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的是,“它經濟”正在興起。 近年來,“貓狗雙全”變成了很多“打工人”的夢想。 但現實很殘酷,養不起,生活空間不夠,讓不少人的寵物夢難以實現。 隨著寵物經濟的發展,以寵物互動體驗為主的萌寵體驗館應運而生。 最近5年,寵物產業發展勢頭非常強勁。 除了寵物體驗館,寵物食品、醫療、寄養、服飾、攝影、殯葬、保險等商業模式越來越細化,寵物市場產業鏈逐漸完善。 寵物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寵物產品更加豐富、設計感也更強。 寵物產品還要更加智能化的趨勢,'鏟屎官’的家里出現了智能喂食器、寵物監測系統、智能寵物玩具、智能貓窩等等。 寵物產品區分也越來越細,并且會同時考慮到寵物和主人共同的需求,甚至還出現了寵物家具,讓人和寵物能相處得更融洽。 隨著單身人群越來越多、大城市生活空間的客觀限制,貓咪成了養寵人士的新寵,甚至很多“鏟屎官”對“討好”貓咪的感覺很“上頭”。 去年全國貓狗的總數突破1億只,其中貓比2019年增長10.2%,而狗則比2019年減少5.1%。 去年貓狗消費市場規模超過兩千億元,同比增長2%。其中貓消費市場規模比同比增長13.3%,狗消費市場規模則同比下降5.1%。 寵物經濟的火熱也催生了許多新職業,比如寵物減肥師、寵物托管師、寵物攝影師、寵物造型師等。 巨頭紛紛入場 消費升級的重要方向里又新增了一個新的成員,那就是寵物。 寵物經濟有多火,可以從巨頭的動作看出,如果一個賽道的市場空間不夠大,是不會吸引巨頭爭相跑步入場的。 比如京東,推出了定位于一站式寵物消費的服務平臺,包括零售、服務、全渠道和醫療健康四個板塊,實現對全產業鏈、消費全場景、寵物全生命周期的覆蓋。 目前商品已經覆蓋包括寵物主糧、零食、出行、日用、玩具、洗護美容等多個品類。 不難看出,京東寵物要做寵物行業的“沃爾瑪”。要覆蓋養寵用戶的全方位、全場景需求。 但京東在寵物市場還是面臨天貓這樣的老對手。 天貓新財年里把寵物升級到了行業級別。 不難看出,天貓對于寵物業務的野心,是讓其成為第二個天貓美妝。 國內寵物市場,主流寵物和全世界一樣,都是貓和狗。寵物貓狗的總數量在2018年就已經超過了1億只。 去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接近三千億,預計兩年后規模將達到4456億元。 京東寵物上線了不少同城零售店,這意味著,京東的及時達服務或許可以解決家中寵物斷糧等緊急性需求。 這個模式可以說是京東到家在寵物業務上的模式復刻。同城零售是一個差異化的打法,這離不開京東物流。 天貓則是更加聚焦的是新增量。 一方面隨著養寵的精細化和科學化,寵物市場的細分品類不斷出現。 雙十一期間,隨著越來越多人把寵物當人喂養,寵物牛奶的市場同比增長超2300%。 Z時代人群特別重要,不僅是因為寵物行業消費群體里Z世代排第二,而且去年還有80%的增長,另外一方面這個群體的品牌忠誠度不高。 天貓的差異化打法,是通過與品牌、KOL聯合進行的營銷活動,來打開線上消費市場。 這和京東寵物的同城零售并不相同。可以說兩者都是利用了自己的優勢和習慣來的。 盡管如此,目前中國距離出現真正的“寵物圈沃爾瑪”還很遙遠。 新的投資機會 寵物消費市場幾乎從一開始就注定是線上的賽道,因為其互聯網基因十足。 此外,寵物經濟也被資本高度關注。 國內外寵物行業去年共發生63起融資事件,國內有39起,融資總金額超過61億元,國外則有24起,融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 在疫情下寵物行業的融資也依舊熱度不減。 整個寵物經濟的細分需求很多,最主要的還是食品、用品、醫療三個大類。 不過并不是每個細分領域都有投資價值。 寵物食品中,又以主糧和零食的消費最大。 寵物食品發展較為成熟,行業集中度較高,特別是主糧類。 外資由于進入的早,占了時間優勢。所以國內食品市場都被瑪氏和雀巢這樣的外資占據。 從消費習慣來看,主糧特別是貓主糧的消費,因為狗的食譜更為復雜。 瑪氏這樣的國際巨頭,在寵物主糧市場份額方面排名第一。 目前市占率第一的就是在美國市場同為龍頭的瑪氏,占 11.4%的份額,其余品牌的市占率均在 4%以下。 但對于其他品牌來說,也并非沒有機會,因為行業市占率前二大的品牌保持不住自己的市場份額,并且占有率呈現逐年降低的態勢,相反許多新興品牌在這 5 年間實現了從 0 到 1 的突破,整體市場處于戰國混戰的階段,沒有形成絕對的龍頭。 寵物市場的重新洗牌,為新興品牌的發展創造了空間。 寵物用品不像寵物食品那樣被國外巨頭占據市場,所以這一塊目前是空白的。 而且寵物用品的單價高,溢價也高。 比如一個自動貓砂盆價格接近2000元,這個價格堪比一個手機了。 市場前景廣闊的寵物賽道,未來應該會孵化出瑪氏、雀巢這樣的大品牌寵物巨頭。 在一個如此大規模的市場上,特別是在寵物食品和用品領域,還沒有出現獨角獸級別的公司。 這對投資人來說是遺憾,但對新銳品牌來說則是機會。 人要自拍,寵物也要 過去,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攝影棚拍寫真成為潮流。 而現在主角卻變了,越來越多的寵物走進攝影棚,成為寫真里的主角。 寵物攝影這一細分賽道,不僅是一門潛力巨大的生意,而且客單價也很高,寵物寫真的價格是人物攝影的兩倍,但高昂的價格并沒有阻止Z世代給寵物拍照的熱情。 不過,給寵物拍照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良莠不齊的商家讓市場既繁榮又混亂。 許多鏟屎官都是抱著“愛寵之心”,帶著寵物走到了鏡頭前。 不過因為寵物攝影的市場不斷擴大,從業者的水平卻難保證,所以這個還比較青澀的賽道,頭尾效應越來越明顯。 可以說,寵物攝影品牌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盡管寵物攝影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地域性和全國性品牌。但更多的個體戶想要單純依賴寵物攝影很容易入不敷出。 寵物攝影不同人物攝影更加費時,所以每天接單量也有限。如果沒有足夠的營收來覆蓋成本,很容易入不敷出。 正因為如此,在寵物攝影的同時做兼職成了普遍選擇。比如,在攝影棚里售賣寵物玩具和服飾,或者開攝影店的順便開設寵物美容和洗澡項目。 當然,新的細分產業也意味著新的競爭。 而且雖然用戶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但眼下寵物攝影行業仍在小眾的范疇里。 想要更高的滲透率勢必需要營銷以及付出更多的教育成本。 寵物的紅白喜事 閑魚已然成了寵物們的世紀佳緣。 超過16萬只寵物在這里相親成功,還有超過8.8萬只寵物沒有牽手成功,其中貓狗比例嚴重失調,為9:1。 寵物和人一樣,自然也有紅白喜事,有相親就有殯葬。 大多數貓犬寵物的壽命只有10-15年,當寵物離開了,如何體面的處理后事變成了鏟屎官新的需求。 最傳統的喪葬方式自然是土葬,而這一傳統同樣延續到了寵物身上。 但土葬寵物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畢竟對于寵物身上攜帶的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實際上火化才是最徹底的消毒方式。 不過寵物火葬這一方案推進難度很大。 一方面是,不符合傳統。另一方面,開銷很大,全套下來費用可達上萬元。 不論如何,寵物殯葬作為“它經濟”產業鏈的最后一環,市場價值可不小。 目前寵物殯葬行業的滲透率只有不到0.5%,可以說其市場空間非常大,很空白也沒有什么內卷和紅海。 2017年我國有300萬只寵物死亡。如果按照50%的轉化率來計算,那么其產值超千億。 需求驅動市場,利潤驅動創業者,越來越多的人盯上了寵物殯葬這塊蛋糕。 目前已有超過一千多家經營范圍包含“寵物殯葬、寵物喪葬、動物無害化處理”業務的寵物殯葬相關企業,這一數字在一年前還是200家。 一年狂翻5倍意味著野蠻生長也意味著亂象叢生。 不過寵物殯葬作為寵物經濟的最后一個環節,爆發出極大的行業潛力還是很有可能的。 只是簡單舉了寵物寫真和紅白喜事這幾個例子,實際上寵物“它經濟”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基本可以完全復刻他們的主人所有的需求。 不得不承認,它經濟展現出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可觀,而成百上千萬的鏟屎官或許想不到,自己鏟出了一個萬億市場。 完 同步更新以下平臺 雪球 丨 搜狗號 丨 人民號 丨 新浪看點 學習強國 丨 同花順財經 丨 鳳凰號 丨 艾瑞網 藍鯨財經 丨 中金在線 丨 云掌財經 丨 企鵝號 界面新聞 丨 澎湃 丨 品途網 丨 科技先生 富途牛牛 丨 老虎證券 丨 Twitter 丨 大風號 潮起網 丨二牛網 丨 大魚號 丨 易車網 丨 鈦媒體 百家號 丨 今日頭條 丨 搜狐號 丨 網易號 價值中國 丨 CnBeta 丨 騰訊博客 丨 虎嗅網 新浪微博 丨 脈脈 丨 封面新聞 丨 天極網 螞蟻財富丨 一點資訊 丨 嗶哩嗶哩 丨 知乎 通信人家園 丨天涯論壇 丨 新浪博客 丨 財富號 溫馨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