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 肺經之經渠、太淵穴,可治心率不整,久咳虛癥 接下來久是經渠穴,在高骨之下,是經穴,經渠屬性是金,手太陰肺經就是陰金,這個穴道剛剛好也是金,就是本穴。這穴道跟這經屬性相同的,就叫本穴。在本穴上可補也可瀉。而對于之前說的尺澤(子穴),必須要實癥才下(瀉),虛癥不下。如果補瀉沒判斷好,針下在尺澤,也是瀉,因為其穴屬性就是瀉的,而經渠穴補瀉都可以做。書上說“寸口動脈陷中,肺脈所行,禁灸”。脈上面是不灸的,灸的話會傷到血脈。 再接下來是太淵穴,《難經》說“脈會太淵”,寸口脈會太淵,太淵是俞穴。太淵屬土。陰陽五行來說是土生金。既然是土生金,土是媽媽,手太陰肺經的母穴就是太淵,手太陰肺經的子穴就是尺澤,本穴就是經渠。 注:每個經絡都有子穴母穴,陰經就是木(井)火(榮)土(俞)金(經)水(合),陽經就是金(井)水(榮)木(俞)火(經)土(合)。 太淵脈病治此,就是說這脈跳跳停停,西醫(yī)叫心律不整 ,可以在太淵治療。當摸到脈后,先用指甲切一下,把脈切開,針再下進去。這穴道剛好在筋和血動脈的中間,不要扎到筋上,扎到筋會很痛。一開始倪師就說過,任何穴道不會在筋上,穴道都在兩個中間,一定在縫隙里。筋和血脈中間的地方,太淵定準位置,如果不用指甲去切的話,一扎下去就是脈,然后扎到脈就會腫一塊起來。 太淵是手太陰肺經的母穴,既然是母穴,所以肺虛、肺臟的虛癥就在這太淵治,久咳 為虛,咳了好幾個月,就為虛癥,在太淵下針。 倪師在介紹肺經的各個穴道,是按照“中府、云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一路從身上往四肢方向走,因為介紹穴道是按肺經的氣血流注的方向來說的,所以太淵要補的話是對著大拇指方向為補;因為氣是這樣下來的,而對著身體方向是瀉。如果沒有對到方向,平補平瀉也可以,因為穴性是母穴,只要針扎到就是補。整條手太陰肺經里面很多到處都有咳嗽的治癥,只要是久咳就是虛癥,久咳為虛,都在太淵下針。 待續(xù):己亥.倪海廈《人紀》-針灸篇7.[肺經之魚際、少商穴,魚際治乳癌,少商治扁桃體] 完稿于:己亥年 己巳月 丁未日 06 — 足太陽膀胱經之大杼穴(骨會大杼),專治骨病 督脈第一椎上叫大椎,督脈第一椎下叫做陶道。 倪師一開始講任、督二脈,這兩穴道就很好找,大杼穴在陶道穴外開一寸半。從這陶道穴開始外開一寸半就是足太陽膀胱經,左右各開一寸半。大杼穴是骨之會,全身的骨頭會在大杼【骨會大杼】。《難經》、《靈樞》說骨病治此。骨頭有病,通通在大抒穴這里治。 臨床上看骨頭有病,比如有個病人腳突然扭到,沒有X光怎么知道里面骨頭是否裂掉,中醫(yī)有辦法:過來背后大杼穴一按,病人大叫一聲表示骨裂了;如果按大抒穴沒感覺,就說明骨頭沒有裂,中醫(yī)的檢查就結束了。倪師調侃當覺得人生乏味,那多照X光也可以。中醫(yī)的診斷速度就是那么快,如果壓了大抒穴大叫一聲,中醫(yī)就可以給他灸,也可以下針,讓其骨頭恢復得很快,這是骨病中醫(yī)就治此。 大抒穴是會穴,為了加強其治療效果,中醫(yī)有種法則叫會郄治療。倪師前面講解過程中就在暗示了,郄穴就是消炎,清熱,止痛。郄穴是麻醉穴,現(xiàn)在病人骨頭裂開了,傷到這地方,這地方剛剛好是在手陽明大腸經跟手太陰肺經上。如大杼有壓痛點,郄穴下針,手陽明大腸經郄穴溫溜,手太陰肺經郄穴孔最,下針后都可以止痛,同時骨頭也會恢復,倪師就是這樣選穴的。 若有人找過來說自己是五十肩,手抬不起來,這是病在經絡上面,就沒必要下大杼穴。若五十肩痛三個月的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間。經絡的痛一般用子穴、母穴是扎經絡比較多;內科病或骨傷是用會郄比較多。中醫(yī)本身有很多針灸治療法則,只是使用時機不一樣。 要區(qū)分外來的原因,內發(fā)的原因,用不同的法則。倪師就說中醫(yī)學就是很精密,全身的骨是腎臟在管,在《黃帝內經》倪師會講得更多更詳細。 現(xiàn)在先講骨頭的問題,中醫(yī)觀念是說人體全身骨骼都是有起點,也有終點;而西方醫(yī)學認為骨頭的新骨細胞會取代舊骨細胞,所以骨頭會不斷在長,人會不斷的長高。那要是問西醫(yī)骨頭從哪里開始,哪里是結束,西醫(yī)是不會回答的。中醫(yī)認為:人就是要有個起點,從環(huán)跳骨,髖關節(jié)的地方,這是骨頭的起點,到四肢的末梢,是骨頭的終點。 中醫(yī)認為人在生骨細胞的時候,新骨細胞在這(起點出發(fā)),從這個環(huán)跳骨地方到腳趾頭及手指頭間,骨細胞要走兩年時間。所以每一個人每兩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若有一天吃了鈣片,只要你吃了鈣片,倪師就知道了,因為中醫(yī)生理學強,中醫(yī)太精密了。有病人髖關節(jié)痛,問他有沒有出過車禍,回答說“我從來沒有過”。剛開始在骨有病的時候,骨病之初,倪師就知道了;然后再一問他吃Bl2、鈣片很多,如果這種西藥有用的話,40-50歲的時候骨頭就有這問題。 西醫(yī)說骨頭沒有問題,因為西醫(yī)是把腳放進去檢查有沒有骨質疏松,這就代表西醫(yī)不知道骨頭開始在環(huán)跳這邊。如果西醫(yī)是發(fā)明的一起是屁股坐下去檢查的,那倪師就認為他是懂的;但事實上西醫(yī)是不知道骨頭有起點和有結束點的。 就因為西醫(yī)不知道骨頭從哪開始,不知道骨頭從哪結束,所以今天西醫(yī)對骨頭爛掉的,就換個髖關節(jié)或人工關節(jié)。比如膝蓋不行了,就換個人工膝蓋。現(xiàn)在倪師講了知道了骨頭是有開始和結束的,然而換成人工的關節(jié)就不會更新。所以人體還是原裝的最好。 中醫(yī)治療骨頭的問題,可以做到當膝蓋關節(jié)斷掉了,大骨頭斷了,這脛骨和筋黏到,有粉碎性骨折等都能恢復回去。然而西醫(yī)把病人的骨頭清掉了,后來病人的骨頭在X光片下,看到骨頭變空了,中間少了兩寸,一看腿變短就做個鋼架,像飛碟一樣把其撐住,再把它拉起來,旁邊用螺絲硬拉在那邊。病人經九個月后,西醫(yī)給他吃大量的鈣片,一天1500毫克這是很大的劑量,吃了半天腳卻一點長進都沒有,病人反而不斷的腎結石。病人沒有辦法,就去找中醫(yī),找到倪師。骨會于大杼,腳脛骨這邊是足陽明胃經,胃經的郄穴梁丘,再開處方,三個星期后照X光,骨牙已經長出來,三個月,這兩個骨斷的全部長好。然后倪師不但幫他的骨頭長好,還幫其把腎結石清掉。 倪師同時要解決原來的病,還要解決西醫(yī)造成的問題還要消炎止痛。這就是因為西醫(yī)不了解骨頭有起點和終點。現(xiàn)在倪師講解了之后知道了,就會選擇穴道了。骨病都可在這里大抒穴治療;反之若在這大抒穴找到壓痛點,就代表骨有問題。壓痛點去掉了,就代表骨頭沒事了。所以穴道用得好就是可以幫助診斷,幫助確定病好了沒有。 剛開始有骨病的時候,病人都會有膝蓋痛,因為骨頭很大有痛時,會從膝蓋開始痛,因為兩個髖骨在這,膝蓋在這,所以你骨有問題時,膝蓋還不會開始痛,而是支撐這里的開始痛,絕大多在左膝。 這就是骨會大杼,平常灸灸身柱,又灸大杼,也可以長得高大,骨頭也很硬,肋骨也很硬,身體都會健康強壯。 待續(xù):丁卯.倪海廈《人紀》-針灸篇13.[足太陽膀胱經,會穴治療,平衡五臟] 完稿于:己亥年 庚午月 丙子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