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新疆和田玉產地成立公私合營的玉石收購站,60年代后改為國營,并開始使用炸藥開采,年產量30到40噸,但質量較差,可利用率還不到一半。根據中 央人民廣播電臺《祖國各地》節目組的資料,1981年和田玉的產量為74噸,比1980年增長了1.28倍。自90年代后,平均每年開采120至150噸。 在統購統銷的時代,和田玉的等級與重量緊密相關。比如,和田玉籽料特極 品,塊重應在6公斤以上,一等品在3公斤以上,二級品在1公斤以上;和田玉山料特級品在10公斤以上,一級品在5公斤以上。 1999年,國家地礦部和中國寶玉石協會聯合啟動國石評選,用了近四年選出結果,和田玉被中國寶玉石協會命名為“中國國石”。
如今的和田玉市場上極難見到在10厘米以上的,鴿蛋大小的此類籽料倒是可尋。帶皮栗子黃:貴 族皇權才能擁有! 從地質科學觀點看,和田玉有明確的科學含義。它是指分布于中國昆侖山,由鎂質大理巖與中酸性巖漿接觸交替而形成的玉礦,有白玉、黃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種,尤以白玉為代表。它的成因、品種在世界軟玉中居獨特地位,具有典型意義。世界軟玉品種單一,且多為碧玉,而和田玉品種多,有世界罕見的白玉,玉質居世界軟玉之冠。世界礦床為蛇蚊巖型,與超基性巖有關,而和田玉礦床為非蛇蚊巖型,其成因不是區域變質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觸變質形成,這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獨特的。
不管是從歷史的角度看國新疆和田玉,還是從文化的角度看中國新疆和田玉,或是從現實的角度看中國新疆和田玉,和田玉不但是中國玉材中的精品,更是中國玉文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和田玉實際上是石英巖。它是火山巖漿巖。把它裝進動物器 官和經過流水長期搬運形成的皮,實際上是石英巖內含微量的氧化亞鐵,和空氣中的氧相結合,其表面或局部形成三氧化二鐵的褐黃 色鐵銹。
青海料,又稱青海玉或昆侖玉,是市場上常見的廣義和田玉種類之一,產地在昆侖山脈東緣入青海省部分,與新疆和田玉同處于一個成礦帶上,昆侖山東面出昆侖玉,北面出和田玉,兩者直線距離約三百公 里。老坑的青海料質地細膩,可與新疆和田玉山料一決高下,但是新坑的質地就差很多了,容易走色泛黃,這幾年行情不太好。 顏色不僅是評價和田玉質量優劣的重要標準,而且也是劃分和田玉種類的主要依據。和田玉的顏色是各種玉石中的佼佼者,以它特有的玉色,倍受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