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朝代:晉朝|作者: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又稱《黃帝甲乙經》《黃帝三部針經》《黃帝針灸甲乙經》。西晉·皇甫謐撰,12卷,128篇,成書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論述基礎理論,后六卷記錄各種疾病的臨床治療,包括病因、病機、癥狀、診斷、取穴、治法和預后等。采用分部和按經分類法,厘定了腧穴,詳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和禁忌、針刺深度與灸的壯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理論聯系實際的針灸學專著。
皇甫謐總結了魏晉以前的針灸學成就,吸收了《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的精華,刪其浮辭,除其重復,做了十分繁重的選材整理工作,并加入了自己的實踐經驗而著成本書。有北宋熙寧二年初刊本、南宋及元刊本、明正統二年(1437)重刊本、嘉靖刊本及《醫統正脈》刊本等。
林序
皇甫序
序例
精神五臟論第一
五臟變第二
五臟六腑陰陽表里第三
五臟六腑官第四
五臟大小六腑應候第五
十二原第六
十二經水第七
四海第八
氣息周身五十營四時十
營氣第十
營衛三焦第十一
陰陽清濁精氣津液血脈
津液五別第十三
奇邪血絡第十四
五色第十五
陰陽二十五人形性血氣
十二經脈絡脈支別第一
奇經八脈第二
脈度第三
十二經標本第四
經脈根結第五
經筋第六
骨度腸度腸胃所受第七
頭直鼻中發際傍行至頭
頭直鼻中入發際一寸循
頭直俠督脈各一寸五分
頭直目上入發際五分卻
頭緣耳上卻行至完骨凡
頭自發際中央傍行凡五
背自第一椎循督脈下行
背自第一椎兩傍俠脊各
背自第二椎兩傍俠脊各
面凡二十九穴第十
耳前后凡二十穴第十一
頸凡十七穴第十二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胸自天突循任脈下行至
胸自輸府俠任脈兩傍各
胸自氣戶俠輸府兩傍各
胸自云門俠氣戶兩傍各
腋脅下凡八穴第十八
腹自鳩尾循任脈下行至
腹自幽門挾巨闕兩傍各
腹自不容俠幽門兩傍各
腹自期門上直兩乳俠不
腹自章門下行至居凡十
手太陰及臂凡一十八穴
手厥陰心主及臂凡一十
手少陰及臂凡一十六穴
手陽明及臂凡二十八穴
手少陽及臂凡二十四穴
手太陽凡一十六穴第二
足太陰及股凡二十二穴
足厥陰及股凡二十二穴
足少陰及股并陰蹺陰維
足陽明及股凡三十穴第
足少陽及股并陽維四穴
足太陽及股并陽蹺六穴
經脈第一(上)
經脈第一(中)
經脈第一(下)
病形脈診第二(上)
病形脈診第二(下)
三部九候第三
針灸禁忌第一(上)
針灸禁忌第一(下)
九針九變十二節五刺五
繆刺第三
針道第四
針道終始第五
針道自然逆順第六
針道外揣縱舍第七
八正八虛八風大論第一
逆順病本末方宜形志大
五臟六腑虛實大論第三
陰陽清濁順治逆亂大論
四時賊風邪氣大論第五
內外形診老壯肥瘦病旦
陰陽大論第七
正邪襲內生夢大論第八
五味所宜五臟生病大論
五臟傳病大論第十
壽夭形診病候耐痛不耐
形氣盛衰大論第十二
六經受病發傷寒熱病第
足陽明脈病發熱狂走第
陰衰發熱厥陽衰發寒厥
太陽中風感于寒濕發第
陰陽相移發三瘧第五
五臟傳病發寒熱第一(
經絡受病入腸胃五臟積
五臟六腑脹第三
水膚脹鼓脹腸覃石瘕第
腎風發風水面腫第五
大寒內薄骨髓陽逆發頭
寒氣客于五臟六腑發卒
邪在肺五臟六腑受病發
肝受病及衛氣留積發胸
邪在心膽及諸臟腑發悲
脾受病發四肢不用第六
脾胃大腸受病發腹脹滿
腎小腸受病發腹脹腰痛
三焦膀胱受病發少腹腫
三焦約內閉發不得大小
足厥陰脈動喜怒不時發
足太陽脈動發下部痔脫
陰受病發痹第一(上)
陰受病發痹第一(下)
陽受病發風第二(上)
陽受病發風第二(下)
八虛受病發拘攣第三
熱在五臟發痿第四
手太陰陽明太陽少陽脈
水漿不消發飲第六
胸中寒發脈代第一
陽厥大驚發狂癇第二
陽脈下墜陰脈上爭發尸
氣亂于腸胃發霍亂吐下
足太陰厥脈病發溏泄下
五氣溢發消渴黃癉第六
動作失度內外傷發崩中
邪氣聚于下脘發內癰第
寒氣客于經絡之中發癰
欠噦唏振寒噫嚏泣出太
寒氣客于厭發喑不能言
目不得眠不得視及多臥
足太陽陽明手少陽脈動
手太陽少陽脈動發耳病
手足陽明脈動發口齒病
血溢發衄第七(鼻鼽息
手足陽明少陽脈動發喉
氣有所結發瘤癭第九
婦人雜病第十
小兒雜病第十一
來自: zd山笑 > 《中醫古籍》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針灸甲乙經
針灸甲乙經針灸甲乙經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 中醫
針灸甲乙經 | 中醫針灸甲乙經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針灸甲乙經》十二卷。論述生理、病理、診斷、經絡、俞穴和針灸治療等方面,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單四十八穴,雙三百零八穴。)
《針灸甲乙經》胸中寒發脈代第一
“三陰交”的前世今生
現在多于內踝高點上三寸,脛骨內后緣取穴。也就是說足三陰經在內踝以下從前往后的順序是:足厥陰肝經其余組大致外側居前,足太陰脾經起于足大趾內側居中,足少陰腎經起于足心斜走內踝居后;2、足太陰脾...
《內經筆記之列別針經及甲乙經意義3》
于是皇甫謐通過自身的體會,摸清了人身的脈絡與穴位,并結合《靈樞》、《素問》和《名堂孔穴針灸治要》等書,悉心鉆研,著述了我國第一部針灸學的著作——《針灸甲乙經》?;矢χk十分注意吸收這些同輩...
《西方子明堂灸經》的來龍去脈
《西方子明堂灸經》的來龍去脈黃龍祥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文獻研究室文獻來源:黃龍祥.《西方子明堂灸經》的來龍去脈[J].上海針灸雜志,1...
針灸甲乙經針灸甲乙經(晉)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針灸甲乙經(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Copyright 2006.All rights reserved.
(53)[轉載]【中成藥應用大全】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