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6月28日,又是一年“國際癲癇關愛日”,作為一名癲癇專科醫生,寫這篇科普文想法由來已久,不過已有同行做了很多類似工作,想想還是算了。借今年的“關愛在社區”主題科普活動,筆者再次搜索了一下相關癲癇新聞,發現媒體們依然在寫一些誤導性的報道,深感作為專業人士還是有責任不斷去糾正,故動筆寫了這么一篇文字,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經歷,全文27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條還算新鮮出爐的新聞報道。 雖未在現場,隔著屏幕,我們也能感受到當時救治現場的激烈和慘烈程度,對于施救者的熱心和勇氣,我們應該為這種正能量點贊,但操作手法或方式,從專業角度還是有待商榷的,對于報導的媒體,或許征求專業人士的意見也很有必要。 至于以上救治行為的不妥之處,暫且不表。首先,簡單認識一下這個疾病。癲癇俗稱“羊角風”、“羊癲風”,羊表示非常冤枉,全拜大發作時候喉嚨發出的聲音跟羊的叫聲相像所賜,從而得名,甚至于羊肉在某些民眾的說法里也不幸成了飲食禁忌。另外,無論是病人還是普通民眾,談“癇”色變是常態,癲癇可能是性病之外,病恥感最為嚴重的疾患,個中緣由,與其在我國曾經、甚至現在仍或多或少被賦予宗教迷信色彩有關。對于未知的事物,人類總是充滿恐懼,這也是我們普通民眾對于癲癇大發作恐懼的緣由之一。 專業的解釋,癲癇是多種原因導致的腦部神經元高度同步化異常放電的臨床綜合征,而癲癇發作是其主要臨床表現,具有發作性、短暫性、重復性和刻板性特點。通俗來講,人活著,腦細胞就會有電活動,但是如果某部分腦區出現異常的同步化活動,就有可能出現癲癇發作。一般來說,癲癇發作是陣發的,不是持續存在的,每次持續時間相對短暫,以全身抽搐大發作為例,一般持續1-2分鐘可自行緩解,每次發作大體是類似的重復、刻板表現。 在普通民眾的固有印象里,只有牙關緊閉,四肢僵硬、抽搐,口吐白沫,尿便失禁,喉中發聲這樣激烈的場面才是癲癇發作,但其實那只是癲癇最常見的強直-陣攣發作表現,從上圖略顯晦澀的發作分類可以大概看出,還有很多非運動為表現的癲癇發作類型。在這里,筆者想強調一點的是不要把肢體抽搐和癲癇發作完全等同起來,抽搐是癲癇的癥狀,但并不是說只有癲癇才會出現抽搐,其他疾病也可引起抽搐,如低鈣抽搐、低血糖、心搏驟停等均不屬于癲癇病范疇,尤其是心搏驟停,如果將發病現場短暫的抽搐當作癲癇發作,未能引起足夠重視,很可能一條鮮活生命就此消逝。 那么作為路人,遇到癲癇發作,我們該如何開展急救?且聽以下分解步驟。 1、保持鎮定,正確判斷呼吸心跳!如果因為劇烈的抽搐沒有把握,可等抽搐停止后再行判斷。 2、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圍觀!看熱鬧和吃瓜是老百姓的一大愛好,但圍觀會影響空氣流通,不利患者氧供和發作緩解。 3、幫助患者躺下,在頭頸部下方墊上柔軟物體。 4、移開身體周圍的危險物體,例如:銳器、硬物,或將患者轉移至安全環境,例如從游泳池邊轉移至不易落水的區域。 5、解開尤其是頸部過緊的衣扣、項鏈,摘下眼鏡,以利于呼吸暢通,防止受傷; 6、將患者翻轉至側臥位,這樣口中分泌物就可以順著口角流出來,可避免誤吸入氣管,這種體位還能防止舌頭向后墜、堵住呼吸道。 7、靜觀其變(也可以叫密切觀察),注意肢體抽搐持續時間,如果超過5分鐘,呼叫救護車!關注呼吸心跳,如果足夠鎮定或人手充足,用手機視頻記錄發作過程。 8、發作結束后靜等患者清醒,恢復清醒一般需要5-15分鐘,可以通過詢問名字、時間、地點等問題來幫助判斷是否恢復意識,如果意識未恢復,就不應該將患者獨自留下。 9、自始至終,做好心跳呼吸觀察,一旦發現心搏驟停,立即啟動心肺復蘇、呼叫救護車、獲取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在此,強烈建議學會心肺復蘇。如上述,心臟呼吸驟停可引起肢體抽搐,同樣需要注意的是,癲癇發作也可出現心搏驟停!癲癇性猝死(SUDEP)是近年來學界逐漸重視的一個問題,可能和發作時的呼吸抑制、惡性心律失常、腦功能障礙相關,希望大家在處置癲癇發作時候能有這個觀念! 10、必要時,幫助呼叫救護車、報警或者聯系家人,以下情況需要立即呼叫救護車: ①全身抽搐已經持續5分鐘以上; ②患者出現反復發作(≥2次),并且抽搐發作間隙頭腦也不清醒; ③發作停止后,患者一直不清醒(在15分鐘內沒有恢復意識); ④第一次出現發作; ⑤發作合并外傷; ⑥經現場評估后發現患者心搏驟停。 當然作為路人,遇到發作都呼叫救護車總體都不會出錯,但作為患者家屬,每次發作都叫救護車送醫院也是沒必要的,以上幾點危險情況需要牢記! 在此,對于家屬,筆者提幾點要求。掌握好呼叫救護車的時機,學會上述的急性發作處置措施,尤其是學會心肺復蘇,畢竟技多不壓身,但愿不需用,用到能救命。還有一點需要告誡的是,由于見慣了患者的發作,要避免輕視,見怪不怪!筆者有個慘痛教訓,讀研期間,有個難治性癲癇患者在隔壁城市工作,室友兼同鄉知道他的病情也經常陪同來筆者所在醫院找導師看病,某天夜里患者發作比較頻繁,室友一開始未能足夠重視,等感覺不太對勁時候,時間已經1個多小時過去了,室友也知道需要馬上送醫院,但卻是自行開車而不是呼叫救護車,且不是就近送醫院,而是直接送來筆者所在的更遠的醫院,急診老師接診時候,患者已經死亡,雖極力搶救,也于事無補。這個教訓太過深刻,筆者正式參加工作后,但凡有時間,都會跟病人及家屬強調掌握呼叫救護車的時機! 說完了癲癇發作時候所需采取的急救措施,再來聊聊那些不建議的措施: 1、不要用力按住患者身體!有可能導致關節脫臼、骨折或自己受傷。 2、不要向患者口中放任何東西!向口中塞東西,對非專業人士是禁止的傷害性行為!在此,筆者忍不住啰嗦幾句,不必擔心舌頭會被咬傷,即使是全身抽搐大發作的病人,由于自我保護機制,也很少出現咬傷自己的情況,就算咬傷也不嚴重,反而伸進口中的東西一旦出現斷裂很容易導致患者窒息或咬傷施救者手指,手、錢包、木棒、筆、筷子都曾經作為塞嘴的東西,甚至于拖鞋,試問如果患者醒來發現被塞了一只這么有味道的東西在嘴里,作何感想,總之感恩戴德絕對是不可能的!癲癇發作時牙關緊閉力量很大,強行掰開牙齒的動作也可能導致患者下頜骨骨折、關節脫臼、牙齒脫落等情況,暫且假設過程中都沒有出現上述意外情況,原本沒有咬傷的舌頭也有可能在你硬掰的過程中出現受傷。 3、不要強行讓患者坐起!從地面強行幫助坐起是個很危險的行為,發作極有可能導致再次跌倒,出現外傷、骨折等不利情況。 4、不要按壓人中或掐虎穴!因為是無效的,還可能因為施救者偏執于此,使用牙簽或者強行控制患者抽搐動作而造成傷害。 5、發作結束后,不要限制患者動作或行為!發作過后,患者可能躁動不安或頭腦不清醒,可能會本能地傷害限制其活動的人,只要其行動沒有危險,你只要靜觀其變就好。 6、在患者頭腦沒有完全清醒之前,不要讓其飲水或進食!時機不當的喂食/水/藥很可能導致誤吸,從而導致窒息。 7、如需緊急就近送醫院,呼叫救護車,不要自行驅車,不要舍近求遠!原因,如上述筆者慘痛教訓。 學完這些癲癇發作急救措施,再回頭看前述新聞,錯誤已經非常明顯了,此處不再贅述,希望大家能夠從筆者略顯啰嗦的文字中體會到苦口婆心,遇到緊急情況,能夠正確施以援手! 來源:急診醫學資訊 作者-Dr. Zeng 關注急診醫學資訊 ↓↓↓ >2020累計1699萬次閱讀 · 21萬次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