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strong>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中醫養生學》、《中醫內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和你聊聊,由于流汗太多,導致心臟機能受損的事兒。 為啥說這個啊?因為夏天里,大家伙都愛出汗。 正常出汗,沒啥問題。可是出汗太多,導致臟腑功能出現了異常,就必須干預。 我下面說這個故事,部分讀者可能有親身感受,部分讀者可能在臨床中遇到過。還有的讀者,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無論怎樣,我請你把它看完。 話說有這么一個小患者,當時是11歲,一個女孩。 她最初的時候,患過一次感冒。感冒好了以后,她就開始心慌、愛出汗。平時氣短,精神疲憊,咳嗽少痰。晚上睡覺的時候,她還容易驚醒。醒來以后,心里頭狂跳不寧,渾身出汗。 爸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大夫說了,有竇性心律不齊、早搏,考慮是病毒性心肌炎。 醫院給開了藥。藥吃了,確實有效果。但是只要不吃,立刻就恢復老樣子,心悸心慌、渾身出汗。孩子的小臉被折磨得越來越蒼白,而且根本就不敢活動。一活動,就心悸心慌。 轉眼,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孩子和家長被這個病折磨得夠嗆。最后,他們把藥罐子一扔,決定看中醫,喝湯藥。 他們找的誰呢?是劉弼臣。 這個人,1924年生人,曾問業于時逸人等中醫大家,歷任北京中醫學會理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理事等職務。他在中醫兒科上的造詣,是非常精深的。 刻診,見小患者心悸、面白、渾身不停地出汗,氣短,神情疲倦,口渴咽干,舌紅脈細。 這時候,劉師開了一張方子: 黨參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黃芪10克,白芍10克,大棗5枚,阿膠10克(烊化),生姜2片。 每日一劑,水煎,分三次服。一共是開了10劑。 結果,用藥以后,患者出汗大大減少,心慌現象明顯減輕,身體狀態趨于穩定。此后,原方稍作加減,繼續投用。 就這樣,小患者連續服用湯藥60多劑,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心電圖顯示正常。 這張醫案,是劉師早年用生脈散加減治療心悸多汗的著名案例。它曾收錄在已故中醫大家董建華所編著的《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粹》一書里頭,給后世醫家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我給你說說這背后的學問。 你看,這個小患者,最大的問題,是不是愛出汗? 汗這個東西,你一定要用中醫的視角來看待它。 第一,汗屬于人體津液的一種表現形式。汗流多了,一定傷津液。 第二,汗作為津液,能載氣。所以,當大量汗水流失的時候,人就會氣虛。你的氣都隨著汗水流出去了,能不氣虛嗎?哪里的氣受損呢?答案是心。汗為心液。心液流失,心氣受損。 第三,汗是津液的一種。而津液又和血液同源。因此,當汗流得太多了,我們的血就會受損,導致血虛。心主血脈。故而,心血受損最為明顯。 你看,汗這東西,你傷不起吧? 現在,醫案里這個小患者,就是愛出汗。平時自汗,夜里忽然驚醒了流汗。時間長了,導致的結果,就是津液虧虛,即所謂陰虛,以及心氣虛和心血虛。 怎么知道她陰虛?舌紅,口渴咽干,這就是陰虛。面色蒼白,脈細,這就是心血虛。全身乏力,神情倦怠,氣短,這就是心氣虛。心氣心血不足,她就心慌心跳不已。心神不安,所以她半夜容易驚醒。身體活動,耗傷心中氣血,所以她就不敢動,否則就心慌得厲害。 更要命的是,氣主收攝。久汗導致氣虛,令氣的收攝之能更加不足,于是津液就更得不到固攝,汗也就越來越多。這就是惡性循環了。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了,文老師,你說的這些,人家都檢查出來了,是心肌炎、心律不齊導致的。有必要說得這么玄乎嗎? 問題是,患者按照心肌炎、心律不齊治療,她根本不見好?。∵@就要求我們,必須用另一種視角和思路,來看待患者的問題。思路變了,治療的效果才會改變。 好了。既然患者的問題,屬于多汗以后導致的氣陰兩傷、心氣心血不足,那我們就得補氣、補陰,改善病患者心氣心血不足的狀態。同時,還需要斂汗。 我們看看劉弼臣老前輩是怎么開方子的—— 黨參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黃芪10克,白芍10克,大棗5枚,阿膠10克(烊化),生姜2片。 這里頭,黨參、麥冬、五味子,這是生脈散的配伍。生脈散,是專門改善氣陰兩虛的方子。黨參補氣,麥冬養陰,五味子補養心氣心陰。剩下的藥材,則有炙甘草湯的影子。炙甘草湯,是經方,用于滋補心血心氣,溫通心陽。其中,炙甘草、黃芪補心氣,桂枝溫通心陽,阿膠和大棗補心血。白芍、五味子用于斂汗止汗。生姜和大棗固護脾胃,增進氣血生化之源。這就是基本意圖。 我給你如此解釋,你能看懂嗎?看不懂,沒關系,多看幾遍,肯定能看懂。 我為什么選擇這個方子和案例,詳細講給你呢? 依然是因為它有現實意義。 在我們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夏天愛出汗(其他季節也容易出汗),一出汗就止不住,伴隨口渴咽干、心慌心悸心亂跳的現象。一犯病,渾身乏力,不想動,也動不了。到醫院查,說心率不齊、早搏。看臉色,蒼白??瓷囝^,發紅??疵}象偏細。 這個時候怎么辦?除了到醫院做常規檢查外,我建議你抽空去看看中醫,你看你是不是氣陰兩傷、心氣心血不足。這種問題,在中醫里頭,是常見的病。只要是一個中醫大夫,沒有不會治的。說不定,你看了中醫,會得到很大改善。 我前面所講的案例和驗方,就是這方面的實例。我希望你能看懂它,看透它,你要了解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這樣,在就醫的時候,才有一點眉目。文中這個配伍,非專業讀者,還是應該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你自己, 最好不要輕易嘗試。辨證用藥,畢竟是很專業的事兒,不可孟浪。 當然了,你也不能說,我只要夏天出汗多,不愛動,難受,就一定是氣陰兩傷、心氣心血不足。你越是這么猜,越容易亂吃藥。弄來弄去,你自己把自己繞進去了,就麻煩了。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看中醫,多看一看,聽聽大家的意見。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說這么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