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満,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解:本條文論述的是少陽病小柴胡湯證的典型脈證。小柴胡湯證病機:少陽陽出陰樞機不利。脈:浮數長細弦。舌淡苔薄白。證:往來寒熱、無汗出、脅下鞕滿、嘔不能食等。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素體陽虛之人往來寒熱可表現為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惡寒為太陽病外證,易誤診為太陽病,標證好像是太陽病,其本為少陽病。 脅下鞕滿:脅下屬少陽地界,半表半里為陽出陰之樞機,少陽為半表半里之陽,少陽病則陽出陰樞機不利、氣機不暢,故脅下鞕滿(此處鞕為鯁,哽塞之意,不能解讀為硬、堅)。 嘔:病標為太陰陽勝熱證,少陽病傳經太陰陽虛,太陰運化不利陽郁化熱、傳經客熱擾之,故嘔。 不能食:病標為陽明陽虛寒證,少陽病傳經陽明陽虛、傳經客熱不能消谷,故不能食。 往來寒熱:狹義往來寒熱指惡寒、發熱交替出現。機體氣機升降出入運行不息,半表半里為陽出陰之樞機,少陽為半表半里之陽,為三陽之始,其陽初出,少陽陽出陰樞機不利,出陽少的時候,下游必然陽虛,陽虛則寒(惡寒為太陽病外證)。出陽多的時候,下游必然陽勝,陽勝則熱(發熱為陽明病外證)。典型往來寒熱不易誤診,熱少寒多者易誤診為太陽病,熱多寒少易誤診為陽明病。陽勝則熱、陽虛則寒,廣義往來寒熱指陽虛(功能減退)、陽勝(功能亢進)的交替出現。只有參透廣義往來寒熱,才能充分發揮半表半里理論及柴胡劑的功用。 原文“脈沉緊者”疑有訛傳,正確疑為“脈浮弦緊”。表里互為陰陽,浮沉互為陰陽,表里浮沉為方位論陰陽,浮、表為陽位,沉、里為陰位,脈浮主病標在表在三陽。少陽其陽已出陰,故脈浮。脈弦緊病標為陽郁欲伸,少陽陽出陰樞機不利,本經陽郁欲伸故脈弦緊。 由于素體陰陽虛實的個體差異及傳經深淺遠近的不同,小柴胡湯證傳經或然證極多,故“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但是小柴胡湯證陰陽虛實和脈不變,不得其脈,雖有其證,必非小柴胡湯證。有雷同之證有雷同之脈,舍脈從證舍證從脈皆失之偏不可從。 小柴胡湯方解:柴胡味苦性微寒暢通少陽陽出陰之樞機,黃芩味苦性寒清少陽之熱,生姜味辛性微溫助太陽宣發,半夏味辛性溫祛陽明寒飲,人參味甘性平補陰虛,生姜、大棗、炙甘草三藥相合有調和陰陽之意。 往來寒熱素體陰陽虛實比較: 素體陽勝之人,往來寒熱可表現為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但熱不寒的典型表現為發熱與正常交替出現(潮熱)。 素體陽虛之人,往來寒熱可表現為熱少寒多或但寒不熱,但寒不熱的典型表現為惡寒與正常交替出現(瘧?。?。 往來寒熱可因素體陰陽虛實的個體差異表現懸殊,但往來的規律不變。 素體陰陽虛實對標證的影響: 素體陽勝之人,一分熱證,其標熱證表現明顯。三分寒證,其標寒證表現不明顯。 素體陽虛之人,三分熱證,其標熱證表現不明顯。一分寒證,其標寒證表現明顯。 素體陽虛之人小柴胡湯證與麻黃湯證比較: 相同:證皆惡寒、無汗出,脈皆浮數長弦緊。 不同: 小柴胡湯證病機為少陽陽出陰樞機不利,素體陽虛之人往來寒熱表現為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往來寒熱,惡寒間歇發作,不會持續發作),脈浮數長細弦。 麻黃湯證病機為太陽寒閉,證惡寒(太陽寒閉不解,惡寒不除,持續發作),可伴發熱,脈浮數長緊,無細之像。 素體陽勝之人小柴胡湯證與調胃承氣湯證比較: 相同:證皆發熱,脈皆浮數長。 不同: 小柴胡湯證病機為少陽陽出陰樞機不利,素體陽勝之人往來寒熱表現為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脈浮數長細弦,證無口渴、無汗出。 調胃承氣湯證病機為陽明陽勝,脈浮數長大滑,證有口渴、有汗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