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智成熟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會繞不開的一些人生的階段性問題:婚姻和家庭,友誼和幸福,生命和死亡,道德和藝術,經濟和政治等等。尤其是我們有生之年所要面對的婚姻,家庭,友誼幸福等這些在我們身邊的瑣碎點滴。
我們今天碰到的問題,那些偉大的智者也曾遇到過。法國作家莫洛亞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莫洛亞與茨威格齊名,受戴高樂總統親自表彰,并入選法蘭西學院終身院士,成為“四十個不朽者”之一。
莫羅阿在這里探討了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愛情、婚姻、家庭、友誼以及政治和經濟等等。他以小說家的豐富經驗,傳記家深刻的觀察,將人生習見的種種難題討論得深入淺出,分析得鞭辟入里,既顯示了實際的明智,又不乏理論的智慧和豐美的文采。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人生的五大問題》是他的傳世之作,堪稱一部人生指南式的經典心靈讀物。
全書透徹解讀如何成就美滿的愛情與婚姻,如何讓孩子在愛和自由中長大,如何贏得真正的朋友,商業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如何才能獲得幸福。他甚至還還提供了一些消除“不幸福”方法,比如,去旅行,讓大自然“把我們和社會之間所有的關聯割斷一下”;去聽音樂,在節奏與旋律中漸歸平靜;以及進行“幸福的練習”,忘掉深長的沉思而專注于行動。
那么我們翻開本書,在書中尋找想要的答案吧!
婚姻家庭中的親密關系
對我們而言每個人問題可能不盡相同,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放下不必要的煩惱,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莫洛亞說:愛情只產生快樂,婚姻則產生人生。
在幸福的婚姻中,每個人都應尊重對方的趣味和愛好,以為兩個人可有同樣的思想,同樣的判斷,同樣的欲愿,是最荒唐的念頭。
婚姻絕非如羅曼蒂克的人們所想象的那樣,而是建筑于一種本能之上的制度,且其成功的條件不獨要有肉體上的吸引力,也得要有意志、耐心、相互的接受及容忍。
由此才能形成美妙的堅固的情感,愛情、友誼、性感、尊敬等等的融合,惟有這樣,方為真正的婚姻。
家庭中的親子關系
現代更有這樣一種說法:女兒是家里的招商銀行兒子是建設銀行簡單說“招商”是吸引投資(收錢),“建設”是花錢;再有就是女兒撫養成本低,出嫁時會收到彩禮,男孩子撫養成本高,后續結婚要支出彩禮且買房買車。足以見女兒跟家人的關系還是更親密一些。
作者認為,母子這兩個人構成的“社會”是在人生中最美滿的集團之一。而母女之間,有時能結成永久的友誼,自古就有,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
龍應臺有本書《孩子你慢慢來》她在書中說:“誰能告訴我做女性和做個人之間怎么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么呢?”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免要與周圍的一切產生關系。其中父母家庭主要占據了我們的童年,然后就是自己的家庭,中間我們會有朋友伴侶同事等等,最后就是我們的孩子。他們長大猶如我們一樣,也會有自己的人生關系。
人生的重要關系友誼
在友誼方面書中說,如果人生中能得一靈魂相契的摯友,可能用soulmate這個詞更能說明,即使等待二十年也已屬幸運之事了。事實也確實如此,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早就告訴我們知音難覓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都只能是泛泛之交,具有一種相互幫助的關系,而不可奢求靈魂的契合。
所以愛人能因你的魅力而愛你,朋友能因你的靈魂而愛你。
價值觀引領的人生狀態
凡是樂觀主義者,雖然經過失敗與憂患,而自始至終抱著信賴人生的而態度,這種態度可以不僅治愈自己的一生甚至可以影響身邊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是由一個溫良的母親教養起來的。反之,一個自私的母親會造就一個悲觀主義,她成了孩子最可悲的領導者。
家庭中我們作為父母要樹立榜樣,這一條永遠都不過時。
在書中作者認為凡是那些在生活中對任何事物都要表示反抗的男人和女人,往往在幼年時看到極端的矛盾,即父母們一面告誡他不要做某種事,一面他們自己做這種事,就比如玩手機。
莫洛亞說:“任何事情,只要與我們的個人愿望相一致,似乎就是可信的,如果不一致則會讓我們大為火光。”
說在最后的長久幸福
說到如何幸福,那么我們為什么又會感到不幸?知道這一點我們仿佛就會找到一些關于幸福的契機。
首先就是我們的疾病和貧困,其次是失敗。然后,對于自己開始做出種種的幻想,對于無可挽救的過去的追悔,以及對渺茫不測的前途的恐懼。這些都足以剝奪我們的幸福感。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練習來獲得幸福。作者告訴我們可以通過“幸福的練習”四個秘訣來幫助自己達到或接近幸福:
第一個秘訣是對一切無法補救的事情,不要沉溺;
第二個秘訣是把追求幸福的過程建立在行動中;
第三個秘訣是選擇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人生活或交往;
第四個秘訣是不去想象那些遙遠且無法預料的災禍讓自己苦惱。
要知道,幸福最終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我們的心態和努力都決定著我們的是否幸福。不念過去,不畏將來,我想會是迎接幸福最好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