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富二代,大家總不自覺地聯想到“紈绔”“敗家”,比如創業失敗被限消、感情上癩皮狗舔到最后一無所有的思聰; 還有海鑫鋼鐵集團前掌門人李兆會,斥資500萬與影視演員車曉結婚,幾年時間敗光數百億資產。 但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富二代,非但沒有任何驕矜和浮夸,反而還通過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打造出一個市值近兩萬億、比肩阿里騰訊的龐大商業帝國。 不過雖然是“富二代”,但他遇到的挫折一點不比草根創業者少,從2004年至2010年,他連續創業,做了10多個項目,次次告敗。 如果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有“最倒霉連續創業者”這一頭銜,那么一定非他莫屬。 他,就是美團王興。 01 不一樣的“首富之子” 王興出身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爺爺當過龍巖二中的教導主任,而奶奶畢業于廈門大學經濟系,師從經濟學家王亞楠。他的父親王苗擁有龍巖最大的水泥廠,每年的銷售額都差不多接近10億。 等到王興決定回國創業之時,他的父親差不多就已經是當地首富了。 商業作家李志剛曾在他的博客中描述過這樣幾個細節: 王苗戴著瑞士Ebel手表,是十幾年前他在香港花了5萬多港幣買的,幾年前他到瑞士的手表廠看了看,還找到了自己這塊表的編號。 王興家的別墅占地800平米、建筑面積380平方米,有四層,依山而建,別墅背后就是王苗每天散步的天馬山。 (圖:王家的山間別墅) 但相比于物質財富的傳遞,王興的家庭更重視對子女精神財富的積累,自小就鼓勵兒女博覽群書。 王興也表示“我在商業上的啟蒙,主要來自于小時候看的很多企業家傳記。” 中學時期,王興曾在軍訓演講稿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戰爭年代的英雄是將軍,而和平年代的英雄應該是企業家。 在家人的栽培和引導下,王興和姐姐自小成績優異,均考入了頂尖學府清華。即使在人才(怪人)頻出的清華,王興也是尤為特別的那一個。 圖:王興和家人在清華門前合影 開學第一天,別人自我介紹中規中矩,王興一句話石破天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在清華電子工程系迎新活動上,別人聊新生們問學長食堂飯菜是否可口,學姐是否有男朋友,他卻滿臉認真地問:你們認為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在清華期間,王興還參加了清華學生藝術團舞蹈隊,跳的是一種叫做“黃土黃”的傳統民間舞蹈。 這種舞蹈赤裸上身,胸前綁一個胸鼓,穿一條粗布褲子。表達的是黃土上的中國人民對黃土大地的熱愛并在黃土大地上盡情狂舞。 不過,見過王興跳舞的人都說,他還是更適合當“思維上的舞者”。 有趣的是,一向“學霸”的王興,卻在學神云集的清華淪為了“學渣”。在清華,王興熱衷打游戲上網、玩電腦和研究Linux,但對學習提不起啥興趣。 和王興一樣“墮落”的,還有他下鋪兄弟的王慧文。結果他們哥倆的大學成績一塌糊涂:王慧文倒數第三,王興倒數第五。此外,那個倒數第一的學生叫付棟平,后來也加入了王興團隊。 02 年營收、降負債表現亮眼! 2001年清華畢業之后,王興選擇去美國進行深造,在美國特拉華大學攻讀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的博士學位。 不過,他正好趕上導師7年一次的“休息年”,無所事事的王興倍感無聊。 2003年3月,王興看到了時任清華科創協會首任會長慕巖創立的Uuzone,對標全球首家SNS網站Friendster,這讓王興意識到——機會來了! 于是,王興立馬決定回國創業,并給自己的五個同學、朋友發了郵件,邀請小伙伴們一起加入。最終來到王興身邊的是他的大學室友王慧文、高中同學賴斌強。 在五個收到郵件的人中,有兩人義無反顧加入創業團隊。一個是王慧文,正在中科院聲學所讀研;另一個是高中同學賴斌強,正在北電網絡廣州研發中心工作。 2004年3月,王興租下清華往東3公里的海豐園小區一套三居室,在客廳擺上3張辦公桌,臥室擺上3張百來元的折疊床,就這樣開始了創業生涯。 創立過程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彼時賴斌強辭去在廣東的工作,將東西搬到北京海豐園,屁股還沒坐穩,就興沖沖地問:“產品怎么樣了,快讓我看看 ”。 但另外兩人回答的答案卻差點讓他暈倒——“現在還沒有呢,我們在學編程。” 賴斌強來了之后,團隊的技術實力立馬上了一個量級,他負責前端代碼,王慧文負責后端代碼。王興不參與編程,當起了團隊的“軍師”,觀察整個世界的發展趨勢,把控團隊的大方向。 不過據說真實原因是:王興寫代碼的水平實在不怎么樣。 當時六度空間理論(通過六個人的關系,你能夠找到任何人)很流行,王興對此很感興趣,于是三人小團隊便開始進攻SNS領域。 2004年9月,經過4個月昏天暗地的開發,第一個產品社交網站“多多友”才上線。不過由于團隊對社交理解還不夠深刻,所以上線幾個月過去,“多多友”也沒能激起多大的水花。 接下來,“三人組”又進行了持續不斷地探索,但結果都是創一場、涼一場,平均兩個月做死一個項目。 這些項目包括:仿照美國Invite網站做的活動邀請網站“電邀”;拼音輸入法軟件JustInput;在手機電腦間傳文件的Wap中繼站;仿照谷歌地圖的地圖項目;幫在國外留學的游子打印照片寄給爸媽的“游子圖”.... 其死亡的原因,或者是因為方向不對,或者是因為技術不夠成熟。持續一年的黑暗、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團隊陷入了深深的危機感和焦慮之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三人組”飽受煎熬之時,有一天偶然發現,他們一直放著沒管的項目“多多友”,竟然不知不覺間發展起大量每周固定上線的用戶。而此時,Facebook已經在美國發展得如火如荼。 王興意識到,社交網站的時機成熟了。于是他們對標Facebook,在“多友友”的基礎上進行改版,打造了“校內網”。半年多時間,用戶就突破了100萬。 圖:當時的校內網 然而產品上挖到金礦的三人組,卻對資本毫無經驗。第一次融資時竟然是拿著臨時手寫的商業計劃書去找紅杉融資,面對投資人的問題也回答的含糊不清。 毫無懸念的是,王興首次融資失敗,紅杉投了校內網的競爭對手占座網。 后來王興又找了一家美國投資機構,結果人家在投資意向書簽訂之后突然反悔。在資金極度缺乏的情況下,王興他們實在是難以支撐起急劇增長的用戶量。 所以盡管再舍不得,他們最后還是賣身給了最大競爭對手千橡。 在賣掉校內網的第二天,王興在自己的博客里引用了丘吉爾的一段話:“這不是結束。這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而是開始的結束。” 后來王興又和郭萬懷、楊俊、付棟平、穆榮均等組成了新的創業團隊,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微博客網站—“飯否”,這比新浪微博還要早兩年。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叫郭萬懷的女生日后成為了王興的妻子。 飯否是繼校內網之后,王興創辦的第二個現象級產品。由于微博客的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很多重大突發事件都是首先在飯否上被爆料和圍觀,這吸引了大量用戶,包括很多名人的使用。 到了2009年初,飯否用戶已經突破了百萬,前途一片光明。 2009年6月底,王興到機場送父母去美國,向父母描繪了飯否的美好未來。 然而10天后,飯否被封。 其具體原因不可描述。但根源在于:當飯否大到一定程度,就具備了媒體屬性。對某些信息處理不當,就會給飯否帶來了滅頂之災。 王興本以為處罰只是暫時的,但誰曾想一封就是505天,等到2011年11月飯否重新開放時,新浪微博已經一騎絕塵,成為微博客這一市場的絕對領導者。 此外團隊中也有人離職,其中一個就是王興的龍巖老鄉張一鳴。后來他創辦的今日頭條和抖音等,如今成了估值百億的國民級產品。 王興,再一次被命運無情捉弄。 03 “抄”出來的2萬億商業帝國 但屢戰屢敗的王興并沒有就此消沉,而是基于過去的失敗經驗不斷思考,最終提煉出了深刻的創業方法論。 等待飯否“歸來”的那段時間,王興提出了“四縱三橫論”。“四縱”是指,互聯網用戶需求的發展方向,獲取信息、溝通互動、娛樂和商務; “三橫”是指,搜索、社會化網絡、移動互聯網等互聯網技術變革的方向。它們交織在一起,則構成了互聯網未來發展的藍圖。 結合實踐來看,05年,李彥宏將搜索與娛樂結合,推出了對百度來說的革命性產品MP3搜索;08年,程炳皓將社會化網絡與娛樂結合,創建了有“開心農場”的開心網。 王興由此推算,未來的創業機會一定在移動互聯網與商務的交織點。于2010年3月4日,美團網正式上線。對標Groupon模式,做起了團購。 但發現這塊掘金地的不止王興,窩窩團、拉手網、大眾點評、糯米網等數千家團購網站雨后春筍般涌現,瘋狂搶奪市場、流量、人才,“千團大戰”的瘋狂程度絕不亞于后來的打車和共享單車行業的。 相比競爭對手們,彼時的美團還顯得過于弱小。融資不在一個量級上,也燒不起像競爭對手一樣動輒全年過億的廣告,還要面臨自身人才被高薪挖走的窘境—— 挖人最兇的時候,美團廣州、上海的城市經理都給挖走了。 那么美團是如何在這樣慘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呢? 最關鍵的,是美團認清了團購的本質。王興提出“三高三低”的理論,即高品質、低價格;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 他認為,如果不能形成長久的競爭優勢,任何短期的快速增長都是沒有意義的。盲目燒錢,是燒不出未來的。 所謂平臺,一端是商家、一端是用戶。只有形成豐富的商家供給,消費者有充足的選擇,才會愿意留下來;而大量用戶愿意長期留存,是留住商家的唯一邏輯。 因此要開啟這個良性循環,必須首先從商家發力。王興特地請教業內高人后知道一個道理—— 面向商家,也就是b端的廣告是沒用的。商家端的廣告投放的再多也不如有執行力的線下隊伍好用。 為此,王興先后六下杭州,鍥而不舍、極盡誠意地將阿里中供鐵軍大將干嘉偉招致麾下,組建起了讓競爭對手聞風喪膽的“阿里鐵軍”。 此外,在面向C端消費者的廣告營銷上,美團花起錢來格外謹慎。即使投放的話每個用戶來自什么渠道。一次消費情況二次消費情況如何,各個渠道的性價比怎么樣,都算得清清楚楚。 所以在競爭對手們因為過度燒錢而陷入資金困境的時候,美團卻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他面對眾多記者亮出了公司的銀行賬號,上面寫著6200萬美元的資金。 憑借穩扎穩打的策略和充足的現金流,美團成為了這場戰役的最終贏家。截至2013年,其團購業務已經發展到近2億用戶,合作商家數百萬。 不過王興說,“這遠遠不夠,我們身處的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為了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時候了,王興建立起一個團隊,能夠監控所有的交易,日過千單,立馬跟蹤研究。 不久之后,他們的雷達發現了餓了么,發現這是個高頻、高毛利的生意,于是決定馬上跟進。 彼時,餓了么已經做了三年,已經有了先行者的優勢,而創始人張旭豪的領導力和執行力也很強大。 那么作為后來者的美團如何實現逆襲呢? “人無我有、人有我奇”。凡事,美團都要壓過餓了么一頭。 餓了么不是到學校去貼大字報,掛橫幅嗎?八點鐘去?那美團就十點多來,把你的大字報正好蓋上了,橫幅我給你拉下來,然后就開始打地推戰。 餓了么不是在幾個城市已經根基穩固了嗎?但正如今日資本徐新所言:“互聯網沒有地頭蛇,有的只是nationwide”,美團利用一個暑假集中培訓了一個月,派到了一百個城市。 除了餓了么之外,美團還效法百度,集中猛攻配送,這也成為美團最大的優勢所在。 超過400萬騎手組成的配送網絡,疊加先進算法與智能技術,實現了“美團外賣,送啥都快”。 美團外賣很快占據了市場的絕對龍頭地位,市場份額常年穩居第一,2019年第三季度占比達到65.8%;排名第二的餓了么,市場份額僅僅占比27%。 此后的美團又如法炮制,相繼進軍酒旅、婚慶、打車、共享單車等領域。王興有種神奇的魔力,無論哪塊業務,盡管入局晚,但仍然能在短時間內做到頭部位置。 ![]() 其實美團起家的核心秘訣,概括起來就三個字——“抄!抄!抄!”對標行業先驅進行模仿,然后成功實現反超,讓先驅變成先烈。 不過同是模仿者,為何偏偏美團就能做到最大? 這可能與王興在軍訓時教官對他說的一番話有關:“把所有注意力放在準星,而不是扳機上。” 因此,在其他企業都忙著燒錢打廣告、搞營銷時,美團卻是首先抓準商業的本質,再圍繞核心目標有的放矢、重點發力。 如今的美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市值逼近2萬億,涵蓋餐飲、外賣、生鮮零售、打車、共享單車、酒店旅游、電影、休閑娛樂等200多個品類,業務覆蓋全國2800個縣區市的龐大帝國。 不過這并非是美團的終結局。王興的下一個目標是,未來5-10年,超越騰訊和阿里。 ![]() 04 “富二代”,究竟富在哪里? 一位投資人曾經評價, “王興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這句話有兩重含義。 一是王興創業過程中,經歷過太多的不順。創一場、涼一場,屢敗屢戰、屢戰屢敗。 二是美團所經歷過的慘烈廝殺,無論團購還是外賣,都是競爭最為慘烈的市場。行業幾乎全軍覆沒,美團不僅能夠幸存,而且能夠做到最大。 不可否認的是,王興如今的成功,也與他的“富二代”家世有很大關系。 首先,家底的殷實,能夠給王興強大的經濟助力,讓他能在創業起步、百事維艱之時,向父母借錢,來給員工發工資; 其次,富裕的家庭環境,也創造了一個允許失敗的環境,讓王興能夠遵循自己的意愿,沒有后顧之憂地大膽試錯,縱使屢戰屢敗,也有底氣屢敗屢戰; 此外,這樣的環境能培養起金錢上的豁達感,能夠讓王興不計較短期的盈利得失,著眼于長期真正重要的東西,有耐心、有韌性。 更重要的是,他的家庭重視對孩子的精神培養,讓王興從小就建立起深度思考、持續學習、永遠保持好奇心的品格,被稱為“風投女王”的今日資本徐新,還評價其為“深度學習機器”。 總而言之,一個人的富有,并非體現在金錢物質上的積累,更體現在精神品格的修養。王興的故事,值得所有企業家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