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昌俊 你只管帶著通知書到學校,剩下的交給國家!日前,教育部網站發文稱,6月29日,教育部開通2021年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熱線電話主要是受理高校學生國家資助政策的咨詢和有關投訴建議,電話號碼為010-66097980、010-66096590。今年是教育部連續第17年開通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集中受理階段為6月29日—9月15日(含周六、日)。為了更好服務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家長,今年熱線電話除在暑期集中受理外,從9月16日起將在每個工作日常年開通。 2007年5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自此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得到較大完善。目前,該體系在本專科生教育階段包括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校內獎助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應該說,在整體框架上,現行的高校學生資助體系已經較為完備。正是得益于此,不少貧困家庭學生得以順利圓了“大學夢”。像前段時間刷屏的博士黃國平,其在大學階段就曾獲得過國家助學貸款。 與此相應的是,教育部連續第17年開通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這是促進資助政策最大程度下沉到學生,避免因為信息不對稱而造成“可以享受資助卻無法得到資助”的必要配套服務。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高校學生資助熱線,不僅暑期在線,而且將于9月16日起實現常年運轉。這意味著,任何時候,困難學生及其家庭需要咨詢國家資助政策,都能夠得到及時的解答。這種機制設置,不僅更方便學生,也有利于強化對于學生資助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要知道,熱線電話的功能不僅僅是滿足學生咨詢,還包括受理有關投訴建議。 近年來,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在具體的執行和資格評定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亂象。像一些評定就存在“潛規則”,需要“拼關系”。甚至部分高校出臺奇葩規定,讓學生輪流拿助學金,如今年拿了國家勵志獎學金,明年就不允許再次申請,如此就導致部分真正貧困的學生無法獲得足夠的資助,把資助資源當成了平均分配,無疑有違資助政策的初衷和本意。此外,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資助標準和額度,也需要予以重新審視。像此前個別學校就規定,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不能使用電腦、智能手機等。對這類爭議性做法,也需要相關方面及時予以明確。教育部常年開通資助熱線,有助于強化這方面的監督,同時也利于打撈更多“沉默的聲音”,促進資助體系的不斷完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2010-2020年)》明確承諾,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在很大程度上說,這個目標正在實現。而在“中華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的今天,社會對高校學生資助體系自有更高的期待。咨詢、投訴渠道的進一步暢通和完善就是一個重要方面。此外,在當前背景下,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還有必要考慮到疫情因素,像一些學生家庭因疫情原因陷入困難,資助體系也應該展示出靈活性和包容性,及時為這部分學生提供幫助。 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這是國家責任的一種體現,也是保障教育公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經濟在發展,社會生活水平在提高,高校學生資助政策也理應與時俱進。這包括讓更多的學生和家庭更好了解資助政策,也包括進一步提升資助的力度和精準度,在標準上、效能上繼續做加法。常年開通資助熱線,相信是一個好的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