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奧秘(上)陰陽合 陰陽未判,一氣混沌。 氣含陰陽,則分清濁, 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 聚則成形,散則為氣, 聚散離合,升降出入,生命奧秘也! 一、什么是生命奧秘? 陰成形+陽化氣=陰陽合(生命奧秘) 陰,有形物質;陽,無形能量;合,有序循環; 醫學發展至今,只探討了三個字:陰陽合。 學醫的過程:就是通過分與合的工具,明白陰陽合的道理! 1,什么是陰成形? 陰成形:原子 分子 細胞;組織 器官 系統... 陽化氣:空間 能量 物質;溫度 濕度 密度... 3,什么是陰陽合? 陰成形,陽化氣:有序循環為健康;無序循環為疾病。
無中生有,有中化無;氣聚則生,氣散則亡; 人在氣中,氣在人中;小則無內,大則無外! 二,什么是生命? 生生不息就是生命! 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聚則成形,散則為氣; 氣機升降,能量循環;生生不息,不滅不休! 三,什么是疾病? 溫變導致量變,能量無序循環為(功能性)疾病; 量變導致質變,物質轉化無序為(器質性)疾病; 四,什么是健康? 能量有序循環為健康! 氣帶血行,氣機升降;能量循環,物質轉化; 聚則成形,散則為氣,能量循環有序為健康! 五,什么是醫學? 醫學發展至今出現了兩個分支, 一個分支擅于研究:陽化氣 空間,能量,物質...無形的能量循環 一個分支擅于研究:陰成形 原子,分子,細胞...有形的物質結構 面對,有形的物質結構與無形的能量循環 你學什么?治什么?思想不同,療效各異! 生命來自:有形物質+無形能量=有序循環 學醫的過程: 就是通過“分與合”的工具,明白“陰陽合”的道理 生命奧秘(中)陽化氣 人體小宇宙,宇宙大人體, 欲了解人體,先了解宇宙。 在自然界:天氣下降,地氣上升, 輕升濁降,生生不息,不滅不休。 自然宇宙,人體宇宙,體內宇宙, 氣機升降,能量循環,法則相同。
無論動物植物、微生物,順者生逆者亡。 站在“科學”的角度反觀醫學, 你會發現醫學發展至今,只有兩個派系,三個分枝。 看病,靠的是思想! 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療效! 思想來自對疾病的認知,醫學的認知,生命的認知! 站在“疾病”的角度研究疾病, 你會發現疾病有五萬多種,各不相同? 站在“生命”的角度反觀疾病, 你會發現疾病只有三種,癥狀只有兩個! 站在“科學”的角度反觀醫學, 你會發現醫學發展至今,只有兩個派系,三個分枝。 一個醫學分枝:秉承陰成形的思想 來自科學1.0版本,善于研究有形的——物質; 一個醫學分枝:秉承陽化氣的思想 來自科學2.0版本,善于研究無形的——能量; 一個醫學分枝:秉承陰陽合的思想 來自科學3.0版本,善于研究有序的——信息; 看病,靠的是思想,思想來自對科學的認知! 科學三要素:物質;能量;信息; 醫學三要素:影像;體征;癥狀; 科學三個要素催生了醫學三個分枝, 三個醫學分枝就像一座高高的山峰。 如果,把思維比喻成一座山峰,高度不同,風景各異! 醫學1.0版本,就像站在山底下看:【陰成形;物質】 不同的病灶,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療法,不同的理論思想...自說自話,自娛自樂,各自為政,雜亂無章,毫無脈絡... 醫學2.0版本,就像站在山中間看:【陽化氣;能量】 不同的癥狀,不同的病灶,不同的疾病...擁有相同的病機...病機升降沉浮異常,導致病性熱脹冷縮異常,形成不同空間的物質凸起起或者凹陷...醫學上稱為病灶。原來病灶并非突變,而是漸變...原來所謂的不同,只是視角上的偏差,思維一變,很多所謂的不同,都是有相同的規律可循...高度決定思路,腦中的病越來越少,療法越來越簡單,思路越來越清晰明了! 醫學3.0版本,就像站在山頂上看:【陰陽合;信息】 站在山頂一覽眾山小。所謂的不同只是站在宇宙三要素(物質;能量;信息)的不同角度在解讀一個相同的問題...不同的是表象,相同的是本相...原來自然界的一切植物、動物、微生物都要遵循氣機升降的自然規律,與熱脹冷縮的自然法則,順則生,逆則亡! 醫學,原本簡單,只是人為的復雜化了! 如何,破框行圓,化繁為簡,溯本求源? 你只需要做到: 跳出疾病說疾病;跳出醫學說醫學;跳出生命說生命... 生命奧秘(下)陰成形 看病要“講科學” 科學認為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是:原子。 人體由60%氧 20%碳 10%氫...元素構成。 這些元素組合成了水、蛋白質、礦物質...等分子, 為生命活動提供必需的能量! 看病要“講科學” 科學早從物質時代,進入能量時代、信息時代。 現代科學認為: 宇宙皆物質;物質皆能量;能量皆信息。 在物質,能量,信息共存的今天, 現代醫學的教學模型,還在使用16世紀, 科學萌芽時期,用小球與棍棒搭建的分子模型。 還抱著唯物論的淺薄思想,療效能有幾何? 看病要“講科學” 科學認為構成生命的最小單位是:細胞。 細胞內外充滿著有形的物質, 同時,細胞內外也充滿著無形的能量。 能量滋養細胞 細胞不斷分裂, 構成了組織、器官、系統等有形的人體結構。 問題出現了? 為什么外科認為:人有病,病有形? 為什么內科認為:人有病,病有數? 為什么現代醫學認為:人有病 病有名? 什么是科學?分課而學就叫科學! 在分與合的過程中,出現了兩大醫學派系: 一個派系“務實”;一個派系“悟空”。 務實派以有形的“人體”為坐標: 以分開來“找不同”的方法,拆分人體, 創立了“人有病,病有形”的“科學”診療體系。 這套體系有個特點: 分的“復雜”, 病名多,越學越多,互不關聯, 學習者需要一個好記憶! 悟空派以無形的“生命”為坐標: 以合起來“找規律”的方法,組合生命, 創立了“有形病,無形治”的“全息”診療體系。 這套體系有個特點: 合的“簡單”,病名少,越學越少,相互關聯。 學習者需要一個好思維! 那么問題來了:生命有形?無形? 陰成形:原子 分子 細胞...組織 器官 系統... 陽化氣:空間 能量 物質...溫度 濕度 密度... 陰陽合:氣機升降,能量守恒,物質轉化... 聚則成形,散則為氣,生生不息,不滅不休! 那么,是無形“溫變”導致的有形“病變”? 還是,有形的“病變”導致的無形“溫變”? 所謂的《細胞病因說》《病灶病因說》科學嗎? 還是《環境致病學說》《壓力差病因說》更科學! 有形的結構可以解讀疾病,但是,無法解讀生命! 生命來自:有形物質結構+無形能量=有序循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