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經(jīng)濟下行已經(jīng)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房企優(yōu)化人力結構也是不爭的事實。每個地產(chǎn)上下游的從業(yè)者,都很焦慮。有的為幾十億的生意傷腦筋,有的為吃飯問題發(fā)愁。 最焦慮的可能是一波35-40歲的中年人。體力沒那么好了,經(jīng)驗沒那么重要了,工資還那么高,每天都是惴惴不安的,生怕哪天“噩耗”降臨在自己頭上。 我這兩天看到朋友圈里有張圖,很能反映問題。 這簡直是一張催命圖。我拿設計這條線來說說,35歲到設計總監(jiān),其實并不太難,難的是35歲之后怎么辦? 做技術的人,腦子都比較軸,喜歡獨善其身。而房企的設計更多的是圈子文化,如果你上面有“抓手”,位置可能還無憂;如果只會技術,被優(yōu)化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當然這種焦慮也適用于其他行業(yè), 比如IT行業(yè),碼農(nóng)也很焦慮: 比如:光鮮的影視圈,其實也沒那么光鮮。 失業(yè)很可怕,我也經(jīng)歷過待業(yè)的”悲慘時光“,所以格外珍惜一份工作。 在求職路上,我也碰過壁,也吸取了一些經(jīng)驗和教訓,但今天的這篇文章不是我的經(jīng)驗。是我最近認識的一個叫”老曠“的獵頭朋友的分享。只是他從獵頭的角度寫,我想把它轉譯成求職者角度。 02 溝通 獵頭并不能保證讓你找到工作,但是可以給你多一個選擇,多一種可能。下面就是老曠的建議: 1、不要故作神秘 求職者添加微信后,可以主動自我介紹,這樣會給人一種積極的感覺,獵頭對你也會更有激情。 如果覺得職位信息合適,可以投遞簡歷。如果覺得不合適,也不要耽誤”獵頭搬磚“。也許你同期有幾個崗位在進行中,最好不要拖拖拉拉,故作神秘。給獵頭一個回復的期限,讓人家也可以安排其他人選。 2、高效率溝通 求職者的簡歷是否適合某個崗位,獵頭是清楚的。發(fā)布的職位描述,都是硬條件。 比如學歷,統(tǒng)招本科,那就必須是高考統(tǒng)招全日制,如果不是硬性要求,就不會提統(tǒng)招本科四個字。 再如年齡,45歲以內(nèi),就意味著45歲是上限了,實際招聘過程中傾向的是42歲左右的(是否年齡歧視對不對另議哈) 除去上述硬條件,也還有一些不便明說的條件(如性別、地域等,雖不合理但客觀存在),或者可能是秘密招聘崗位,這崗位上可能還有人呢。 所以坦誠的、高效的溝通,對大家都有利。如果這個崗位條件不合適,也許下個合適呢?沒必要糾結。 3、長期合作 有些朋友,著急找工作的時候不斷加獵頭,等找到工作了,獵頭問情況就“打死也不說了”,或者干脆把獵頭刪了。 職場不是一次就業(yè),可能是終生就業(yè),誰也不知道”哪片云彩“會下雨,所以我的朋友圈里”圈養(yǎng)“了很多的獵頭朋友,平時就算沒崗位,也可以聊聊行業(yè),知道一個基本面不好嗎? 4、選擇信任 如果獵頭認為你不適合某崗位,那大概率是不適合的。特別是高端崗位,獵頭和招聘企業(yè)對匹配標準是反復溝通和試錯出來的。 獵頭收到一份合適的簡歷,有個70分的匹配度就會試著推薦,因為獵頭也是希望推薦成功收傭金的。 所以選擇相信他會盡力,因為你除了選擇相信,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5、懂規(guī)矩 如果獵頭和你說了招聘企業(yè)是某公司,然后你自己去投遞簡歷,或者托招聘企業(yè)的熟人去推薦,這種做法非常不職業(yè)。獵頭也是個圈子,想想地產(chǎn)圈里人品差的弄得沸沸揚揚、不受人待見、那么大概率在獵頭圈會被擴大的更大。 任何行業(yè),大家都喜歡和懂規(guī)矩的人合作,因為這樣成本最低,事情最容易辦成。所以誠信是合作的基礎!誰會比誰傻呢? 6、對薪酬的態(tài)度 在目前形勢下,除開年齡30歲以內(nèi)的基層崗位薪酬可能上升之外,中高層崗位基本是降薪的。大多回到候選人15、16年的薪酬狀態(tài),個別候選人在上家薪酬偏高的,甚至降到5折以內(nèi)。 每個人都希望換工作時能有一個滿意的薪酬,獵頭當然會極力促成。但與招聘企業(yè)協(xié)調(diào)小幅度上漲有可能,坐地起價幾無可能。如果看到招聘企業(yè)滿意了,就要求薪酬大幅度上漲,既有違誠信,也大概率失去機會。 7、個人信息問題 有些朋友因為在職,擔心獵頭認識的人多,反復叮囑獵頭保密。這個不用太擔心,無論對客戶,還是對候選人,保密是做一個獵頭的基本素質。 當然,操作中、高端職位的獵頭,候選人可以通過交流去了解這個獵頭。選擇性的信任,也是一種信任。 03 一波職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