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挖掘有效增長方法,以及其可行性與適用范圍、真正價值與常見誤區,「深響」在充分的國內外案頭研究基礎上,訪談到多位一線操盤手,沉淀出當下市場對于數據驅動、技術增長的主流理解與實際落地應用的情況,試圖與更多的從業者分享探討潛藏機遇。 從勇者為王到精益創業,一代又一代的企業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中追尋增長的脈動與規律。大到國外的谷歌、微軟、蘋果、亞馬遜,國內的字節快手、BAT,小到十個人的創業公司、一個人的產品思考,所有人都渴望撥開重重迷霧、錨定真正的增長引擎。 今天為您奉上增長實驗室系列第4篇,《神奇的RPA:工具人克星,你未來的機器同事》。 RPA,即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全稱“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它讓蝸居在羅馬尼亞一間公寓里的軟件外包公司Uipath,一躍成為市值360億美元的IPO明星。 Uipath蟄伏10年默默無聞,轉折發生在2015年。這家原名為DeskOver的公司更名,從科技巨頭的自動化軟件外包服務商,華麗變身為全球性的RPA平臺,旨在幫助其他企業將重復性、耗時的任務自動化。 說是“機器人”,其實Uipath和它的RPA同行們并不會在客戶企業里放置實體機器人,幫助用戶的是一套可以模擬人類工作方式的程序,將員工從那些基于規則、重復但繁瑣的業務流程中解放出來,從投入到更有價值和創造力的工作中。 2018年,Uipath成為羅馬尼亞第一家獨角獸。今年4月,登陸紐交所,當日股價飆升23%,成為交易所歷史上第三大的軟件IPO。 RPA行業并不是Uipath的獨角戲:
企業端強勁的數字化需求,加上已被海外資本市場證明的高估值,讓這個本不為大眾所熟知的自動化方案賽道在國內也頻頻出現大額注資。 今年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就有專注財稅場景的令才科技、招商局旗下的九科信息、較為領先的云擴科技和來也科技、曾在2016年短暫新三板的軟件運營商藝賽旗、深耕電商領域的影刀RPA、無代碼平臺輕流等獲得融資。 國內推出RPA相關產品和功能的還有近嶼智能、融易算、達觀數據、軟通動力、弘璣Cyclone、輕流、金智維、實在智能等。 扯上“數字化”,誰都不愿意掉隊。傳統軟件廠商、AI廠商、低代碼平臺、云計算公司、初創企業、BAT都在RPA賽道上爭先恐后地下注。 而RPA也值得如此的關注:它通過自動化重復性高、附加值低、規則統一的工作,消減人的工具屬性。在人力成本逐步增加的今天,好用的產品能幫企業和用戶個人降本增效。 “第一,RPA能給客戶帶來價值,而每個企業都有類似場景,市場容量大;第二,做一款具自動化能力的產品技術門檻不高,很多公司都能做;加上Uipath的上市確實起到標桿作用。幾點結合,導致RPA市場現在的火熱。”影刀RPA創始人金禮劍在與「深響」的采訪中總結道。他曾在阿里負責RPA相關產品,在2019年帶著“做一款業務人員玩轉”的產品初心成立RPA工具公司影刀。 金禮劍把RPA比作類Office Suite的生產力工具,“不分行業,上手就能用”是最終目標。 你的機器人同事走進辦公室,開始處理越來越復雜的業務場景。現在,“他們”究竟能多聰明?RPA行業往下走,會是什么樣子? RPA二三事金禮劍說,他自己在2017年才知道RPA這個術語。阿里很早就有自己的RPA產品碼棧,但其實它的最初形態非常樸素,就是客服小二們常會用到的自動化消息群發工具,后來類似需求越來越高頻,來自內部和外部,于是團隊將其打造成一個“智能軟件的機器人”,也就是一款軟件自動化工具。 海外市場對RPA逐漸成熟的認知,疊加資本市場的一些動作,使其成長為一個獨立的行業,越來越多的玩家帶著“RPA”這一關鍵詞入局。 RPA是一套自動化技術的整合。結合UI(User Interface)和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RPA使用了跨程序應用的自動化,使其使用場景得到極大擴展。 在具體操作中,RPA可以模擬前端的人機交互,記錄使用者的操作行為,比如鍵盤錄入、鼠標移動和點擊的、觸發操作系統、調用應用程序,在捕捉到這一流程后,RPA可以按照規則代替人來自動執行這些步驟。例如讀取郵件、對賬報銷、生成報告等,機器人都可代勞。 落實在場景中,舉個例子,在銀行報稅季,銀行需要對納稅機構進行稅項的分配計算,涉及的數據量龐大,但其實工作機械,難度不高。RPA機器人可以自動下載進項轉出表,生成報表,進行數據處理。 在電商場景里,同樣,比如運費險已經很普及,但操作起來會讓運營人員很頭疼。跟進訂單情況,與保險公司同步賠付進度,查看保單信息等瑣碎的工作占用了大量時間,RPA產品可以替代人工的去進行查詢、下載和匯總信息,只要預先設計好使用規則。 可替代昂貴的人工,效率更高,又不容易出錯。這是RPA的核心價值。 RPA使用起來是個低IT成本的事情,和近幾年流行的概念低代碼/無代碼(low-code/no-code)有頗多共通之處。與傳統開發模式相比,低代碼/無代碼允許用戶使用的低門檻、可視化(常常是可拖拽)的工具完成開發。 易用性也是RPA產品所追求的。因為在大量數字化轉型訴求強烈的企業,產品的使用者是每一位員工,而非IT人員。而且除了標準化的流程場景之外,還有大量需要用戶/企業根據自身需求去搭建的,RPA廠商無法進行全部署,所以降低使用門檻成為必然。 過去幾年,行業里已經跑出幾家頭部RPA公司。
來源:來也官網
來源:云擴官網
來源:弘璣
來源:影刀官網 新世界已來?誠如上述,現在國內RPA賽道越來越擁擠,雖然第一梯隊漸成雛形,但是尚處分散狀態。投資機構也還在觀望,不愿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但是預測未來,明顯的領跑者會出現。 首先,RPA產品會有磁鐵效應,用戶量越大,被吸引的新用戶越多。而較大的用戶基數意味著足夠多的數據,更保證流程穩定。“因為影刀有很多電商客戶,所以我們實時監控天貓頁面的變動,如果它變動了,我們及時調整,保證用戶使用不受影響。”金禮劍說。 其次,更大用戶量在某種程度上等于等多開發者,應用生態形成,搭建流程場景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而且,投資也正在向頭部聚集。已經過了最初發掘新項目的階段,知名投資機構在portfolio里大概率都已落子幾家。在企業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階段,有沒有外部資金支持可能會是個關乎生死存亡的問題。 畢竟,營收飛速成長的RPA行業標桿Uipath至今還尚未盈利。其財務數據一路向好,截止 2020 財年和 2021 財年,UiPath 的 ARR 分別為 3.514 億美元和 5.804 億美元,增長率為 65%;收入分別為 3.362 億美元和 6.076 億美元,增長率為 81%;凈虧損分別為 5.199億美元和 9240萬美元。細看,UiPath 的銷售費用一直居高不下,占費用的近60%,遠超研發費用。 數字化、自動化早已是企業共識。轉變從不是在一瞬間發生的,但是疫情這樣的黑天鵝事件確實讓公司們的實際行動提速了。RPA相關產品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張 。 據IDC數據,到2023年,全球RPA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39億美元,2018-2023年復合增長率達36%。中國RPA市場也將高速發展,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2億美元,2018-2023年復合增長率為64%。 新世界不會那么快到來。“艱難”是中國SaaS公司前期發展的共同關鍵詞,傳統企業豈是那么容易就被“賦能”的? 中國社會的數字化步伐快且猛烈,計算機和互聯網基本上是差不多時間進入大眾的視野,當企業還沒好好消化信息化,數字化、云計算又接踵而來,這里,不管是用戶還是創業者們都享受到了巨大紅利,但是遺留問題是,各行業企業接受這些新事物的速度不一樣。而且整體對于工具和其他SaaS服務的付費意愿還是較低。 相比美國同行們,中國SaaS公司除了產品,還得在服務上下更多功夫。行業目前也有產品同質化嚴重,打不合理價格戰的現象。 RPA公司們還有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故事要販賣,就是RPA+AI,即IPA(Intelligent Process Automation)。這是在RPA基礎之上,接入OCR、圖片識別、自然語言理解(NLP)等AI能力,允許機器人完成更多任務。比如圖片信息掃描錄入,或是接聽電話/外呼。 作為從業者,金禮劍認為,一家RPA公司應該更聚焦在RPA的能力,目前OCR、NLP等AI技術在與RPA產品的結合上,還非常初步。而且AI能力需要數據喂養,在這點上,小公司會處于明顯劣勢。但是,由于相對成熟的技術,和明朗的商業前景,會讓RPA成為AI落地中低垂的果實。 人和機器的共生,來日方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