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10日,“乾坤大義 道輸八荒”盧禹舜中國畫展將在新華日報全媒體藝術館舉行,展覽將展出畫家盧禹舜近年來深入井岡山、延安、韶山等革命圣地采風,沐浴偉人情懷,感悟時代氣象,創作的《乾坤大義》系列作品50余件,部分作品曾在在中央黨校檔案館展出,廣受好評。此次展覽將天地大美、宇宙洪荒的意境與革命領袖的憂患意識、家國之思與山水精神自然而然地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一種對天地人的新的理解和感悟。作品采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歷史與現實生活,歌頌天地、贊美蒼生,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 本次展覽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和中國國家畫院共同主辦。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具有重要作用,藝術創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導向,藝術實踐要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培根鑄魂,在守正創新中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優秀藝術作品,真正把用真心誠意的精品力作奉獻給社會和人民。為此,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中國國家畫院共同策劃了本次展覽。 盧禹舜是當代中國頗具代表性的畫家,現為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政協委員。《乾坤大義》系列作品在其獨具風格的山水之間來展開人與自然的對話。其獨特之處是選取毛澤東這位中國近代史上的偉人作為其畫面的中心人物,轉向對歷史、對時代和對言志載道的繪畫功能的關注與表達,也體現出藝術家鮮明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其特有的語言所營造的語境中,毛澤東主席或閑庭信步或沉思默想;或批閱展讀或舉目觀賞;或神情嚴肅或微笑慈祥。毛澤東與山川景色融為一體了,顯示出一種別樣的意味。 這種山水畫在革命現實主義和寫實觀念指導下強調了山水表達的主題性與寫實性,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從某種意義上說,盧禹舜的《乾坤大義》繼承了李可染、傅抱石、錢松巖等藝術家這一傳統,但卻賦予它以新的時代特征和個人特征。他不僅把這種“歷史山水”詩意化了,使之更具有傳統的張力與現代的感染力,而且打破時空的局限將山水理想化和典型化了,在這種理想化和典型化的環境中,歷史人物的出現又把山水帶入一個大時空之中,而這個時空就是貫通古今的大時代。他從當代人的文化視角出發,通過對毛澤東這樣一位具有強烈代表性和巨大承載性的人物形象的精心塑造和有意味組合,充滿張力地表達了人與天地自然和諧相生,人類社會和平、和諧、平等、自由的美好理想。 展覽由新華全媒體藝術館、新華日報《藝壇》承辦,作為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一個靚麗的文化窗口,新華全媒體藝術館、新華日報《藝壇》將充分發揮藝術傳播的獨特優勢,調動所有媒體資源,多渠道、全視角、廣覆蓋地宣傳文化藝術界最新創作成果和經典藝術作品,傳播優秀的中華文化,把優秀藝術家、工藝美術家、非遺傳承人推向全社會,推介給人民大眾。通過展示藝術家的作品,將藝術家講述黨的發展歷史與藝術創作有機結合在一起,把影像視頻、訪談記錄、藝術展覽等立體、全方位呈現出來,打造屬于新華視角的主題展覽。 展覽為期一周(7月3日——7月10日),位于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藝術館(南京市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1號樓3樓)。 媒體來源:春風術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