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角度來說說,囊腫到底是什么東西? 如果用手術刀把囊腫剖開,你會發現囊腫里大都是黏稠的液體以及很少一部分半固體狀東西。西醫有西醫的解釋,而中醫認為囊腫就是水濕的產物,混雜有一些痰和淤血。 為什么這些水濕會包裹成團呢?照理說,水濕是會流動的,但是因為身體的氣機不流動了,或者流動緩慢了,這些水濕就聚會了,再加上痰與瘀血來湊熱鬧,然后慢慢形成囊腫。 氣不行則水停,水停就會有瘀血,這就是囊腫背后的成因。 所以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調理囊腫最主要的是調氣機、調升降、行氣理氣,讓身體全部的氣機正常順利流動,俗話說水不流則腐,現在給他疏通,接上新鮮的水流,氣行則水行,氣行則囊腫消。所以“行氣逐水”,這四個字就是調理囊腫的秘訣。 行氣逐水湯: 柴胡12克 香附12克 桔梗12克 枳殼12克 木香12克 黃芪20克 茯苓30克 澤瀉12克 蒼術12克 陳皮9克 法半夏9克 桃仁9克 紅花9克 既然這個方子重在行氣,人體中肺主一身的氣機,而身體的氣機是否正常流轉則需要靠肝,所以當用柴胡來疏肝解郁,因為肝氣郁結就會造成氣滯。 接下來是香附,香附有很強的理氣功能,能讓身體里的氣各走各的路,有條不紊,互不干澀,解決氣滯的問題。 接下來就是調升降,不管是宇宙還是人體,其實都是一個陰陽二氣的循環,一旦這個升降循環出錯了,天地間就會出現氣候紊亂,而人體也會出現氣機紊亂,所以這里用桔梗升氣機,把下陷的氣機提上來,用枳殼下氣破氣,讓上逆的氣機下行,然后再用木香理順整個氣機,讓氣機流轉起來,這樣氣機就會自己去攻破這個囊腫。 不過行氣的藥用多了也會損耗一些正氣,尤其是氣虛的人用了會吃不消,正所謂有耗有補,所以用黃芪來補氣,確保人體自身的正氣充足。 氣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要解決水濕的問題,讓匯聚在一團的水濕都流走,這樣囊腫就會慢慢萎縮變小,最后消失。 說到祛濕,九大仙草之一的茯苓最為強大,配以泄水功能非常強大的澤瀉來利水,把身體的水濕統統泄出去。然后用蒼術來健脾,這是治濕最根本的辦法。 濕氣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痰,你看囊腫里面都是一些黏稠的液體,這些就是痰了,所以用陳皮與半夏這個經典組合來化痰。 中醫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那就是:如果一個人氣血不活,氣血流通不暢,有瘀血,就更容易導致水腫,形成水樣囊腫。所以最后加入了活血化瘀的兩味藥:桃仁與紅花,讓身體氣血恢復正常流通,去攻擊這個水濕。 這個行氣逐水湯,建議服用二十一天,一天一劑,飯后服用,藥渣可以用來泡腳,服用后適當運動效果更佳,比如快步走上一個小時。 這個藥幾乎能針對所有的囊腫,比如:甲狀腺囊腫、乳腺囊腫、肝囊腫、腎囊腫、卵巢囊腫子、宮囊腫等等,不妨一試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