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能夠被載入史冊的一年!正因為不平凡才會被我們銘記于心。 新冠疫情是中國人集體的痛,每個人從疫情中走來,直接或者間接的承受了不同程度的痛苦。一路風風雨雨,幾多不易。電影《中國醫生》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的真實事件改編,全景式記錄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疫斗爭。看完這部影片首映,感觸良多,無論是劇情、演技還是人物細節的刻畫可以說都可圈可點。 細節真實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時,武漢這個城市是全民關注的焦點,而武漢金銀潭醫院是焦點的中心地帶,是抗疫之戰最先打響的地方。張涵予飾演的張競予院長,原型就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他帶領全院干部職工,與援鄂醫務人員一道奮戰在疫情“風暴眼”。袁泉飾演的重癥醫學科主任文婷,原型是武漢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癥醫學科主任張繼先。 在影片中,張涵宇操著湖北口音的普通話,脾氣暴躁,做事果斷強硬,說一不二的斬釘截鐵。戰斗初期,他在會議上拍案而起:我最看不上那些人,遇到點挫折就喪失斗志,灰頭土臉的樣子。這個細節非常真實還原了張定宇院長正直而果斷的形象。 這部影片有大量的搶救患者的鏡頭,有作為指揮者張院長做出抉擇時候的艱難和痛苦,有醫護人員從患者利益出發做出不計個人得失平凡而又偉大的選擇,還反映了普通市民在疫情面前如何從最初的慌亂、茫然失措到互幫互助,共渡難關。此外,還展現了全國各地援鄂醫療隊毅然支援武漢的感人事跡,每個細節處理的都非常到位。作為一部現實題材作品,沒有特別刻意煽情的地方,而是人們的掙扎、努力、堅強帶來了感動。也讓觀眾看到,疫情期間奮戰在一線的醫生是如何扛過那段時間的,并體現出來的醫者擔當。 情感動人 張定宇院長隱瞞自己漸凍癥的病情,顧不上身患新冠肺炎的妻子,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病人。 影片中廣大醫務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與時間拼速度,和死神搶生命。他們在不見硝煙的激戰中殊死搏斗,這一幕幕當初真實發生的場景,讓觀眾內心受到深深的觸動,也深深體會了醫護的不易。 很多觀看過的《中國醫生》這部電影的人都說:在看電影時,你可以忍住不喝水,但你絕不會忍住掉眼淚。或許許多年以后,我們再看起這部影片時依然會熱淚盈眶,影片對疫情當時情況的高度還原,引起了眾多人的共鳴和共情。 專業度高 《中國醫生》劇組以超高的還原度、精益求精的制作,打造出這部全景式記錄抗疫斗爭的現實題材影片。片中拍攝用的全部醫院設備嚴格按照真實醫院建造標準1:1打造,拍攝的每一場戲都有親歷抗疫一線的專業人員親臨指導。演員為了演好角色,不斷練習穿防護服等技術操作、學習醫學知識,還經常向親歷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請教心理體驗。張涵予在開拍前特意跟著張定宇院長實習了三天,開會查房,觀察張院長的言行舉止。袁泉則戴著口罩每天滿臉勒痕,有一場戲連續穿了8小時的防護服。所有演員都是不帶妝出鏡。導演和主演都特別棒,情緒和專業很到位。 張定宇院長評價《中國醫生》:舍生忘死,生命至上,這個電影很好詮釋了中國醫生對職業的熱愛,對生命的尊重。 又是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廣大高考生面臨著專業的選擇。學醫很苦,醫生很累,但醫學事業真的是一個偉大的事業。作為醫生的我們仍時時牢記著希波克拉底誓言,作為新生代的年輕人,該如何做一個堅定的愛國者?立志學醫的年輕人看過影片之后一定會有深深的觸動,并甘愿為醫學事業奮斗終生。 因為真實,所以感人,因為感人,所以深刻。 胡洋,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上海醫學會肺功能學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成員。擅長間質性肺病、結節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預防與診治。 溫馨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