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融媒體記者 王俏瑜 通訊員 梁穎杏 “昨天晚上,我兒子又突然流鼻血了。”住在市橋的萬小姐說,最近,他兒子流了兩次鼻血。萬小姐擔心孩子會不會有什么隱性疾病。區中醫院兒科醫師范茜茜表示,每年春季,因天氣多變且體內陽氣驟升,常有兒童出現鼻出血的癥狀。遇到孩子流鼻血,家長應當遵照“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法則,標就是先把血止住,本就是找到病因,對癥下藥,進行根除。 兩妙招有效止血 孩子流鼻血時,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仰頭。范醫生介紹,這種做法不科學,因為這樣做很容易讓血液流進口腔、食道或是鼻腔后方、氣管甚至肺部,輕者引起不適,嚴重者會因氣管堵塞導致呼吸困難。 范醫生表示,如出血量小,先讓孩子坐在椅子上,再用拇指、食指緊緊地壓住孩子的兩側鼻翼,并壓向鼻中隔部,暫讓孩子用嘴呼吸。同時,用冰敷孩子的前額頭5-10分鐘,出血即可止住。如出血量較大,可用脫脂棉球(消毒止血棉)卷成如鼻孔粗細的條狀,向鼻腔充填。但是,填塞時不能太松,不然起不到止血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衛生紙填塞。因為鼻黏膜脆弱,如果用衛生紙用力填壓,可能導致鼻腔黏膜受到二次損傷,而出現更大量出血。而且,不干凈的填塞物,會增加感染幾率,可能引起炎癥。 找出病因對癥下藥 范醫生提示,中醫稱流鼻血為鼻衄,多由身體上火所致,以肺熱、胃熱、肝火旺盛最為常見。另外,脾虛,也可能出現流鼻血的現象。通過辨證論治,配合中藥、小兒推拿等治療,可以有效解除孩子流鼻血的問題。 據范醫生介紹,不同原因引起的流鼻血癥狀各有特點,家長可根據特點進行辨證應對。 肺熱引起的鼻出血特點是,鼻中出血點滴而下,量不多而鮮紅,伴鼻腔干燥、灼熱感,或伴刺撓感。患者總是想撓癢癢,或想用手去搓揉鼻翼,部分孩子可能伴有咳嗽、口干、咽痛、舌質紅、苔薄黃或厚、黃燥等癥狀。可以用桑葉、百合泡水喝,配合清肺平肝、清大腸等小兒推拿手法以清肺熱。 胃熱是引起小孩流鼻血的常見類型。現在的孩子飲食偏肥甘厚膩,食物堆積在胃腸不容易消化,進而引起胃熱。其特點是鼻中出血量多、勢猛、血色鮮紅或深紅,鼻粘膜深紅而干燥,甚至伴有口干口臭、大便干硬、舌頭紅等癥狀。可以用金銀花、蒲公英、雞蛋花泡水代茶飲,配合清胃經、清大腸、退六腑等推拿手法。 肝火旺盛引起的流鼻血特點是:鼻中出血量多、血色深紅、鼻粘膜色鮮紅或者深紅,伴頭痛、頭暈、急躁、易怒、口苦、咽干等現象。可以煮綠豆水、雞骨草茶、玫瑰花茶喝,以及點按太沖穴按摩以清肝火。 脾虛引起的流鼻血特點是:經常性流鼻血,但血色淡紅、量一般不多,鼻粘膜色淡,流的時候滲滲而出,同時伴有面色無華、少氣懶言,吃的少,大便經常稀溏。平素飲食方面可配山藥、黨參,并結合補脾、揉板門、掐四縫、摩腹、捏脊等手法,以增加脾胃的運化。 范醫生提醒,偶爾一次少量流鼻血不用太擔心,如果是經常性出現流鼻血或者流鼻血的量較大,則需要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進行相應檢查,明確出血原因,對癥精準施治。 轉自番禺日報2020年3月25日A7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