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的有效中成藥,醫生在臨床中經常用到,記得收藏點贊轉發。 1、蔘桂理中丸——腹瀉的“天敵” 藥理:溫中散寒,祛濕定痛。用于脾胃虛寒,陽氣不足引起的腹痛泄瀉,手足厥冷,胃寒嘔吐,寒濕疝氣,婦女血寒,行經腹痛。 2、川芎茶調散——頭痛的“天敵” 藥理:具有疏風止痛之功效。主治風邪頭痛,或有惡寒,發熱,鼻塞。 3、如意金黃散——毛囊炎的“天敵” 藥理: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熱毒瘀滯肌膚所致瘡癤腫痛,癥見肌膚紅、腫、熱、痛,亦可用于跌打損傷。 4、良附丸——胃痛的“天敵” 藥理:溫胃理氣。用于寒凝氣滯,脘痛吐酸,胸腹脹滿。 5、參苓白術丸——厭食的“天敵” 藥理:健脾、益氣。用于體倦乏力,食少便溏。 6、正天丸——眩暈的“天敵” 藥理:疏風活血,養血平肝,通絡止痛。用于外感風邪、瘀血阻絡、血虛失養、肝陽上亢引起的偏 頭痛、緊張性頭痛、神經性頭痛、頸椎病型頭痛、經前頭痛。 7、散寒活絡丸——肩周炎的“天敵” 藥理:追風散寒,舒筋活絡。用于風寒濕邪引起的肩背疼痛,手足麻木,腰腿疼痛,行步困難等。 8、辛芩顆粒——過敏性鼻炎的“天敵” 藥理:益氣固表,祛風通竅。用于肺氣不足、風邪外襲所致的鼻癢、噴嚏、流清涕,易感冒;過敏性鼻炎見上述證候者。 9、養陰清肺膏——慢性咽炎的“天敵” 藥理:具有養陰潤燥,清肺利咽之功效。主治陰虛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 10、養心安神丸——失眠的“天敵” 藥理:補腎益智,養心安神。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少眠多夢,頭暈心悸,耳鳴健忘,倦怠無力。 11、藿香正氣水——嘔吐的“天敵” 藥理: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癥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腸胃型感冒見上述癥候者。 12、益氣聰明丸——耳鳴的“天敵” 藥理:益氣升陽,聰耳明目的功效,用于耳聾耳鳴,視物昏花。 13、黃連上清丸——牙痛的“天敵” 藥理:具有清熱通便,散風止痛之功效。主治上焦內熱,癥見頭暈腦脹,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喉紅腫,耳痛耳鳴,暴發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黃赤。 14、克銀丸——銀屑病的“天敵” 藥理: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用于皮損基底紅,舌基底紅,便秘,尿黃屬血熱風燥型的銀屑病。 15、仙靈骨葆膠囊——骨質疏松的“天敵” 藥理:滋補肝腎,活血通絡,強筋壯骨。用于骨質疏松和骨質疏松癥,骨折,骨關節炎,骨無菌性壞死等。 16、乳核內消液——是乳腺增生的“天敵” 藥理:疏肝活血,軟堅散結。用于經期乳脹痛有塊,月經不調或量少色紫成塊及乳腺增生。 1、失眠——“天敵”中成藥——養心安神丸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少眠多夢,頭暈心悸,耳鳴健忘,倦怠無力。 2、高血壓——“天敵”中成藥——愈風寧心片 用于:高血壓頭暈,頭痛,頸項疼痛,冠心病心絞痛,神經性頭痛,早期突發性耳聾等病癥。 3、腹瀉——“天敵”中成藥——蔘桂理中丸 用于:脾胃虛寒,陽氣不足引起的腹痛泄瀉,手足厥冷,胃寒嘔吐,寒濕疝氣,行經腹痛。 4、耳鳴——“天敵”中成藥——益氣聰明丸 用于:耳聾耳鳴,視物昏花。 5、慢性鼻炎——“天敵”中成藥——香菊片 用于:治療急、慢性鼻竇炎、鼻炎。 6、冠心病——“天敵”中成藥——速效救心丸 用于: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 7、肩周炎——“天敵”中成藥——散寒活絡丸 用于:風寒濕邪引起的肩背疼痛,手足麻木,腰腿疼痛,行步困難等。 8、胃痛——“天敵”中成藥——良附丸 用于:寒凝氣滯,脘痛吐酸,胸腹脹滿。 9、痛風——“天敵”中成藥——八正片 用于:濕熱下注、小便短赤、淋瀝澀痛、口燥咽干。 10、焦慮——“天敵”中成藥——九味鎮心顆粒。 用于:廣泛性焦慮癥心脾兩虛證,癥見善思多慮不解、失眠或多夢、心悸、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頭暈、易汗出、善太息。 11、帕金森——“天敵”中成藥——復方蓯蓉益智膠囊。 用于:輕、中度血管性癡呆。癥見智力減退、思維遲鈍、神情呆滯、健忘,或喜怒不定、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 12、帶狀皰疹——“天敵”中成藥——七厘散。 用于:跌撲損傷,血瘀疼痛,外傷出血。 13、慢性腎炎——“天敵”中成藥——腎炎四味膠囊。 用于: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補腎益氣、慢性腎炎。 14、流感——“天敵”中成藥——抗病毒口服液。 用于:風熱感冒,流感。 15、高血脂——“天敵”中成藥——丹香清脂顆粒。 用于:高脂血癥屬氣滯血瘀證者。 16、腰腿疼——“天敵”中成藥——元胡止痛片。 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胃痛,脅痛,頭痛及痛經。 17、萎縮性胃炎——“天敵”中成藥——加味左金丸。 用于:肝郁化火、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悶、急躁易怒、噯氣吞酸、胃痛少食。 1、失眠——天敵——朱砂安神丸。藥理:鎮心安神,清熱養血。主治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證。失眠多夢,驚悸怔忡,心煩神亂。 2、扁桃體炎——天敵——板藍根顆粒。 藥理: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等。 3、腸胃炎——天敵——參芪健胃顆粒。 藥理:溫中健脾、理氣和胃。用于脾胃虛寒型的慢性萎縮性胃炎,適用于胃脘脹痛。痞悶不適。 4、痛風——天敵——如意珍寶丸。 藥理:清熱,醒腦開竅,舒經通絡。用于瘟熱、四肢麻木,癱瘓,口眼歪斜,神志不清,痹癥,痛風等。 5、便秘——天敵——九制大黃丸。 藥理:瀉下導滯。用于胃腸積滯所致的便秘、濕熱下痢、口渴不休、胸熱心煩、小便赤黃。 6、尿頻尿急——天敵——八正丸。 藥理:清熱瀉火,利水通淋。主治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尿色渾赤,甚則癃閉不通,小腹急滿,口燥咽干 7、眼疲勞——天敵——杞菊地黃丸。 藥理:滋腎養肝。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8、鼻炎——天敵——鼻炎通噴霧。 藥理:具有散風,清熱,通竅的功效。用于風熱蘊肺型急慢性鼻炎。 9、口腔潰瘍——天敵——牛黃清胃丸。 藥理:清胃瀉火,潤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頭暈目眩,口舌生瘡,牙齦腫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10、潰瘍性結腸炎——天敵——香砂六君子丸。 藥理:補氣健脾,化濕和胃 。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而見的胃脘脹痛、食少倦怠、或惡心嘔吐等癥 11、乳腺結節——天敵——九靈結泰片 藥理:舒肝解郁、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用于乳腺結節、乳腺纖維瘤、乳腺增生、乳腺囊腫。 1、感冒中暑——“首選”——清暑益氣丸藥理:祛暑利濕,補氣生津。用于中暑受熱,氣津兩傷,癥見頭暈身熱,四肢倦怠,自汗心煩,咽干口渴。2、扁桃體炎——“首選”——蒲地藍消炎片 藥理:清熱解毒,抗炎消腫。用于癤腫、咽炎、扁桃腺炎。 3、失眠健忘——“首選”——棗仁安神膠囊 藥理:養血安神。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煩、頭暈;神經衰弱癥見上述證候者。 4、肝腎兩虧——“首選”——歸芍地黃丸 藥理: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用于肝腎兩虧,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鳴咽干,午后潮熱,腰腿痠痛,足跟疼痛。 5、消渴癥——“首選”——降糖甲片 藥理:補中益氣,養陰生津。用于氣陰兩虛型消渴癥(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6、腰間盤突出——“首選”——腰痛寧膠囊 藥理:消腫止痛,疏散寒邪,溫經通絡。用于寒濕瘀阻經絡所致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腰肌纖維炎,風濕性關節痛。 7、心律不齊——“首選”——穩心顆粒 藥理: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用于氣陰兩虛,心脈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寧、氣短乏力、胸悶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見上述證候者。 8、跌打損傷——“首選”——活血止痛膠囊 藥理: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9、胰腺炎——“首選”——茵山蓮顆粒 藥理:清熱解毒利濕。用于慢性肝炎,膽囊炎,胰腺炎。 10、脫發癥——“首選”——養血生發膠囊 藥理:養血祛風,益腎填精。用于血虛風盛、腎精不足所致的脫發,癥見毛發松動或呈稀疏狀脫落、毛發干燥或油膩、頭皮瘙癢。 1、糖尿病的“天敵”——二甲雙胍2、高血壓的“天敵”——松齡血脈康3、耳鳴的“天敵”——耳聾左慈丸 4、脂肪肝的“天敵”——水飛薊賓 5、自汗的“天敵”——黃芪止汗沖劑 6、腰疼的“天敵”——腰痛寧膠囊 7、頸椎病的“天敵”——仙靈骨葆膠囊 8、肩周炎的“天敵”——風痛安膠囊 9、痛風的“天敵”——益腎蠲痹丸 10、風濕性關節炎“天敵”——小活絡丹 11、流鼻血的“天敵”——升血小板膠囊 12、闌尾炎的“天敵”——復方魚腥草片 13、腹瀉的“天敵”——胃腸寧沖劑 14、胃潰瘍的“天敵”——木香順氣丸 15、口腔潰瘍的“天敵”——口炎清顆粒 16、前列腺炎的“天敵”——翁瀝通膠囊 17、尿道結石的“天敵”——金錢草顆粒 18、手腳冰涼的“天敵”——桂附地黃丸 1,夜流鼻血——最怕——二至丸。2,欲望過強——最怕——知柏地黃丸。3,小便淋漓——最怕——前列舒樂。 4,尿急尿痛——最怕——前列疏通。 5,嗜食辛辣——最怕——龍膽瀉肝丸。 6,骨質疏松——最怕——仙靈骨葆膠囊。 7,大便稀薄——最怕——參芩白術散。 8,腰膝冰涼——最怕——復方玄駒膠囊 9,突然抽風——最怕——醫癇丸。 10,活動大汗——最怕——虛汗停顆粒。 11,五更泄瀉——最怕——四神丸。 12,口臭黏膩——最怕——藿香清胃膠囊。 13,潰瘍性結腸炎——最怕——香砂六君子丸。 14,體格瘦小——最怕——補益資生丸。 15,面色萎黃——最怕——十全大補丸。 1,欲望太多——最“畏懼”——知柏地黃丸2,半夜流鼻血——最“畏懼”——二至丸3,腰和腿像掉進冰窖一樣——最“畏懼”——復方玄駒膠囊 4,瘦骨嶙峋——最“畏懼”——補益資生丸 5,突然抽風——最“畏懼”——醫癇丸 6,稍微一動,膝蓋咔咔響——最“畏懼”——仙靈骨葆膠囊 7,大便不成形,水分較多——最“畏懼”——參芩白術散 8,小便尿不盡——最“畏懼”——前列舒樂 9,一吃辣椒就長痘痘——最“畏懼”——龍膽瀉肝丸 10,稍微一動就滿頭大汗——最“畏懼”——玉屏風顆粒 11,五更泄(雞鳴泄)——最“畏懼”——四神丸 12,口臭,嘴里有異味——最“畏懼”——藿香清胃膠囊 13,慢性胃炎——最“畏懼”——香砂六君子丸 14,尿急、尿刺痛——最“畏懼”——前列疏通 15,臉色像黃土地一樣——最“畏懼”——十全大補丸 1、牙痛——一枝獨秀——黃連上清丸2、厭食——一枝獨秀——參苓白術丸3、口瘡——一枝獨秀——知柏地黃丸 4、感冒——一枝獨秀——桑菊感冒片 5、耳鳴——一枝獨秀——益氣聰明丸 6、眩暈——一枝獨秀——正天丸 7、失眠——一枝獨秀——天王補心丹 8、骨質疏松——一枝獨秀——仙靈骨葆膠囊 9、便秘——一枝獨秀——麻仁潤腸丸 10、糖尿病——一枝獨秀——止渴降糖膠囊 11、五更瀉——一枝獨秀——四神丸 12、潰瘍性結腸炎——一枝獨秀——香砂六君子丸 13、頭痛——一枝獨秀——川芎茶調散 14、慢性咽炎——一枝獨秀——利咽寧片 15、銀屑病——一枝獨秀——克銀丸 1、咳嗽——醫生護士偷偷用——川貝枇杷膏 藥理:清熱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風熱犯肺、痰熱內阻所致的咳嗽痰黃或咯痰不爽、咽喉腫痛、胸悶脹痛。2、支氣管炎——醫生護士偷偷用——肺寧片 藥理:清熱祛痰,鎮咳平喘的功效。用于肺內感染,慢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急性呼吸道感染等。 3、哮喘——醫生護士偷偷用——哮喘丸 藥理:定喘、鎮咳的功效。用于年久咳嗽,年久痰喘。 4、濕疹——醫生護士偷偷用——黃柏膠囊 藥理: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的功效。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 5、腹瀉——醫生護士偷偷用——附子理中丸 藥理:溫中健脾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 6、腸胃炎——醫生護士偷偷用——補脾益腸丸 藥理: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澀腸止瀉的功效。用于脾虛泄瀉癥,癥見腹瀉腹痛、腹脹、腸鳴。 7、口腔潰瘍——醫生護士偷偷用——一清膠囊 藥理:清熱瀉火解毒,化瘀涼血止血的功效。用于火毒血熱所致的身熱煩躁,目赤口瘡,咽喉、牙齦腫痛。 8、口臭——醫生護士偷偷用——參苓白術丸 藥理:健脾、益氣的功效。用于清口臭,體倦乏力,食少便溏。 9、低血糖——醫生護士偷偷用——天王補心丸 藥理:滋陰養血,補心安神的功效。用于心陰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大便干燥。 10、便秘——醫生護士偷偷用——麻仁丸 藥理:潤腸通便的功效。用于腸熱津虧所致的便秘,癥見大便干結難下、腹部脹滿不舒。 10種男人補氣血的中藥 男人長期勞累容易導致氣血不足,若是不及時調理可致記憶力下降、面色難看。中藥調理是其中的一個有效方法,那么男人補氣血的中藥有哪些?今天為您介紹10款適合男人補氣血的中藥,讓男人精神十足!男人補氣血的中藥 男性氣血不足的癥狀有:經常感冒,乏力,容易勞累,口干,身體消瘦,關節疼痛,最厲害的是,頭暈的厲害,面色難看,記憶力下降。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黨參、黃芪、何首烏、枸杞子、山藥、阿膠、丹參、玫瑰花等天然中藥,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均有很好的調節內分泌、養血效果。 1、當歸 中醫認為,當歸味甘而厚,甘入脾,厚養血,具有補血的功效。《本草正》記載:“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補血中之圣藥也。”由此可見,當歸的補血效果可見一斑。 食用當歸基本是很少有不良反應的,但是有一些注意事項:口服常規用量的當歸煎劑、散劑偶有疲倦、嗜睡等反應,停藥后可消失。用藥不當會使當歸辛香走竄,月經過多、有出血傾向、陰虛內熱、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用藥不當會加重出血、腹瀉等癥狀。當歸的藥性有點燥烈,所以陰虛的人在使用當歸時,一定注意要加上其他的藥來抑制當歸燥烈的藥性,不然服用者會上火。 2、甘草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以質堅實而重,皮細而緊有柚溝,斷面黃白色,粉多、味甜,嚼之纖維少者為佳;內含甘草甜素、甘草素、異甘草素、甘草甙、異甘草甙等,動物實驗證明甘草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和抗炎、抗變態反應作用;此外,尚具有鎮咳,鎮痛,抗驚厥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功能補脾和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解毒,調和諸藥,適用于脾胃虛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瘡瘍腫毒,中毒等癥。 3、黃芪 中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認為黃芪“益元氣而補三焦”,清代的黃宮繡稱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黃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 神農嘗百草時,最為贊賞的便是黃芪。相傳,當時神農因為誤食“獨活”而體弱,結果在找到黃芪吃下后,立馬身強體健。而黃芪補氣血的功效,也因此問世了。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的功效。現在醫學更是將其用于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等方面。這也說明,這味補氣血的中藥是一個多面手,什么病都敢醫治。 4、白術 白術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術的根莖,以浙江出產的白術為最好,為健脾益氣的主要藥物;內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蒼術醇和蒼術酮,含有維生素A類物質,有保護肝臟,降低血糖,增強體力等作用;能促進胃腸液分泌,有增強消化功能的作用,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細胞效應。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甘、苦,功能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脾虛運化失司,水濕停留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癥。 5、枸杞 中醫認為,枸杞有“補精氣諸不足,易顏色、變白,令人長壽”之功效。唐朝大詩人劉禹錫贊它為“上品功能甘露味。枸杞子適合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服用過程,一定要長期堅持,每天吃一點,才能見效,枸杞子含甜菜堿、氨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鈣、磷、鐵等成分。對人體健康有益,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過量食用枸杞子會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紅脹不舒服等。 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較合適;如果想起到治療的效果,每天可以吃30克左右。挑枸杞子時要選那些粒大、色紅、肉厚、質地柔潤、味甜不苦、嚼之粘牙,并可將唾液染成紅黃色的,這樣的枸杞子質量最好。 6、西洋參 西洋參又叫花旗參,主要產于美國和加拿大,移種于我國的叫種參,藥用其根,為貴重藥材,是清補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參而不耐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西洋參味甘,微苦,功能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于肺虛勞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癥證;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飲,有潤喉美聲之效,戲曲、歌唱演員常飲,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參亦是體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動后疲勞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天熱很多人不敢吃人參,那吃西洋參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西洋參補氣之力不及人參,其獨特之處在于不熱不燥,凡不適合人參治療和溫補的人,均可試用西洋參;但畏寒、肢冷、腹瀉、脾胃虛寒等陽虛體質者則不宜用。 7、人參 人參是補氣血的中藥。人參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糖類、人參皂甙、人參酸、膽堿等,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調營養胃的作用。由于人參大補元氣,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脈微弱,血壓低的休克等癥。此外,由于人參有補益強壯作用,可抗衰老,適用于久病體虛,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癥。 人參的吃法很多,能補氣強身,提高免疫力。對于辦公室白領,建議可將人參泡茶喝,每次約5至10片即可。泡的時候最好加蓋悶半小時,反復添水,當味道變淡時連渣一起吃掉。如果想要效果好些,還可再加些紅棗、黑棗、桂圓、冰糖、枸杞、百合等。除此之外,也可選擇把切成薄片的人參,大約1至2片,含在口中,味盡時,咀嚼咽下。這兩種方法不僅人參用量少,且吃法方便,值得推薦使用。 8、太子參 太子參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又稱孩兒參,是一味很好的清補之品,內含果糖,淀粉,皂甙,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有強壯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補肺健脾,益氣生津,可用于脾氣虛弱的食少,倦怠小兒清瘦;肺虛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氣陰兩虧等病癥。 9、三七 清代名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稱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現代研究發現,三七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人參有相似之處。其人參總皂甙含量超過人參。三七可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參有明顯的優勢。 平常在家里煲湯、煮粥時,稍微用點心思,就能在享受佳肴的同時,達到調補氣血的效果了,比如說三七燉雞等藥膳,補血效果極佳,味道也是非常誘人的哦。 10、黨參 黨參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的根,以山西的潞參參為優;含有菊糖,生物堿,皂甙,維生素B1、B2等成分,能興奮中樞神經,使精神振奮,消除疲勞,亦可增加紅細胞和血色素,并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對化學療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細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常用于氣虛不足的倦怠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萎。黃,頭暈等癥,以及病后體弱,營養不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