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追求有貢獻、有意義、快樂、健康、幸福、能產生積極影響的人生,這樣的人生的根本和源頭在哪里呢?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說:人的一生是由其思想來成就的。愛默生也發現:所謂人,就是自己整天想著的東西。 人們外在的言談舉止都是內心隱藏的思想種子萌芽而來。“一個未經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柏拉圖的話提醒了我們,要經常省察自己的思想,如同園丁精心照顧園地、小心翼翼除去雜草、培育自己想種植的花草一樣,我們也可以精心護理自己思想的花園。 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人格的塑造者、命運的開創者。人自身里面有一種再生和更新的裝置,借此可以調整自己,實現自己的愿望。而這需要專注、自我認知、總結經驗的功夫。 你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你思想里的境況,全在乎你把什么思想放在你心里。 “我相信人是能為自己的命運負責、有自由意志的行為者,我相信起點不能決定終點。如果我相信自己是個軟弱的小卒,事情的發展可能完全朝另一個方向”,這是松下先生在五代自行車店學徒時所選擇的思想,并且造就了他的一生。 當很多人說喬丹只是一個懂得進攻的球員,不會防守時,喬丹說:“我可以改變人們對我的看法”,這就是喬丹在逆境時所選擇的思想,并且造就了他的一生。 學會管理自己的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內心的沖突與和諧都是你的思想對環境做出的回應。內心的沖突,正是省察自己思想的機會。 “我要放棄同他人競爭,因為這種競爭來自我的不安全感,好像別人所得就是我的所失”“我要學習在分析技能和情感技能之間建立平衡”“我要學習諒解,如果無法諒解別人,將使我無法擺脫過去,是我未來發展極大的制約”,這是惠普的Greg Merten 先生,對自己的省察。 每天的黃金半小時,“當心靈的眼睛凝視著被真理和真實照耀的對象時,心靈就理解真理,心靈就明確地擁有了智慧;但是心靈的眼睛如果凝視著昏暗的世界,凝視著多變的墮落的事情,心靈只能形成一些見解,心靈的視野混亂,而且意味著智慧的缺失?!卑乩瓐D《理想國》 計算機如果沒有防病毒軟件,我們不敢上網;我們必須為自己的思想設立“防毒軟件”。每天安排半小時,通過閱讀偉大的作品、沉思、聆聽優美的音樂、欣賞自然界和藝術的美,讓人生中尊貴高尚的思想充滿我們的心。 有足夠的專注和耐心讓新思想扎根、發芽、結實,“頭腦中的見解,無論正確或錯誤,是不能輕易消除的,除非他們所依賴的感覺印象現已消除了”,《沉思錄》 “為了養成奉行這些品格的習慣,我一次練習一項,每周進行嚴格考察”《富蘭克林自傳》 孔子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一個人只有停止抱怨,開始尋求深藏于內心的真理時,就不會因為自己的環境而怨天尤人,并且以高尚的思想指導自己、更新自己,他就會把逆境當作為進步的動力,作為發現自己無窮潛力的機會。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