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后,宋江前同事、步兵都頭雷橫把網紅歌手白秀英打死了。據目擊者口述:雷都頭一進場就在青龍頭上第一位坐了。白秀英唱了熱門詞曲話本“豫章城雙漸趕蘇卿”,說名妓蘇小卿被賣給茶商馮魁后,深愛她的書生雙浙騎馬、乘船進行追趕,順便參加科舉當了官,終于和她有權人終成家屬……(跑題了!)表演結束后,白秀英拿著盤子收錢,居然先到雷橫面前。雷橫是什么人?別說看演出,就是看小昭文章都不給打賞的!雷橫身上肯定是沒“帶”錢的。白秀英居然不接受這結果!更可氣是她爹白玉喬竟出言諷刺,將口角升級為罵戰。有認得的出來勸:“使不得!這個是本縣雷都頭。”白玉喬道:“只怕是驢筋頭。”“雷都頭、驢筋頭”,押韻是罵人必殺技。雷橫哪里忍耐得住,從座椅上直跳下戲臺來,揪住白玉喬,一拳一腳便打得唇綻齒落。——白玉喬不過是挨了頓打,少了幾顆牙齒,雷橫失去的,是看表演的好心情和都頭的威嚴啊!在水滸群眾認知里,賣唱女收不到錢或挨了打,是不配、不該走法律程序維權。白秀英居然去縣衙訴苦:“雷橫毆打父親,攪散勾欄,意在欺騙奴家。”于是把白秀英跟閻婆惜、劉高妻,甚至高衙內歸為一類人,一個淫婦、妓女,攀上大佬就作威作福、欺壓良善。所謂“枕邊靈”特權,就是知縣“教白玉喬寫了狀子,驗了傷痕,指定證見”?所謂“和知縣來往得好”,就是雷橫親友“去知縣處打關節”時,知縣不買賬;“那婆娘守定在衙內,撒嬌撒癡”,就只是把雷橫押在勾欄門口示眾?鄆城縣作為道德模范城市,特別是在出了晁蓋宋江兩任梁山大佬后,和罪犯共情就有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每有熱門社會事件,就會引發一串拷問人性捶胸跺腳的吶喊,“屎崩的時候,沒有一個屁是無辜!”雷橫,一個關愛下屬的好都頭,巡邏途中帶著士兵繞路去晁蓋家吃早餐;一個人性化執法的好警察,只要家屬給銀子就放了嫌疑犯;一個講義氣的好兄弟,出差途中還抽空上梁山玩幾天收保護費...他怎么會殺人呢?據熱門小說《水滸傳》描述:事發前,白秀英正辱罵毆打雷橫母親,“只一掌,把那婆婆打個踉蹌,那婆婆待掙扎,白秀英再趕入去,老大耳光子只顧打” ...“這雷橫是個大孝的人,見了母親吃打,一時怒從心發,扯起枷來,望著白秀英腦蓋上打將下來。”小說出版商袁無涯這樣評論:雷橫枷打秀英,真是不忍辱其親者,此為大孝,何愧圣賢……就連鄆城當紅偶像——“關二爺模仿秀”冠軍朱仝都被感動!(亞軍關勝,季軍陸樹銘,關羽本人得了第四)要知道在以往工作中,擠兌雷橫是朱仝以往唯一的目標啊。多年后,白秀英這種撐不過一集(回)就領盒飯的反面角色,大多被淡忘了。許多反面人物在今天都混挺好,有了Simon這樣的英文名字,或隔壁老王這樣的網絡熱門稱謂。而雷橫卻因為“辱母殺人案”“為母復仇案”而重新走紅。母親受辱挨打,雷橫殺人是孝子盡孝;父親受辱挨打,白秀英去衙門告狀是二奶撒潑——這該是女權主義者輸得最徹底的一次吧。《水滸傳》故事發生的宋代,為父母復仇殺人通常都會被特赦,“太祖、太宗以來,子有復父仇而殺人者,壯而釋之”(《《宋史》列傳215 孝義》);《水滸傳》成書的元末時代,《二十四孝圖》被正式編撰并成為蒙學(啟蒙課本);小說流傳的明代,孝子可以直接做官“十二月丙午,詔有司舉孝廉”、“崇禎九年,吏部復議舉孝廉”……那時的道德“三綱五常”、“三綱六紀”、“五倫”都是一種制度安排,也是一種政治性要求。而這些道德具體都是指熟人關系,君臣(上下級) 、父子、夫婦、兄弟、族人、朋友等,其中“孝”是最重要道德基礎,是建立在家庭血緣關系之上的。所以梁山好漢必須“不打不相識”結拜為兄弟,否則就不必用那些道德原則。當他離開家人、朋友,進入一個陌生人的社會,所處環境已不在傳統道德適用范圍內,他就不必把道德規范推廣到陌生人身上。So好漢們做任何事都問心無愧,包括殺人、搶劫、賣人肉包子、往酒里摻蒙汗藥、屠城滅門……只要殺的人不在“五倫”中,就沒有道德負擔。切換到家人朋友的環境,他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108好漢是天上的星宿轉世,他們背后的故事,只有天知道。更何況,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若說天上的事,又如何能信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