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不好,反映出是身體哪里出了問題。中醫的藏象學是很牛的,不得不服!牙齒松動、牙齒萎縮,退休老中醫勸你別輕易拔牙,找到“根源”才是關鍵 1、內火旺——上面四顆牙疼 2、腎火旺——下面四顆牙疼 3、胃火旺——右上方牙齒痛 4、肺火旺——右下方牙齒痛 5、膽火旺——左上牙齒牙痛 6、肝火旺——左下牙齒牙痛 在《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藏指的是身體的內臟,象指的是表現。 進而,牙齒好不好與腎有關,牙齦好不好與腸胃有關。所以,想要牙齒好,就要保護好我們的腎和胃。 牙齦萎縮、牙齒松動,真的已經到無可救藥,非拔不可的地步了嗎?我看未必。現在的牙科醫生,動不動就讓患者拔牙,也不知道是何居心。如果說患者的牙齒已經到非拔不可的地步,那就只能拔掉。但若沒有到那個地步,醫生就隨便讓拔牙,這也屬實說不過去。 兩個月前,老張因出現牙齦萎縮、牙齒松動找牙科大夫看過,他們直接建議拔牙,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找中醫看看 牙齒松動、牙齦萎縮、牙齒疼痛,西醫往往認為一拔了之,但中醫卻不這樣認為...... 我們首先要明白,人為什么會出現牙齦萎縮、牙齒松動的現象。 中醫常說:腎主骨,骨為齒之余。腎精不足,腎陰、氣血就不能上濡牙齒,所以牙齒就會出現松動。腎陰虧虛日久,就會導致虛火滋生,所以就會出現牙齦出虛、萎縮的現象。 “齒為腎之標”,腎氣足牙齒就好。若是牙齒不好,那多是腎氣不足,那就要經常練習“撮谷道”就可滋養腎氣,牢固牙齒。 特別是上了40歲后,就會出現腎氣虧損,而首先就會表現在牙齒上面,出現口臭、牙齦經常上火流血,甚至牙齒松動疼痛,多因腎氣不足,有3點建議。 1> 堅持每日“撮谷道”,補養腎氣; 2> 大小便時,勿說話,這樣可節約腎氣; 3> 改用中藥刷牙,在刷牙同時,滋養腎氣; 牙齒不好西醫多歸咎為有炎癥,而中醫認為是腎氣不足所致。其實,無需爭辯,這只是理論系統不同,就會出現認知和方法不同。 特別是牙齒已經松動,先不要拔,試試以上三個方法,或許會改變牙齒松了就要拔得認知。 這些牙齒問題,中醫采取中草藥刷牙,達到 “滋腎生精”,可以擺脫牙齒疾患。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好物——出自清代名醫徐銘春所傳:旱蓮固齒散 中醫“固齒”,遵循“滋養腎陰、平抑胃火“為主,多以外用中藥方劑擦拭牙齒(刷牙),就能達到保護牙齦,牢固牙齒的效果。 【附方】旱蓮固齒散【出處】《清·徐銘春》 【組方】旱蓮草、龜甲、防風、白芷、茯苓、皂角刺、細辛、莽草 【制法】上為細末,入羊脛骨灰和勻 【主治】治牙齦肉綻有根、牙齒不長或動搖欲落、牙疳腫痛(牙齦萎縮)、牙黃口臭(牙痛)等情況 【用法】蘸取在牙刷上即可 人過中年,牙齒不好,牙齒松動,牙齦萎縮很普遍,請不要輕易拔牙,而應該選擇正確的護牙養齦方式。近年來,中醫已經被逐漸認可,使用中藥刷牙解決牙疾已成為一種健康趨勢 不妨點擊下方【看一看】了解一下 |
|
來自: 新用戶70792915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