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在確診“雙相情感障礙”并系統治療后,病情才慢慢穩定,逐步恢復生活規律和情緒控制能力,三年前走入大學校園并正常學習至今。這幾年接觸眾多同類病患的家屬,我了解到按照“雙相情感障礙”治療的青少年患者,療愈速度明顯快于其它治療方案。 談談我對青少年情緒障礙和雙相情感障礙的認識。 越來越廣受重視的“雙相情感障礙”疾病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的“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用于紀念印象派繪畫大師梵高的誕辰。他熱烈而飽滿的情感造就了他的杰作,也使他飽受感情的折磨。那種使人時而沖上云霄、時而跌入谷底的情感風暴,最終使他不堪重負,以極端的方式告別了這個世界。 他罹患的疾病,叫“雙相情感障礙”。 這種病的患者中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杰克倫敦、弗吉尼亞.伍爾芙、茨威格、海明威、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海子……他們都是光彩奪目的天才。 這種病的患者比一般人智商高,情感豐富,才華橫溢。因此,這種病又被稱為“天才病”。 雙相情感障礙的基本知識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個人先后或同時出現“躁狂”、“抑郁”等極端情緒狀態的病癥,又稱“躁狂抑郁癥”、“躁郁癥”。 一、雙相情感障礙的癥狀: 1、躁狂發作癥狀 (1)典型躁狂發作癥狀 躁狂發作的典型癥狀是情緒高漲、思維奔逸、活動增加、欲望多而強烈、行為沖動、對睡眠的需要少、精力充沛、興奮躁動不安等,并有燥熱不怕冷、面色紅潤、瞳孔增大、心率加快等生理現象。 躁狂發作時情緒沖動,不計后果,且在欲望沒有滿足時容易憤怒。 (2)輕躁狂發作癥狀 輕躁狂發作的癥狀和躁狂發作類似,但程度較輕,一般1~3天可以自愈,接觸沒有危險。 2、抑郁發作癥狀 抑郁發作的總體表現為情緒低落,包括為愁眉不展、心煩意亂、自我評價過低、自己責怪自己或有內疚感、乏力、懶散、思維緩慢、對刺激反應遲鈍等,對前途悲觀失望,反復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還表現為思維遲緩、聯想困難、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二、雙相情感障礙的類型 雙相情感障礙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雙相障礙Ⅰ型 躁狂和抑郁癥狀均嚴重的類型為雙相障礙Ⅰ型。 雙相障礙Ⅱ型 躁狂癥狀較輕,抑郁癥狀嚴重,二者交替出現稱為雙相障礙Ⅱ型。 環形心境障礙 躁狂和抑郁的癥狀均較輕,達不到躁狂癥和抑郁癥的診斷標準,二者交替出現稱為環形心境障礙。 其他類型 躁狂或抑郁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但其程度未達到以上三種的嚴重程度。 我的雙相情感障礙體驗 我是一個敏感、細膩、內心體驗豐富的人,一直覺得自己有著雙相情感障礙的影子。 經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有了一點點發現時,馬上大喜過望,形成立即執行、宣布的急切愿望。 等情緒高峰已過,大腦馬上降溫,一下子意興索然,甚至形成與剛才情緒沖動時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判斷。 由于自己的職業和崗位不允許自己有著這種極其沖動、前后兩極的情緒和行為表現,有了一定經驗的我學會在爆發情緒沖動的火苗時延遲行動,經過時間和冷卻或幾次類似情況的判斷后,我對那一瞬間爆發的火花想法才會有一個更加全面、清醒、客觀的認識。 當然,這樣主動降溫的冷卻過程可能丟掉那一瞬時的可貴發現,那稱為“靈感”的東西!后來的我又有了一點經驗,把那一瞬時的發現快速記錄下來,避免我事后再去尋找它而求之不得的懊惱和折騰。 很多和我一樣的人都有雙相情感障礙的潛在因子,只是后天的認知、經驗使我們有了壓抑瞬時沖動的欲望,避免“沖動是魔鬼”的代價。 學會了駕馭這種情緒強烈搖擺的習慣,它也就不會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被自己熟悉、掌控的情緒變換模式。 我在北京工作時,曾通過朋友間接了解到一位曾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畫家朋友駕馭情緒波動的經驗。 當她情緒躁狂、充滿激情時,她會有意放縱自己的沖動,用于自己的創作。 當她處于心境低落的低谷時,她會預先選擇自己安心的地方,靜靜地呆著,等緩過這一波低谷。 當然,限于生活所迫,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掌控情緒沖動的條件。 純粹的躁狂癥,大多是生理疾病,是影響欲望、造成沖動的多巴胺系統存在生理異常、功能失調導致的。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躁狂、抑郁狀態,是自身極其敏感的神經類型和不均衡的行為(尤其是用腦)模式導致的。主動調整自己的作息規律、行為習慣、認知,情緒搖擺的幅度就會降低。 如果奢侈到沒有壓力而放任這種情緒的搖擺,雙相情感障礙會自然療愈。因此,它是一種具有“自限性”(自我療愈)的疾病。 作為青年時代曾經迷戀朦朧詩的曾經“文青”,一直記得顧城的一句詩: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一代人》 借用這句話的句式: 我一度遭受雙相情緒的折騰, 卻也更好理解和觀察了雙相。 我潛在的雙相神經類型一度給了我一些困擾,但也給我更好地體驗、理解雙相情感障礙這種越來越頻繁的身心疾病。 青少年情緒障礙“是,又不僅僅是”雙相情感障礙 對于青少年情緒障礙,我的理解是: 1、由于青少年情緒障礙患者大多是聰明的孩子,尤其又處于身體發育加速、神經系統高度活躍的階段,他們自身神經類型高度敏感、活躍,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或者自身生理條件、心理暗示等,產生過于積極、消極的自身評價,向抑郁、躁狂發展; 2、哪怕他們早期出現的只是抑郁狀態,由于抑郁癥“自限性”的特點,身心恢復的他們就會敏感接收到積極的變化,并出現躁狂或輕躁狂沖動,如同報復性反彈; 3、在青少年情緒障礙的急性發作過程中,出現的遠比雙相情感障礙更多的病癥特征,包括焦慮、強迫、長期的緊張和不安,這些特點,我會在以后詳細闡述。 4、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認知的增加,青少年都能駕馭受情緒波動困擾的魔鬼。 |
|
來自: 長沙7喜 > 《精神健康與老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