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月 來源/勵志語錄(ID:lizhi743) 人生路漫漫,每個人都在跌跌撞撞地前行。 一路上有苦難也有歡笑,有挫折也有驚喜。 正如花開花落、云卷云舒,一切都是天意。 就像網上的一句話:
因此,沒什么是放不下、忘不了的。 與其耿耿于懷,不如忘掉執念。 做人,只有讓心解脫,人生才會更加自由。 忘煩,是一種智慧 有人說過:“只要是人,誰也無法了無煩擾,平靜無事地過完一生。” 的確如此。 年少的時候,我們為學業煩惱; 長大了之后,我們為生計發愁; 等余生過半,我們又為子女擔憂…… 總之,是操不完的心,犯不完的愁。就像李白詩中所云,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但你知道嗎? 人生中有99%的煩惱,都是自找的。 因為放不下心中執念,所以越來越痛苦;因為忘不掉內心欲望,所以越來越糾結。 其實,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 若能忘記煩惱,讓心從容,生活自然海闊天空。 就像爬山途中,只有扔掉多余的包袱,輕松上陣,才有可能攀到山頂,看到最美的風景。 因此,做人別計較,計較會煩;也別在意,在意會累。 只有做個善忘的人,忘掉煩惱,才能活出坦然和自由。 正所謂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生短暫,請學會不為小事犯愁,不為過往煩憂,那時你就會發現: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記?。悍比A三千,看淡即是云煙。 忘情,是一種自在 古語有言:太上忘情。 說的是做人當不為情緒所動、不被情感所擾。 然而現實卻是,人這一輩子,多情總被無情惱。 因為太在乎一個人,所以憂思過度;因為忘不掉一段情,因此茶飯不思。 學不會放棄和看開,人生自然滿是負累。 曾經看過一則禪語故事。 一位苦者向禪師求助:“大師,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因此很是痛苦?!?/p> 禪師語:“沒有什么東西是放不下的?!?/p> 苦者又說:“可我偏偏就是放不下……” 于是,禪師讓他端著一個茶杯,自己則不停地往里加熱水,直到滿溢出來。 苦者被燙到馬上松開。 此時禪師說:“這人世間沒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p> 人生亦當如此。 有太多的求而不得困擾著我們,唯有學會忘情,才是善身之道。 正如莊子所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很多時候,只要嘗試了,盡力了,就足夠了。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對于得不到的人,忘記最好;對于贏不來的心,看淡就好。 當你隨緣,天地自寬。 忘我,是一種境界 著名表演藝術家英若誠曾講過一個故事。 他出生在一個大家庭中,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個人圍坐在一起,好不熱鬧。 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 于是飯前,他藏在飯廳內一個不被注意的柜子中,想著等大家找不到自己的時候再跳出來。 可尷尬的是,直到大家吃完離開,都沒人注意到他的缺席。 最后,他只好蔫蔫地走出來吃了那些剩下的殘湯冷菜。 這件事讓他明白了:做人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過分高估自己的分量,只會徒增煩惱罷了。 常言道:“人能虛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p> 做人,正因不自滿、知輕重,才能坦然;正因不自是、明深淺,所以自在。 由此可見,在這是是非非、紛紛擾擾的紅塵中,低調忘我,才是一個人最明智的處世之態。 只有放下我執之心,余生才得輕松自在! 人生在世,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 重要的是,你能否放過自己。 做到忘掉憂愁,生活自然輕松愉快; 做到忘掉余情,內心必然自由自在; 做到忘掉我執,人生才能大步向前。 正如佛經所云:“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 世間之事,一念而已。 唯有心懷豁達、看淡所有,你我才能輕裝上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