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鑒(314)晉國的北伐敗因1、燕國窮兵繁役 趙國滅亡之后,其將張平、李歷、高昌皆遣使降燕,已而降晉,又降秦,各受爵位,想要中立以自固。燕主慕容俊派司徒慕容評征討張平于并州,司空陽騖征討高昌于東燕,樂安王慕容臧征討李歷于濮。陽騖攻高昌別將于黎陽,不拔。李歷逃奔滎陽,其眾皆投降。并州壁壘百余降于燕,慕容俊任命右仆射悅綰為并州刺史以安撫他們。 張平所署征西將軍諸葛驤等人率壁壘一百三十八個投降于燕,慕容俊皆恢復其官爵。張平帥眾三千奔平陽,再次請降于燕。 冬,十月,泰山太守諸葛攸進攻燕東郡,入武陽,燕主慕容俊遣大司馬慕容恪統陽騖及樂安王慕容臧的兵攻擊他。諸葛攸敗走,還泰山,慕容恪于是渡河,略地河南,分置守宰。 燕主慕容俊想經營秦、晉,十二月,令州郡校實見丁,戶留一丁,余下的全都征發為兵,想要使步卒滿一百五十萬,計劃來春大集洛陽。武邑劉貴上書,極陳"百姓凋弊,發兵非法,必致土崩之變。"慕容俊覺得說得有理,于是更改令三五發兵,寬其期日,以來冬集鄴城。 這時燕調發繁數,官司各遣使者,道路旁午,郡縣苦于這種征發。太尉、領中書監封弈請"自今非軍期嚴急,不得遣使,自余賦發皆責成州郡,其群司所遣彈督先在外的,一切攝還。"慕容俊聽從。 2、荀羨戲殺賈堅 燕泰山太守賈堅屯山茌,荀羨引兵攻擊他;賈堅所將才七百余人,荀羨兵十倍于賈堅。賈堅將出戰,諸將皆說:"軍眾少,不如固守。" 賈堅說:"固守亦不能免,不如出戰。"于是出戰,身先士卒,殺荀羨兵千余人,再次還入城。荀羨進攻他,賈堅嘆息說:“我自結發,志立功名,而每值窮厄,豈非命乎!與其屈辱而生,不若守節而死。" 于是對將士說:"如今危困,計無所設,卿等可去,我將一直戰斗到死。" 將士皆哭泣說:"府君不出,眾人也全都死了。"于是扶賈堅上馬。 賈堅說:"我如想要逃,必不相遣。如今當為卿曹決斗,若勢不能支,卿等可盡管逃去,勿再次回顧我!"于是開門直出。荀羨兵四集,賈堅立馬橋上,左右射他,皆應弦而倒。荀羨兵眾多,從塹下斫橋,賈堅人馬俱陷,被生擒,于是攻拔山茌。 荀羨對賈堅說:"君父、祖世為晉臣,奈何背本不降?" 賈堅說:"晉自棄中華,非我所叛。民既無主,強則托命。既已事奉了人,安可改節!我束脩自立,涉趙歷燕,未嘗易志,君何匆匆相謂投降!"荀羨再次責備他,賈堅怒道:"豎子,兒女御乃公!"荀羨怒,執置雨中,數日,賈堅憤惋而卒。 (荀家的子弟在魏晉南北朝表現的不怎么樣,荀羨這樣折磨賈堅,有傷北方士人心。而且這種內戰勞命傷財,不以義取以力戰,沒有戰略意義。) 燕青州刺史慕容塵遣司馬悅明救泰山,荀羨兵大敗,燕復取山茌。燕主慕容俊任命賈堅兒子賈活為任城太守。 荀羨疾篤,征還,任命郗曇為北中郎將、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諸軍事、徐、兗二州刺史,鎮下邳。 3、慕容垂被猜忌 燕國吳王慕容垂娶段末柸女,生子慕容令、慕容寶。段氏才高性烈,自認為是貴族姓,不尊重事奉可足渾皇后,可足渾氏心里不高興。燕主慕容俊一向不快于慕容垂,中常侍涅皓借機希旨告段氏及吳國典書令遼東人高弼為巫蠱,想以借此污告慕容垂。 慕容俊收段氏及高弼下大長秋、廷尉考驗,段氏及高弼志氣確然,終無撓辭。掠治日急,慕容垂心里憐惜他們,私下使人對段氏說:"人生會當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 段氏嘆息說:"我豈愛死啊!若自誣以惡逆,上辱祖宗,下累于王,固不為吧!"辯答益明,所以慕容垂得免禍,而段氏竟死于獄中。出慕容垂為平州刺史,鎮遼東。慕容垂以段氏妹妹為繼室;足渾氏罷黜她,以其妹長安君嫁慕容垂;慕容垂不悅,由是越加相互厭惡。 匈奴劉閼頭部落多數叛逃,懼而東走,乘冰渡河,半渡而冰解,后眾人盡歸劉悉勿祈,劉閼頭逃奔代。劉悉勿祈是劉務桓的兒子。 升平三年己未,公元359年 春,二月,燕主慕容俊立兒子慕容泓為濟北王,慕容沖為中山王。 燕人殺段勤,段勤弟弟段思來晉投奔。 燕主俊宴群臣于蒲池,語及故太子慕容晉,潸然流涕說:"才子難得。自景先死后,我鬢發中白。卿等認為景先何如?" 司徒左長史李績對答說:"獻懷太子之在東宮,臣為中庶子,太子志業,敢不知道!太子大德有八:至孝,一也;聰敏,二也;沈毅,三也;疾諛喜直,四也;好學,五也;多藝,六也:謙恭,七也;好施,八也。" 慕容俊說:"卿譽之雖過,然此兒在,我死無憂。景茂何如?" 這時太子慕容暐侍側,李績說:"皇太子天資岐嶷,雖八德已聞,然二闕未補,好游畋而樂絲竹,這是他要優先去掉的事。" 慕容俊回頭對慕容暐說:"伯陽之言,藥石之惠,你應該誡之!"慕容暐內心甚是不平。 慕容俊夢見趙主石虎嚙其臂,于是發石虎墓,求尸不獲,購以百金;鄴城女子李菟知而上告,得石虎尸于東明觀下,僵而不腐。慕容俊踩踏而罵他說:"死胡,何敢嚇唬活著的天子!"數其殘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尸倚橋柱不流。一直到秦滅燕,王猛為石虎誅李菟,收而葬之。 秦平羌護軍高離據略陽叛,永安人威公侯討之,未克而卒。夏,四月,驍騎將軍鄧羌、秦州刺史啖鐵討平高離。 匈奴劉悉勿祈卒,弟衛辰殺其子而代之。 五月,秦王苻堅臨河東;六月,大赦,改元甘露。 4、涼州內亂 涼州牧張瓘,猜忌苛虐,專以愛憎為賞罰。郎中殷郇勸諫他。 張瓘說:"虎生三日,自能食肉,不須人教。"由是人情不再附他。 輔國將軍宋混,生性忠鯁,張瓘忌憚他,想要殺宋混及其弟宋澄,借機廢涼王張玄靚而代之,征兵數萬,集姑臧。 宋混知其謀,與宋澄率壯士楊和等四十余騎奄入南城,宣告諸營說:"張瓘謀逆,被太后下令誅殺。"俄而眾至二千。張瓘經眾出戰,宋混擊破他。張瓘麾下玄臚刺宋混,不能穿甲,宋混擒住他,張瓘軍眾全都投降。張瓘與弟張琚皆自殺,宋混夷其宗族。張玄靚任命宋混為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酒泉郡侯,代張瓘輔政。 寧混于是請張玄靚去涼王之號,復稱涼州牧。宋混對玄臚說:"卿刺我,幸而不傷,如今我輔政,卿有沒懼怕?" 玄臚說:"玄臚受張瓘恩,唯恨刺節下不深,竊無所懼!"宋混認為他有義氣,任命為心膂。 高昌不能拒燕,秋,七月,自白馬奔滎陽。 5、秦國加強內部治理 秦王苻堅自河東還,任命驍騎將軍鄧羌為御史中丞。 八月,任命咸陽內史王猛為侍中、中書令,領京兆尹。特進、光祿大夫強德,太后的弟弟,酗酒,豪橫,掠人財貨、子女,為百姓患。王猛下車收捕強德,奏未及報,已陳尸于市,苻堅馳使赦救,沒有趕上。 王猛與鄧羌志同道合,疾惡糾案,無所顧忌,數旬之間,權豪、貴戚,殺戮、刑免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氣,路不拾遺。苻堅嘆息說:"我開始知道天下是有法制的!" 6、蠢才謝萬掌軍 泰山太守諸慕攸將水陸二萬擊燕,入自石門,屯于河渚。燕上庸王慕容評、長樂太守傅顏率步騎兵五萬與諸葛攸戰于東阿,諸葛攸軍隊大敗。 冬,十月,下詔謝萬駐軍下蔡,郗曇駐軍高平以擊燕。謝萬矜豪傲物,但以嘯詠自高,未曾撫眾。其兄謝安深為憂患,對謝萬說:"你為元帥,宜親自接對諸將以悅其心,豈有傲誕如此而能成事的!"謝萬于是召集諸將,一無所言,直以如意指四坐說:"諸將皆勁卒"。諸將越是恨他。 謝安擔心謝萬不免,于是自隊帥以下,無不親自造訪,厚相親托。既而謝萬率大眾入渦、潁以援洛陽,郗曇以病退屯彭城。謝萬認為燕兵大盛,故郗曇退,即引兵還,眾遂驚潰。謝萬狼狽單獨逃歸,軍士想要借其敗而圖謀他,因為謝安緣故而止。既至,下詔廢謝萬為庶人,降郗曇號建武將軍。于是許昌、潁川、譙、沛諸城相次皆沒于燕。 秦王苻堅任命王猛為吏部尚書,馬上又遷升太子詹事。十一月,為左仆射,余官如故。 十二月,封武陵王司馬晞的兒子司馬縫為梁王。 大旱。 7、燕主安排后事 辛酉,燕主慕容俊寢疾,對大司馬太原王慕容恪說:"我病必不濟。如今二方未平,景茂沖幼,國家多難,我想要效宋宣公,以社稷屬你,何如?" 慕容恪說:"太子雖幼,勝殘致治之主啊。臣實何人,敢干正統!" 慕容俊怒道:"兄弟之間,豈虛飾邪!" 慕容恪說:"陛下若以臣能荷天下之任的話,豈不能輔少主乎!" 慕容俊大喜說:"你能為周公,我復何憂!李績清方忠亮,你善遇之。"召吳王慕容垂還鄴城。 秦王苻堅任命王猛為輔國將軍、司隸校尉、居中宿衛、仆射、詹事、侍中、中書令,領選如故。王猛上疏辭讓,借機推薦散騎常侍陽平公苻融、光祿、散騎西河人任群、處士京兆人朱彤自代。苻堅不同意,而任命苻融為侍中、中書監、左仆射,任群為光祿大夫,領太子家令;朱彤為尚書侍郎、領太子庶子。 王猛這時年三十六,一年中五遷,權傾內外;人有毀他的,苻堅則治罪,于是群臣莫敢再說。 任命左仆射李威領護軍,右仆射梁平老為使持節、都督北垂諸軍事、鎮北大將軍,戍朔方之西;丞相司馬賈雍為云中護軍,戍云中之南。 燕所征郡國兵悉集鄴城。 升平四年庚申,公元360年 春,正月,癸巳,燕主慕容俊大閱兵于鄴城,打算使大司馬慕容恪、司空陽騖將之入寇;正碰上疾篤,于是召慕容恪、陽騖及司徒慕容評、領軍將軍慕輿根等人受遺詔輔政。甲午,卒。戊子,太子慕容暐即皇位,年十一。大赦,改元建熙。 秦王苻堅分司、隸置雍州,任命河南公苻雙為都督雍、河、涼三州諸軍事、征西大將軍、雍州刺史,改封趙公,鎮安定。封弟弟苻忠為河南公。 仇池公楊俊卒,兒子楊世立。 8、燕國的動蕩 二月,燕人尊可足渾后為皇太后。任命太原王慕容恪為太宰,專錄朝政;上庸王慕容評為太傅,陽騖為太保,慕輿根為太師,參輔朝政。慕輿根生性木強,自恃先朝勛舊,心里不服慕容恪,舉動倨傲。這時太后可足渾氏頗預外事,慕輿根想要為亂,于是進言于慕容恪說:"如今主上幼沖,母后干政,殿下宜防意外之變,思有以自全。且定天下的人,殿下之功。兄亡弟及,古今成法,俟畢山陵,宜廢主上為王,殿下自踐尊位,以為大燕無窮之福。" 慕容恪說:"公醉邪?怎么說這些悖逆的話!我與公受先帝遺詔,云何而遽有此議?"慕輿根愧謝而退。 慕容恪以這件事告訴吳王慕容垂,慕容垂勸慕容恪誅殺。 慕容恪說:"如今新遭大喪,二鄰觀釁,而宰輔自相誅夷,恐乖遠近之望,且可忍一忍。" 秘書臨皇甫真進言于慕容恪說:"慕輿根本庸豎,過蒙先帝厚恩,引參顧命。而小人無識,自國哀已來,驕很日甚,將成禍亂。明公今日居周公之地,當為社稷深謀,早為之所。"慕容恪不聽。 慕輿根又進言于可足渾氏及燕主慕容暐說:"太宰、太傅將謀不軌,臣請率禁兵以誅殺他們。" 可足渾氏將聽從他,慕容暐說:"二公,國之親賢,先帝選之,托以孤嫠,必不肯爾。安知非太師想要為亂!"于是停止。 慕輿根又思戀東土,進言于可足渾氏及慕容暐說:"如今天下蕭條,外寇非一,國大憂深,不如還東。"慕容恪聽聞后,乃與太傅慕容評相謀,密奏慕輿根罪狀,使右衛將軍傅顏就內省誅慕輿根,并其妻子、黨與。大赦。這時新遭大喪,誅夷狼籍,內外恟懼,太宰慕容恪舉止如常,人不見其有憂色,每出入,一人步行跟從。有人勸說以宜自戒備,慕容恪說:"人情方懼,當安重以鎮之,奈何復自驚擾,眾將何仰!"由是人心稍定。 慕容恪雖綜大任,而朝廷之禮,兢兢嚴謹,每事必與司徒慕容評商議,未嘗專決。虛心待士,咨詢善道,量才授任,人不逾位。官屬、朝臣或有過失,不顯其狀,隨宜他敘,不令失倫,唯以此為貶。時人以為大愧,莫敢犯錯。或有小過,自相責備說:"你還想要希望宰公遷官邪!" 朝廷初聞燕主慕容俊卒,皆以為中原可圖。桓溫說:"慕容恪尚在,憂方大耳。" 三月,己卯,葬燕主慕容俊于龍陵,謚稱景昭皇帝,廟號烈祖。所征郡國兵,以燕朝多難,互相驚動,往往擅自散歸,自鄴城以南,道路斷塞。太宰慕容恪任命吳王慕容垂為使持節、征南將軍、都督河南諸軍事、兗州牧、荊州刺史,鎮梁國之蠡臺,孫希為并州刺史,傅顏為護軍將軍,率騎兵二萬,觀兵河南,臨淮而還,境內乃安。孫希是孫泳的弟弟。 9、謝安四十出仕 匈奴劉衛辰遣使降秦,請耕田內陸,春來秋返;秦王苻堅同意。夏,四月,云中護軍賈雍遣司馬徐赟率騎兵襲擊匈奴人,大獲而還。苻堅大怒說:"朕方以恩信懷戎狄,而你貪小利以敗之,何也!"黜賈雍以白衣領職,遣使還其所獲,慰撫他們。劉衛辰于是居入塞內,貢獻相尋。 夏,六月,代王拓跋代翼犍妃子慕容氏卒。秋,七月,劉衛辰如代會葬,借機求婚,拓跋什翼犍以自己女兒嫁給他。 八月,辛丑朔,有日食,既。 謝安少有重名,前后征辟,皆不就,寓居會稽,以山水、文籍自娛。雖為布衣,時人皆以公輔期待他,士大夫至相互說道:"謝安石不出,當如蒼生何!" 謝安海游東山,常以妓女自隨。司徒司馬昱聽聞后,說:"謝安石既與人同樂,必不得不與人同憂,召之必至。"謝安妻是劉惔的妹妹,見家門貴盛而安獨靜退,對謝安說:"丈夫不如此啊?" 謝安掩鼻說:"恐不免了。"等弟弟謝萬廢黜,謝安始有仕進之志,時已年四十余。征西大將軍桓溫請為司馬,謝安于是赴召,恒溫大喜,深禮重用。 冬,十月,烏桓獨孤部、鮮卑沒弈干各率眾數萬降秦,秦王苻堅處之塞南。陽平公苻融勸諫說:"戎狄人面獸心,不知仁義。其稽顙內附,實貪地利,非懷德;不敢犯邊;實憚兵威,非感恩。如今處之塞內,與民雜居,彼窺郡縣虛實,必為邊患,不如徙之塞外以防未然。"苻堅聽從。 十一月,封桓溫為南郡公,恒溫弟恒沖為豐城縣公,兒子恒濟為臨賀縣公。 燕太宰慕容恪想要任命李績為右仆射,燕主慕容暐不同意。慕容恪屢以為請,慕容暐說:"萬機之事,皆委之叔父,伯陽一人,慕容暐請獨裁。"出為章武太守,以憂卒。 解讀:政權交替是國家最憂患的時期,如有重臣提綱,則能平穩過渡,如處之不當,則內亂相繼。 東晉有一套文官體系,然而到這個階段也只是維持喘息,恒溫有北伐兩勝,卻回軍以逼朝廷。荀羨力弱而出山東,想要與恒溫相持,卻屢敗于燕,燕軍此時經三代,朝政比較穩定。這個階段,朝廷派了謝萬這個蠢貨,北伐就兒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