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除了姓、名、字意外,往往還有其他很多稱呼。有文人自己為自己起的號,如李白的青蓮居士、蘇軾的東坡居士;也有按家族排行的稱呼,如白居易被稱為白二十二、柳宗元被稱為柳八;還有因詩文成就而被他人起的敬稱,比如李白的“詩仙”、“謫仙人”、杜甫的“詩圣”等等。 而最有趣的莫過于詩人詞人之間互相戲謔為對方起的綽號。比如宋祈因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而被戲稱為“紅杏尚書”;蔣捷因一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被稱為“櫻桃進士”;還有張先因詞中多用“影”字就被戲稱為“張三影”。 這些有趣的外號雖是戲謔之稱,但恰恰體現出一個詩人的最為人所稱道的佳作。晚唐詩人杜牧也曾因一首得意之作,為自己博得了一個外號,只不過這個外號頗有些女性化——杜紫薇! 且先來欣賞這首為杜牧博得“杜紫薇”之稱的《紫薇花》: 唐·杜牧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紫薇花是夏季最艷麗的觀賞花之一,據說紫薇花是天上的紫微星下凡所化成的,能給人間帶來平安和美麗。所以,在百花凋殘的夏季,除了荷花外,就數紫薇花深受詩人騷客的青睞了。 而且,紫薇花還與朝廷中一個官職有關。唐代中書省有中書舍人一職,因中書省舊名紫微省,因而中書舍人也被稱為“紫微郎”,白居易就曾有詩曰:“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晚唐詩人杜牧,恰好就曾任中書舍人,更巧的是他在中書舍人任上寫下了這首唐代最優秀的詠紫薇花詩,因而杜牧這個“紫微郎”就被同僚和詩壇好友戲稱為“杜紫薇”! 杜牧的這首《紫薇花》首句“曉迎秋露一枝新”先點出紫薇開花的季節時令,夏末秋初的早晨,紫薇花迎著晨露開出一朵鮮艷的花朵。第二句“不占園中最上春”則言紫薇花不在春光中與百花爭艷,而是夏季開花一直開到秋末,暗喻紫薇花品格謙遜。 第三句“桃李無言又何在”是用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的典故,將紫薇花與桃李相比較,以桃李來反襯紫薇花的美和開花時間之長。昔日桃李早已落紅成泥,如今何在,唯有紫薇花依舊“向風偏笑艷陽人”,笑對那些爭相在艷陽春光下開放的百花! 整首詩一字不提紫薇,卻句句都表現出紫薇花的美,尤其是對紫薇花不在春日開放、不與百花爭奇斗艷的謙遜品格極力贊美,寄情于物,何嘗不是詩人贊美那些具備謙遜美德的人呢! 此詩一反尋常詠花詩的刻意描繪,而是從紫薇與春花的對比中反映出紫薇花的淡雅高潔的風骨和一枝獨秀的品格,可謂是唐代詠紫薇花詩中少有的佳作。 此詩傳開之后,時人紛紛抄誦,一時間成為詩壇名作,而杜牧也因此得了個“紫薇舍人”和“杜紫薇”的外號。相比以往被稱為“紫微郎”似乎多了分女性化的嫵媚,成為詩壇趣事! |
|
來自: 楊孟金1uiih3vb > 《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