攝完成了微紀錄公益片《壓殤》,入選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電影節比賽。彰顯三醫院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關愛之心。(袁春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