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對于孩子們而言,是繁華而有趣的。 可對于地下革命者的子女們來說,上海有著太多太多傷痛,即便已經成年,即便安然活到了和平年代,他們依舊會被黃浦江旁的噩夢所驚醒。 舊警察的哨音,猝然響起的槍聲,叔伯阿姨們的哭喊,爹娘隱忍的眼淚…… 在李富春和蔡暢的獨生女兒李特特童年記憶之中,偌大的上海,唯有周恩來的家中有些許溫情。 那里不像自己的家中冷清嚴肅,總是有很多說說笑笑的長輩。 圖|周恩來、鄧穎超、蔡暢和李富春 周恩來每次看到小特特,都會高興地把她抱起來,在她臉上親了又親。李特特總嫌棄周恩來的胡子扎人,嘟起小嘴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鄧穎超則會將她放在腿上,不停親吻著她的小臉蛋,溫柔地說:"做我們的愛女兒好嗎?" 李特特于是就喊周恩來"愛爸爸",喊鄧穎超"愛媽媽"。 而在周恩來家中的幸福是很短暫的,更多的時候,李特特則和"冷漠嚴格"的媽媽在一起。 在當時的婦女界,蔡暢是人人尊重的"蔡大姐"。她是全國婦女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一生都在為婦女解放而努力著。 著名的美國進步作家尼姆·韋爾斯在所著的《續(xù)西行漫記》之中評價蔡暢:自從向警予犧牲后,她就是"中國最前導的女共產黨員","最活躍的女革命家"。 許多革命家的后代,一提到蔡暢都習慣叫她"蔡媽媽",可在獨生女兒李特特的心中,她一度是"冷漠""無情"的,李特特甚至不敢與媽媽親近。 對于蔡暢來說,革命事業(yè)高于一切,懷上李特特是計劃之外的事情。她當時正在法國,覺得孩子就是"包袱",想要將孩子拿掉。但當時法國禁止墮胎,蔡暢不得已生下了李特特,并且立刻做了絕育手術。 蔡暢真的不愛孩子嗎?她十幾歲的時候就做了教員,對孩子有著與生俱來的愛心,她曾將蘇聯(lián)教育孩子的經驗介紹到國內,在延安發(fā)起"帶孩子組"和"托兒組"。 而她對李特特的耐心、照顧和陪伴是極少的。李特特成年之前,滿打滿算和母親朝夕相處的時間只有不到2年,而這2年,并沒有給李特特帶來美好的回憶。 1924年,李特特回到國內之后就送給外婆葛健豪撫養(yǎng),她和外婆的感情很深。 葛健豪是一位膽識超群的革命母親,豪邁樂觀,性格剛毅,知書明理。嫁人后,因為丈夫整日游手好閑,她的內心極為痛苦,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兒女的身上,要將他們培養(yǎng)成才。 為此,她不顧族人的指指點點,將自己的嫁妝賣光了,就是要供兒女們上學。等到將兒女們從學校供出來,她已經50歲了,精力充沛的她回到了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一所女子職業(yè)學校,自己擔任教導主任,只希望更多窮人家的女孩子能夠有學上,掌握自己的命運。 圖|蔡暢 在蔡暢15歲之時,父親自作主張要將她嫁到一個地主家中,只為了500塊大洋的彩禮錢。蔡暢不能接受,和父親爭執(zhí)起來,葛健豪也一直護著女兒,在丈夫拿著刀對著女兒怒斥威脅之時,葛健豪站在女兒面前擋著,并且支持女兒逃婚出走。 兒女們先后踏上革命道路后,葛健豪盡全力支持他們。后來毛澤東組織發(fā)起了"新民學會",組織學生前往法國勤工儉學,55歲的葛健豪和蔡和森、蔡暢、向警予等一同登上了輪船,到法國留學。 《大公報》稱贊這位小腳母親是"吾湘一點生機"。 葛健豪向兒女們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極力贊同蔡和森正式建立一個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在法國發(fā)起的革命運動之中,葛健豪一直站在隊伍的最前列。 蔡暢將女兒交給母親教養(yǎng)是完全放心的,即便那時候的小特特只有8個月大。 葛健豪創(chuàng)立的平民女子職業(yè)學校成為了中共湖南地下組織的秘密活動地點之一,毛澤東也是女校的講師。 葛健豪冒著生命危險,掩護著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干部同志,保存著黨的文件。 此后幾年,葛健豪的兩個兒子蔡林蒸、蔡和森和兒媳向警予先后犧牲于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之下。蔡林蒸被亂刀砍死,蔡和森被釘在墻上活活打死,向警予犧牲的時候才33歲。 圖|1920年7月,蔡和森、向警予等留法新民學會會員合影) 1943年,葛健豪在臨終前還不知道兒子已經壯烈犧牲。只是讓長女蔡慶熙記得給蔡和森寫信,告訴他:母親已看不到他們的事業(yè)的成功了。但革命一定會勝利的! 她培養(yǎng)了蔡和森、向警予、蔡暢這樣的優(yōu)秀的革命子女。毛主席深深敬佩葛健豪老人,老人去世后,寫下這樣的挽聯(lián)哀悼"老婦人新婦道,兒英烈女英雄"。 1927年"四·一二事變"之后,國共合作破裂,黨組織被迫轉移到地下。李富春和蔡暢在黨組織的安排之下前往上海工作,李富春擔任江蘇省委宣傳部長,蔡暢任總工會女工部部長。 夫妻倆潛伏在一個小弄堂里面,李富春假扮為富商,蔡暢便成了闊太太。 當時上海到處都是特務和流氓,常常當街捉人,為了掩藏身份,李富春就將女兒和岳母接到了上海。這樣一大家子三代人,更容易掩人耳目。 自從來到了上海,李特特單純美好的童年就結束了。 李特特好久沒有見到父母,對父母本來就很陌生。 爸爸李富春和善幽默,會抽時間和李特特在一起玩耍,對她說話從來都是溫柔的,相比之下,媽媽蔡暢嚴厲冷漠,讓那時的小特特無法接受。 剛到上海的李特特很孤獨,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看電影。那時候她才6歲,自己買票進電影院,爸爸媽媽是絕對不可能陪著她進去的。這是地下黨員的紀律,不能隨意到公共場合去。 原先她不太明白,直到有一次,一位地下黨同志偷偷看了場電影被周恩來知道了,周恩來召集大家開了一場會。 這位同志在會議前非常緊張、恐懼,等待著組織給予的嚴厲處分。 而周恩來到會之后只是和這名同志握了握手,詢問了他的身體情況。 圖|1925年李富春與蔡暢回國后的第一張合影 見這位同志已經深知自己的錯誤,周恩來才對大家說:"我和你們一樣,都希望能進電影院看一場進步電影。但我們是共產黨員,一切要服從黨的紀律,服從革命的利益……牢記凡是不利于黨、不利于革命的言行,都要引以為戒。" 后來李特特才知道,敵人曾經利用進步電影作為誘餌,在電影院門口逮捕共產黨員。為了黨員的安全和組織的機密,中央不得不禁止機關工作人員去電影院看電影。 這場會議就是在李富春家中開的,李特特雖然還小,但記得非常清楚。年幼的她已經在學著用地下黨員的紀律來要求自己,她也自覺遠離電影院,再也不讓爸爸媽媽帶著她去看電影了。 李富春一家三代住在一起,外人看起來其樂融融,實際上爸爸、媽媽和外婆都有著自己的任務。后來外婆離開上海回湖南去了,家中只剩下了李特特一個人,她必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她喜歡"愛爸爸"家里的溫馨和熱鬧,而周恩來和鄧穎超一直搬家,如果李富春和蔡暢不帶李特特去,她是不認得路的。 爸爸媽媽為了躲避特務也在東躲西藏著,每搬一次家,特特都要改一次姓。她有一次問媽媽:"明明我就姓李,為什么要我改姓呢?" 蔡暢嚴肅地對特特說:"小孩子不要什么都問,讓你姓什么你就姓什么,千萬不要說錯了。"特特將媽媽的話牢牢記在了心里面,從來都沒有說錯過。 在李特特的記憶之中,在上海的日子不是悶在家里面,就是被媽媽牽著手不停奔跑著。 如果她們身后跟上了特務,蔡暢會把特特帶到人多的地方去,以甩掉身后的尾巴。有時候母女倆就躲在食品店里面,小特特聞著香甜的氣味,看著面前成排的零食,常常忍不住咽口水。 她多么想媽媽能夠給她買一些好吃的,哪怕就是一粒糖果呀。但蔡暢這個時候全身緊張,警備地看著四周,根本沒有將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眼神之上。 圖|青年蔡暢 李特特也會和媽媽撒嬌,像普通孩子一樣詢問媽媽"為什么",而這些提問往往會引來媽媽責備的眼神,或者是一頓小聲的訓斥。 蔡暢一直將她當作一個大人要求,李特特很難過,只不過敏感聰明的她還是能感受到身邊恐怖的氣氛,她很聽蔡暢的話,盡量跟上媽媽的步伐。 有時候,地下共產黨會來家中開秘密會議,蔡暢讓特特站在門外望風。每到這個時候特特都會非常高興,她能幫爸爸媽媽做點事情了,還能大聲唱歌。 蔡暢和她說,只要發(fā)現(xiàn)有人來了,就開始唱一首特定的歌曲,其他的歌是不能隨便亂唱的。 一直孤獨而壓抑的小特特,在這個時候才算是放飛自我,可以放開喉嚨唱著歌,享受著難得的自由。 然而有一次,李特特看見一個可疑的人正在往家里走,而且速度非常快。她因為緊張害怕,一時間完全忘記了通風報信的方式,而是一邊往家里跑一邊大喊著:"有人來了,媽媽有人來了!" 房子里面的地下黨員們全部都緊張起來,他們趕緊散會從后門離開。幸好這次來的是自己人,如果真的是敵人的話,那么后果不堪設想。 蔡暢狠狠教訓了小特特一次,剛剛6歲的小女孩,根本不可能將一首歌和組織安全聯(lián)系起來。 過了幾天,李特特在放哨的時候又犯了錯誤。 這次爸爸媽媽開會的時間特別長,小特特一個人坐在門外,天黑了,又無聊又害怕。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她就不停地唱歌,太困了,她不小心唱出了那首警示的歌曲,同志們在聽到歌聲之后立刻警惕起來,馬上進行疏散。 蔡暢發(fā)現(xiàn)女兒再一次犯了錯誤,又是一頓嚴厲的批評。 因為這件事,小特特哭了很久,她一邊哭一邊在房間里面折紙飛機,她只想像這些小飛機一樣飛往天空,自由自在。 圖|李富春和蔡暢夫婦 過了一陣子,家中也很少有人來開會了,爸爸媽媽整天不回來,將李特特反鎖在家里。 家里面沒有任何玩具,也沒有可以給孩子看的書本,爸爸媽媽只給她留了一只饅頭,這就是她的午飯。 好幾天,天已經黑了,爸爸媽媽還沒有回來,特特饑腸轆轆,外面有一點點聲響都會怕得發(fā)抖,只能一個人縮在床上,哭泣著睡著。 直到一天,蔡暢給李特特帶回一只小黃狗。小女孩高興地尖叫起來,抱著小狗不停詢問著蔡暢:"這只小狗真的是給我的嗎?它不會去找它的媽媽了吧?它不會離開我們家的對嗎?" 面對女兒一遍又一遍地確認,蔡暢顯得不耐煩,她忙說著:"對對對,小狗是你的,不要問了行不行?媽媽還有事情要做。" 李特特只好閉上嘴,看著媽媽繼續(xù)忙里忙外。 小狗的到來,讓李特特興奮了好幾天。她在上海沒有任何朋友,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小狗就成了它相依為伴的唯一伙伴。 可惜這只小狗只陪伴了李特特幾天。 有一天,蔡暢突然要帶李特特到外面去,小狗也跟著小主人走出了后門。 剛出了弄堂口,街上就出現(xiàn)了幾個惡狠狠的人,他們拿著鐵絲網(wǎng)罩住了小狗,要把小狗帶走。李特特哭喊著請求媽媽將小狗救回來,蔡暢急忙拉住她,高聲對她說:"我們現(xiàn)在就要坐火車去外婆家,不上火車的話就會遲到了。" 就這樣,李特特看著她唯一的小伙伴被人抓走了。她一路都在痛哭著,掙扎著。 蔡暢對她的鬧騰無動于衷,她敏銳地注視著四周,隨時準備應對突然冒出來的特務。 母女倆轉了兩次電車,最后在一家旅館住了下來。一直到第二天,蔡暢確定已經安全了,才告訴李特特,其實那些打狗的人就是特務。 李特特佩服媽媽的機警,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沉著冷靜地逃脫。但小狗的離開對她的心靈傷害太大了,她似乎一夜之間成長了起來。 從此以后,每次搬家,她都會學著外婆的模樣將來往的信件和文件放在臉盆里面燒掉,用水混起來倒進馬桶里,徹底銷毀。 媽媽叮囑她的話她都會記得,在門上或者窗戶外面掛上規(guī)定的標記物,這些標記物就是一些有色彩的衣服,或者一些橘子皮、柚子皮,都是用來向同志們傳遞信號的物件。 后來,李富春和蔡暢調回到了廣東工作,全家搬到了香港。那里的白色恐怖比上海更加嚴重。大街上如果有不會說粵語的人,就會被抓走。 蔡暢叮囑李特特在外面絕對不能說普通話,要說粵語。蔡暢從前在香港待過一段時間,會說點粵語,就教了特特幾句。 在香港的大部分時間,李特特還是會被反鎖在家里,搬家、改名字也比在上海頻繁。 1931年,7歲的李特特已經是非常熟練的"交通員"了。無論是銷毀文件、放哨、送信還是做暗號,她一次都沒有錯過。 圖|1953年,鄧穎超、許廣平接蔡暢回國 后因顧順章的叛變,中共地下組織遭到了慘重的破壞。李富春和蔡暢被調往江西蘇區(qū)工作,李特特被送到了湖南長沙的外婆家。 經歷了這一年的恐懼和緊張,特特經常做噩夢。 她夢見自己是個共產黨人,被敵人抓住了。敵人要槍斃她,她就張大嘴巴對敵人喊道:"開槍呀!" 那時候,李特特還以為槍斃都是往嘴巴里面開槍的。 從夢中醒來之時,就看見外婆心疼地抱著她,安慰她:"醒醒吧,不要想那些反動派扼殺共產黨的罪行,他們是人民的罪人,是屠殺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劊子手。你要好好學習本領,長大要像你舅舅、舅媽和父母一樣!" 1938年,周恩來再次派人找到了李特特,讓她和一些中共領導人的子女一同前往蘇聯(lián),進入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學習。 1944年,李特特考上了莫斯科鮑曼工程學院,1948年,她轉入莫斯科吉米遼謝夫農學院學習。 圖|蔡暢和女兒合影 這年,蔡暢帶著婦女代表團去匈牙利參加會議后路過莫斯科,終于見到了女兒。 蔡暢有很多話想和女兒說,她長這么大了,蔡暢只照顧過女兒一年多,她心中有欣慰,也有愧疚。 兩人剛聊不久,李特特突然問她:"你是不是從來沒有愛過我?" 蔡暢很吃驚:"這怎么可能呢?我只有你這一個女兒。" 李特特心中很難受,因為從媽媽走進學校開始,她擁抱了其他的孩子,就是沒有擁抱自己。 蔡暢嘆了口氣,和女兒解釋:"特特,你應該感到慶幸,因為你的母親還活著,你還有母愛。可那些孩子的父母卻為革命犧牲了,他們沒有母親,我作為母親,我不能不管他們。" 1952年,李特特畢業(yè)回國。 小時候,李特特總覺得無法和媽媽親近起來,她對媽媽只有敬畏。蔡暢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孩子對自己是什么看法,是否缺乏母愛。 這次回國,李特特和母親依舊有矛盾。 剛剛回國的孩子們是興奮的,正巧蔡和森的兒子蔡博要結婚了,為了慶祝一下,李特特就在家里做了一桌菜,請了在蘇聯(lián)一同念書的幾個同學一起來吃飯。 蔡暢看到之后非常不滿,批評女兒:"咱們革命雖然成功了,但中國眼下還有很多窮苦人吃不飽飯。你們這樣鋪張浪費,大講排場,就不覺得有愧嗎?" 因為這次請來的同學之中還有劉少奇的兒女,也驚動了劉少奇、王光美夫婦。 李特特覺得十分委屈,不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里,也弄不清楚媽媽到底是怎么想的,為什么一定要將劉家的兄妹也牽扯進來,總覺得媽媽做的太過分了。 圖|李特特 1952年,28歲的李特特最初被分配在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工作,她主動要求前往北大荒開荒種地,建設農場,李富春和蔡暢都很支持。 蔡暢叮囑她:"我本來是不想讓你去的,因為擔心別人說我們走后門,你可以用你的專業(yè)來打破別人對你的質疑。但有一點,你不能再穿蘇聯(lián)時的高跟鞋和裙子了,其他女職工穿什么,你就穿什么。" 1955年春天,李特特抱著只有4個月大的二兒子李堅來到了北大荒。這里的條件太過艱苦,李特特吃不飽,很快就沒了奶水,只能把玉米煮爛了給孩子吃。 因為長期營養(yǎng)不良,李堅得了腸胃病,農場里面沒有醫(yī)生,也沒有藥,李特特只好將烤饅頭磨碎了,調成糊狀,灌給孩子吃。 多年后,李特特回到北京,看到貨架上五花八門的嬰兒營養(yǎng)品,總是會想起那段艱難的歲月。 此時的她才開始明白,媽媽怎么可能不愛她。 但當時危險的情況之下,蔡暢必須要帶著李特特東奔西走,必須要用最嚴厲的話提醒特特,因為只要李特特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就可能掐斷了上海地下組織的生命線。 在那樣恐怖的環(huán)境之下,蔡暢根本沒有機會去為女兒營造一個和樂的家庭氛圍。 時間回到25年前,李特特似乎看到了媽媽曾經看到的一切—— 在特特剛剛被外婆帶到上海時,蔡暢看著熟悉又陌生的女兒,抗拒地說著"我不認識他們"。蔡暢有些無措,說去給孩子準備吃的,到了廚房之后才想起來,還沒有問老母親特特喜歡吃什么;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蔡暢和李富春繞了好久才甩開了特務的跟蹤,他們擔心特特還在餓肚子,跌跌撞撞打開家門,還好女兒已經睡著,只是滿臉淚痕讓人格外心疼,她嘆了口氣,和李富春商量,是否能弄來一只小狗陪伴女兒; 又要搬家了,李富春出門找房子和組織接頭,小特特熟練地燒著機密文件,蔡暢站在窗口謹慎地張望。此時一對母女恰巧路過,小女孩手中拿著一只風車,笑得無拘無束,李特特回頭看向女兒,一抹淚光從眼中閃過,只是一會兒就不見了; 在江西中央蘇區(qū),蔡暢聽聞一對革命者因為沒有精力照顧孩子,就將孩子扔到了河里。她又震驚又悲痛,常常夜晚夢見小特特,又突然驚醒。作為江西省婦女部部長的她立刻召集老鄉(xiāng)們成立了"帶孩子組",就是為了照顧這些革命后代…… 這些場景一幕幕回放,這么多年李特特和媽媽的磕磕絆絆,瞬間釋然了。 蔡暢很疼愛大孫子李勇,李勇和媽媽一樣懂事自立,上小學的時候就自己洗衣服,從不用汽車接送。有一次,他回家訴苦班上誰家的孩子又坐汽車上學了,蔡暢溫柔地和孫子解釋:"汽車是爺爺奶奶工作用的,不能辦私事,更不能接送孩子。" 圖|蔡暢外孫李勇在蔡和森蔡暢紀念館題詞:永遠懷念我的奶奶蔡暢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蔡暢要求李勇每天都要寫日記,她每個周末都會檢查,并且一個字一個字修改日記之中的錯誤。 李特特知道,蔡暢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彌補當年對女兒缺失的陪伴,這是她遲到的母愛。 作為獨生女的李特特,內心深處總是會涌出一絲憂傷和遺憾。 1975年初,李富春因病離世,75歲的蔡暢對李特特說:"你父親去世了,我打算把我們的存款當作黨費上繳。" 李特特知道捐出家中的存款是爸爸生前就決定的事情,但當蔡暢拿出所有的存單之時,還是讓李特特大吃一驚。 這里有29張存款單,共99851.09元。 李特特沒想到父母竟然存了這么多錢,他們平時省吃儉用,餐餐只有一葷一素,衣服上都是補丁,幾十年存了這筆巨款,其中不僅有他們的工資,還有他們兩人所有的稿費。 李特特陷入沉思之中,蔡暢卻突然對她說:"要不……先別交了!" 蔡暢想要湊齊10萬元再交黨費,不想給工作人員增添麻煩。 后來李特特才知道,蔡暢不僅僅捐了10萬元,還將母親葛健豪送給她的嫁妝金鐲子、金戒指也交了上去。 ![]() ![]() 圖|蔡暢上交的黨費收據(jù) 1989年3月,我國第一個扶貧基金會成立,李特特主動請纓,繼續(xù)著父母未完成的事業(yè)。 尼姆·韋爾斯說:"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產生一個比她(蔡暢)更優(yōu)秀的女革命家和比她更美麗的個性。" 蔡家一門忠烈,蔡暢不僅懷揣著為國為民的崇高理想,更背負著兩位烈士兄長的使命。 ![]() 圖|李特特參觀毛岸青生平展,她和毛岸英、毛岸青在蘇聯(lián)曾是同窗、好友 作為一名母親,蔡暢無法做到盡善盡美,而李特特明白,媽媽早就已經將生命托付給中國革命事業(yè),站在懸崖上起舞的她,無法顧及懷中的女兒是否耐得住顛簸。 她不是一個人的母親,她是千萬受苦兒童的母親,為此,她寧愿選擇割舍小兒女的眷戀,割舍母親對子女的私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