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出于疼愛,很多父母都不會讓孩子做一點家務事,可以說是“十指不沾陽春水”。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只需要好好讀書就行,其余的事情他們來辦。你屬于哪種父母?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研究,拿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孩子相比,發現這倆之間的就業率為5:1,與后者相比,愛做家務的孩子收入高出20%,有的婚姻還更幸福。 此前,我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數萬個家庭進行了“是否讓孩子做家務”的調查,調查顯示,愛做家務的孩子成績更優。還有很多實例證明,想要孩子成為精英,讓他做家務是必不可少的。 事實上,從孩子3歲開始,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家務。下面, 附上家務年齡表,家長們可以參照下。 為什么要讓孩子做家務呢? 如果孩子從小就愛吃懶做,不愛勞動,長大了就無法吃苦,而且個人的獨立能力也很差。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那么,如何讓孩子保持這個習慣呢? 1、給孩子做好示范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親自給孩子做示范,引導孩子完成直到能夠獨立完成為止。 2、給孩子提供合適的工具 不要給孩子一把比他還高的掃帚,給他一個小小的掃帚用來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掃干凈。如果你想讓她幫你收拾飯桌,那么就只讓她把吃剩的飯菜幫你拿進廚房就行了。 3、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不要當著孩子面前抱怨做家務的繁瑣,這樣會讓孩子厭煩做家務父母,父母應盡量讓孩子意識到盡快做完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陪他/她一起玩。 4、提供獎勵 表揚和獎勵會對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帶來極大的幫助,建議父母可以給孩子所要完成的任務的每一步驟繪制一張圖表,每當孩子順利完成其中一個步驟時,就獎勵孩子一顆小紅花,當孩子順利完成一整件事情后,父母就可以給到孩子喜歡的獎勵。 5、適當示弱 當我們忙得焦頭爛額時可以對孩子說:“媽媽今天好累,特別需要你的幫助,你能幫媽媽洗洗碗嗎?”盡量多給孩子一些選擇,有選擇的余地,他們就會感覺是“被需要”而不是“被要求”。 總之,保持做家務的習慣,可以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也能讓孩子能夠獨立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