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病,黃帶霉菌,瘙癢難忍也。 圖消炎,治于末端,未見去根也。 圖止癢,治于標(biāo)象,得一時緩也。 去根法,需去黃帶,黃帶濕熱也。 得一方,屢用屢效,推而廣之也。 《辯證錄》之【退黃湯】,黃帶退,菌自消,癢即停,何有難治一說? 【原文】 婦人有帶下色黃者,宛如黃茶濃汁,其氣帶腥,人以為脾經(jīng)之濕熱,誰知是任脈之濕熱乎。夫任脈本不能容水,如何濕氣入于中,而化為黃帶乎。不知帶脈通于任脈,任脈直上,走于唇齒,唇齒之間,原有不斷之泉,下灌于任脈,使任脈無熱,則口中津液盡化為精,以入于腎中矣。惟有熱以存于下焦之間,則津不化精而化濕。夫水色白,火色紅,今濕與熱合,欲變紅而不能,欲返白而不得,煎敖成汁,因變?yōu)辄S色矣。黃乃土之色也,真水真火合而成丹,邪水邪火合而成帶。世人以黃帶為脾之濕熱,單去治脾,此黃帶之所以難痊也。 方用【退黃湯】治之。山藥(一兩)、 芡實(一兩)、 黃柏(二錢)、 車前子(一錢) 白果(一枚),水煎服。連用四劑,無不全愈。 凡有白帶者,俱可以此方治之,而治黃帶,尤奏奇功。蓋山藥、芡實專補任脈之虛,又能利水,加之白果引入任脈之中,更為便捷,所以奏功甚速。至所用黃柏,清腎中之火,腎與任脈相通,同群共濟,解腎中之火,即解任脈之熱矣。 注意:【白帶亦可用此方】。 《辯證錄》依然一法二方,另方如下: 此癥亦可用【解帶利濕湯】治之。白果 、茯苓(各一兩), 澤瀉、 車前子 、炒梔子(各二錢),水煎服。 此方,余未用過。 注:黃帶者,濕熱無疑,余曾用【白頭翁湯】治療一例,效如桴鼓,然僅此一例,不足為據(jù)。白頭翁湯,本為濕熱下利所立,余思,理一也,彼走后陰,此走前陰,故效。 另注:《辯證錄》,另有【青帶、赤帶、黑帶】治法,余未親驗。 再注:可配合用大劑苦參外洗,并用醫(yī)用棉球做成栓劑,其效立竿見影。 黃帶色如茶,任脈有濕熱。 任是窈窕女,瘙癢難自安。 若說有霉菌,化驗確實然。 只是去消炎,飲鴆欲渴止。 先賢論說備,治法也簡單。 勸說世上婦,中醫(yī)治不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