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Afghanistan)是一個位于亞洲中南部的內陸國家,其戰略位置特殊,不僅是中東的“心臟”,更是中亞地區的命脈所在。 阿富汗坐落在亞洲的心臟地區。阿富汗是擁有多樣文化的國家,因地理上位于東方與西方的交界點,古時候這里曾是很重要的貿易點和游牧民族的遷居點。 阿富汗位置所在 阿富汗擁有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連接著亞歐大陸的各個主要國家,阿富汗與大部分毗鄰的國家有著宗教上、語言上、地理上相當程度的關聯。 曾有一說“誰能拿下阿富汗,就能把控中東”,因此這個國家雖然資源貧瘠,但仍舊連年戰亂,不過阿富汗過往曾抵御大英帝國、蘇聯、美國等世界三大強國入侵,被稱為“埋葬帝國的墳場”。 ▲阿富汗雖然資源貧瘠,但因為戰略位置特殊,因此不少國家都曾覬覦。(圖/翻攝自Pixabay) 3次抗英戰爭大英帝國是19世紀最強大的帝國,1839年英國集結3萬英、印雇傭軍,借口起兵入侵阿富汗,開啟了第一次英阿戰爭,雖然初期英軍很快就打到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但后期卻連連敗退,1842年英軍撤退時隊伍總人數為16,000人,最終卻只剩1名軍醫存活,第一次英阿戰爭歷時3年8個月,耗費1億5,000萬英鎊,最后以英國慘敗告終。 不死心的英國于1878年再次集結3萬5,000人,兵分三路第2次入侵阿富汗,引發第二次英阿戰爭,但到了1887年,阿富汗軍隊與英軍在梅王德展開激戰,結果英軍被打得落花流水,這一戰殺出威風,挫敗了英國吞并阿富汗的陰謀,最終英軍全部撤離阿富汗,只保留了對阿富汗外交的控制。 1919年英國向阿富汗駐開伯爾山口的邊防軍發動進攻,爆發第3次英阿戰爭,戰爭打了1個多月后,因印度發生革命運動,英國被迫與阿富汗簽訂了停戰協定,并承認了阿富汗的獨立自由,當時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3次入侵阿富汗均以失敗告終。 ▲阿富汗人相當剽悍,曾抵御大英帝國、蘇聯、美國等世界三大強國入侵。(圖/翻攝自Pixabay) 反抗蘇聯入侵蘇聯一直想要掌控阿富汗,打通南下印度洋的信道,1979年蘇聯集結10幾萬兵力和100多架戰機入侵阿富汗,使得數以百萬計的阿富汗人淪為難民,紛紛流落到鄰邊的巴基斯坦和伊朗。 由于蘇聯對抵抗人士進行殘酷迫害,激起了阿富汗人民的反抗決心,阿富汗人集結成3股武裝力量向蘇軍發動全面游擊戰爭,使得蘇軍疲于應付,1989年蘇聯開始從阿富汗分批撤軍,蘇阿戰爭歷時10年,最終以蘇聯失敗撤軍收場。 美國阿富汗戰爭美國自2001年小布什發動阿富汗戰爭,到2014年奧巴馬結束阿富汗戰爭共歷時13年,不但陣亡2,000多名美軍,龐大開支更成了美國財政黑洞,雖然美國成功擊斃賓拉登,但耗費了相當高的成本,至今依舊無法根除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更別說還竄出新的伊斯蘭國,因此這場阿富汗戰爭美國究竟是勝是敗,其實仍未有定論。 參考資料:【1】 金重遠.出兵阿富汗一錯誤決定作出的前前后后 【2】 郭春生.蘇聯出兵阿富汗:原因和后果 【3】 〔蘇〕奧利尼克.蘇聯出兵阿富汗的決定是如何做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