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將《霍亂時期的愛情》里的主人公阿里薩稱為"濫情的癡情者"。
他51年的時間交了622個女友,經歷了世俗的愛情但是依舊忘不了他的初戀。這可能也是為什么男生忘不掉自己初戀的原因"愛而不得的永遠是最好的"。但是阿里薩卻在51年后,熬死了自己的情敵,和初戀終成眷屬。
愛情是什么?是對一個人的忠貞不渝?
不這只是愛情的一種方式,《霍亂時期的愛情》讓我看到了愛情不止一面。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的拉美國度哥倫比亞,一位普通家庭的男子愛上了富商的女兒。驚鴻一瞥后,阿里薩迅速展開了行動,他寫了許多信給費爾明娜,費爾明娜非常愉快的給了他回信。兩人就像是在慢慢釀酒,時間長了兩人發現互相愛上了對方。
但是這份感情不被費爾明娜的父親所承認,他不會把女兒嫁給一個無權無勢的窮小子。
哪知道霍亂爆發加上兩人地位差異大,女主角只好嫁給了有保障的醫生。當五十年過后,兩人在一條船上相遇了,此時的男主角在眾人的幫助下最終和女主角重溫起了遲到50年的愛情。“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有51年9個月零4天了,在這段時間里,我一直在愛著你,我永遠愛你,忠貞不渝。”
在睡了622個女人之后,竟然有嘴說出自己最愛的依然是費爾米娜?
套用羅蘭·巴特的一句話來解釋他的愛情觀會比較合適:“我一生中遇到過成千上萬個身體,并對其中數百個產生欲望,但我真正愛上的只有一個。"無論他遇到過多少個女人,釋放過多少欲望,而他永遠為費爾米娜保留著那份“童貞”。
馬爾克斯覺得:人能經歷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
只不過馬爾克斯以他天才的敘述,將愛情寄托于五十年的時間長河中,讓它面臨戰爭、霍亂等考驗。理解、信任,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而理解與信任,恰是愛情所最需要的。
小說的故事便是發生在霍亂時期,而馬爾克斯給霍亂增添了幾種意味。
阿里薩的愛情就是一種霍亂,他那么愛費爾明娜卻依舊愛而不得。那種感覺就像是生了一場大病,大病之后的后遺癥便是瘋狂交女朋友。
這是這本書中的愛情和其他愛情故事最不一樣的地方。
不可能一直浪漫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變化不過如此。但同時它也讓我們看愛情有其最堅韌的地方,任歲月流轉也可能閃閃發光。十八歲時,阿里薩精力旺盛、情感蓬勃他在費爾明娜來往的路上假裝讀書。人到中年阿里薩陷入了對費爾明娜無法自拔的感情旋渦,對那段純真干凈的戀情寢室難忘。愛情是什么烏爾比諾醫生用一句話說明了他的觀點:愛情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固。
故事的最后:他們一起乘船出海。
“見鬼,那您認為我們這樣來來回回的究竟走到什么時候?”在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以來的日日夜夜,阿里薩一直都準備好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