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種憂郁在心頭,估計也與天氣有關吧,外面的這個冬天。 天空灰色的,出去騎車許久,在高臺上,看著大海,許許波浪,心中點點憂愁。 愁,以前強說愁,現在也許真的開始愁了。 發現了許多的桎梏,包括自己,包括現實的社會。 剛剛微博上發了許多個,基本思想就是, 愣是說哀傷談不上,但絕對沒什么可開心的。 今年,許多朋友,曾經交集挺多的朋友,都紛紛雙飛而去,留我空空蕩蕩。 冬天,有時候寧愿待在辦公室,也不想在宿舍,那是一個冷清的感覺,挺難過。 所以,許多時候說過,黑暗,我喜歡這黑暗。長大后,屬于自己的時間,更多的是黑暗的時候,光明,屬于別人。 黑暗給了安全感,但是黑暗還會有提防,黑暗時候,也并不自由。 最近狀態反正比較差吧,估計是真的冬天到了,感到更加冷清的緣故。 有時候,一個人強大,一個人多技能,也并不是怎么好事,我們隊這個世界的定義并沒有怎么清楚,我們也并沒有知道什么才是游戲規則,怎么才能在人生迷局中贏得高分。 人到中年,還會有逆風翻盤的機會嗎? 人生的最終價值到底是怎么計算,我們獨善其身的分數 會高嗎? 不清楚,我也不知道這歲月,他到底有什么意義? 時間累計,我們磨損,終究敗亡。 抵不過的歲月,我們逐漸沉默。 想起魯迅的那句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也想起老人與海的那句話,人不是生而被打敗的,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 我想利弗莫爾就是這樣吧。唯有戰斗。 就像游戲,戰斗,到底怎樣才能拿得高分,才能得到最后勝利,也許團戰才是核心,發育是核心,操作意識和穿戴都是核心。 人生的游戲比掌上的游戲難得多,跨度更大,也真實的多。 我確實沒有多少缺點了,也沒有多少不良嗜好,只是,人生在于優點才是最重要。 不要在年少時候說愁,快樂就好,因為你真的不明白,當你真的明白的,才知道什么叫做苦澀。 前面寫了一篇甜,我想,現在不怎么喜歡甜的感覺,更加喜歡苦澀的滋味,也許也有一些這相關關系吧。 確實,現在還挺喜歡茶的,太甜的的糖不喜歡,發現徐福記的酥糖還挺好,不過聽說徐福記公司也不怎么好過,確實他們的產品還是老味道,外觀也沒有怎么創新,還記得當年多么喜歡吃一走那個玉米形狀的糖,現在也沒有多少感覺了,許多時候看著,也咩有下手。也許,長大適合苦澀的味道。比如茶 泡了一杯小青柑,看著黑色膩膩的感覺逐漸發揮出來,沒有多少奇怪的味道,不似熱水的清淡,也沒有那種苦苦的,挺好吧,黑紅色的茶湯,還算挺好。 開啟大寶劍的時代,只是并沒什么用處估計,我們年輕時候不管怎么折騰都是挺好的,只有老去才覺得垂垂老矣。 這是隆冬時節,雖然絕對溫度并沒有怎樣低,但是看不到太陽的時候,會覺得冷清。 也許易安居士的那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真的挺難受,寫這句詩時候她已經挺大,那時候他丈夫去世不久。而我們當年學習,我們更多的是沒有想太多,那管他人尋覓,于我何關?難難難,瞞瞞瞞。 天氣會暖和的,外面的裸露的枝條,我看到了頭上的芽孢,也許不消一個月,就已經郁郁,嗨皮,又是春天。一個月多么的短暫。但當下,是一天。 詩經里面多次提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兮。 我也不知道又是多少秋意隆了。 終于是快到了回家的時候,也不知道我們的人生,什么時候才能自由,回家看到的不是亂蓬衰草,看到的還是當年綠草繁花,看到的不是深綠枯黃而是郁郁蔥蔥的綠色,生命的綠色。 還有那夏天的陽光。 那熾熱炸裂的陽光,那燙腳的地面,那火辣的陽光和清涼的綠陰與風。 還有當年爬樹的小伙伴,還有那我贊美過的女孩。 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我們的路,我們的故事。 孔夫子的這句,尷尬了,那些年用過多次,感嘆時間,強說憂愁,或者甚至有點豪邁。 逝者如斯,到底承受的是你的什么?當我們沒有多少流逝,也終將不懂。 那逐漸揭開的真相,才知孔夫子的感嘆,多么的沉重,當然也可以其他解讀。 而路長,終究要去走的,徐徐為之,不舍晝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