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面臨高考,一模已經結束,這段期間接到很多學生或者家長的咨詢,面對高考,家長焦慮,孩子更焦慮,更多時候孩子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多數都被家長忽略了,認為只是孩子出現暫時的逃避心理,等到真正形成病癥,治療起來就很費勁,既浪費時間和金錢,也讓孩子受了很多的苦。今天就這階段的咨詢案例,舉出幾例讓學子們自己或者家長們看到,能夠幫助到高考前焦慮的你。 神經衰弱:1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或腦力遲鈍、不能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減退、2、不由自主的回憶、聯想往事,無法入睡,怕聲音怕光。3、情緒波動、易煩易怒、缺乏忍耐性。4、患者往往感到頭重、頭脹、頭部緊壓感,或頸項僵硬,腰背、四肢肌肉痛,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5、容易驚醒或睡眠時間太短,或醒后又難以再睡。6、頭昏、眼花、心慌、胸悶、氣短、尿頻、多汗、月經不調等,神經衰弱的病人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容易被當成身體疾病處理。 焦慮癥:經常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這種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對象和內容。患者感覺自己一直處于一種緊張不安、提心吊膽,恐懼、害怕、憂慮的內心體驗中。正常情況都是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出現焦慮,焦慮癥患者是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出現的這些癥狀。 恐怖神經癥:對某些特定的對象或處境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情緒,并主動采取回避的方式來解除這種不安。患者明知恐懼情緒不合理、不必要,但卻無法控制,以致影響其正常活動。恐懼的對象可以是單一的或多種的,如動物、廣場、登高或社交活動等。我們常見的有社交恐怖癥,家人就會出現發抖,臉紅、出汗或行為笨拙、手足無措,尤其回避與別人談話。學生常出現的就是覺得別人都在看著自己,自己也不敢看別人的眼睛。 強迫癥:其特點是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反強迫并存,二者強烈沖突使病人感到焦慮和痛苦;病人體驗到觀念或沖動系來源于自我,但違反自己意愿,雖極力抵抗,卻無法控制;病人也意識到強迫癥狀的異常性,但無法擺脫。常見的就是強迫洗手,知道不用三遍五遍的洗,可是控制不住。學生這時出現的問題是突然很能學習,學習成績突飛猛進,每天不知疲倦的學習,也會對同學說教。 疑病癥:又叫疑病性神經癥,主要指患者擔心或相信自己患了某種或多種嚴重的疾病或目前尚未被認識的軀體疾病。患者表現為過分關心自身健康和身體的任何輕微變化,并做出與實際健康狀況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釋。疑病癥狀可為全身不適、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礙。病人訴軀體癥狀,反復就醫,盡管經反復醫學檢查醫生給予沒有相應疾病的醫學解釋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顧慮,常伴有焦慮或抑郁。學生出現的問題是反復的有病 抑郁癥:心境低落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意志活動減退,行為緩慢、疏懶,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回避社交。軀體癥狀主要有睡眠障礙、乏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閉經等。軀體不適如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出汗等,學生多表現不想學習,覺得這些都是無用的,以后人都會死,學了這些有什么意義,幾百萬年之后人類或者地球都不在了,我的努力是沒意義的。 雙相情感障礙:就是在抑郁和躁狂交替進行,抑郁一段時間,人馬上有非常興奮。表現為1、心境高漲 自我感覺良好,整天興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顏開,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圍人的共鳴,引起陣陣的歡笑。有的患者盡管心境高漲,但情緒不穩,變幻莫測,時而歡樂愉悅,時而激動暴怒。2、思維奔逸 反應敏捷,思潮洶涌,有很多的計劃和目標,感到自己舌頭在和思想賽跑,言語跟不上思維的速度,言語增多,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手舞足蹈,眉飛色舞,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氣凌人,不可一世。3、活動增多 精力旺盛,不知疲倦,興趣廣泛,動作迅速,忙忙碌碌,愛管閑事,隨心所欲,不計后果,常揮霍無度,慷慨大方,為了吸引眼球過度修飾自己,嘩眾取寵,專橫跋扈,好為人師,喜歡對別人頤指氣使,舉止輕浮,常出入娛樂場所,招蜂引蝶。 精神分裂:臨床表現1.思維障礙表現為語言的散漫、混亂或噦嗦。2.情感變化是感情的平淡遲鈍和不協調。3.感知障礙幻聽是最常見的一種幻覺,但也可見幻視、幻觸、幻味或幻嗅。4.妄想常見被害妄想。5..暴力行為雖然較輕的沖動行為很常見于急性精神分裂癥發作之時,會發生一些古怪的暴行,例如自傷或謀害性攻擊。6.病人常顯得迷惘若失、奇怪的穿著打扮、或蓬頭散發。常有言語貧乏,以及伴有魔術思維樣的儀式性行為。患者可能顯得抑郁、焦慮、憤怒,或者是上述感情的混合狀態。還可能有一些關系觀念與疑病想法。有時在興奮期,病人顯得混亂或定向不全,但是一般說意識并無明顯障礙。 三清老師的建議是:這個階段發病,因為有現實的壓力高考的存在,所以治療起來容易出現反復,因為壓力一直在,自己一直給自己加壓,即使家長或者老師此刻說別給自己壓力了,考什么樣都行,可是因為真個社會都形成了這個價值觀,自己自己心理脆弱,也不會承認的,因為自己從小到大一直被教育成我要堅強,否則就沒有未來。即使知道自己透支了也還是強迫自己一直的不停的努力,知道自己發病,所以很多心理學家的共識就是說,我們的身體發病,正是保護我們呢? 那么這個階段怎么樣能夠幫助到孩子呢?首先要釋放自己的焦慮恐懼擔心不甘心,釋放自己的脆弱無助自卑感挫折感,釋放掉自己的不安全感,需要被認可,需要控制的心。釋放自己的被否定,被批判被排擠的痛苦,被所有人瞧不起的痛苦,被懷疑的痛苦,自己的失落感,自己的防御攻擊,自己的憂慮,自己的消極想象,自我設限,自己的逃避,自己的不敢承擔責任,自己的爭強好勝,自己的完美性格。同時也允許孩子和自己一起釋放這些情緒,釋放完所有的負面情緒,然后帶著感恩,感恩父母、老師和自己所有的遇見,這才是積極應對高考的方法,希望幫到所有的高考的學子和焦慮的家長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