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朋友圈發了個新辦的飯卡及在食堂吃飯的照片,瞬間便收到若干點贊及評論。 竟然有原先單位的同事留言: 長者食堂? 看到這句話時,正在吃豆角拌米飯的我差一點噴薄而出。 這都什么邏輯,竟然會聯想到長者食堂? 俺是在正兒八經的寫字樓餐廳里吃食堂。 因為多年未吃食堂,感覺很新鮮,所以打上飯坐定后,先給飯菜拍了照發給胡子同學,又發了個朋友圈: 咱也是吃食堂的人了。 于是便收到了老同事的留言。 爆笑的同時想了想也不足為怪。 同事大概也不知道這座辦公大樓上還有公共餐廳。 我也是調到這里上班后才知道的,而且并非我們單位的,是東港產業園辦的。 第一次吃是蹭同事的飯卡,感覺就餐環境及飯菜質量不錯,所以便想著也去辦張飯卡。 今天下雨,工作又非常繁忙,所以便想著中午不回家了。 男生們的飯缸子上面一般都滿滿地放著至少倆饅頭,女生們則基本一個,即使吃不飽也不好意思打倆,怕被人笑話太能吃。 那時候沒有外賣,我們也不挑食,所以覺得學校食堂里飯菜的味道還不錯。 我記憶最深的是中午的紅燒土豆雞架,油膩膩的拌米飯那真是美味;晚上的美味則是菜湯下的面條,總之都和我的口味。 我們那時候每月發二十來塊錢的飯票,女生基本就夠了。 因為饅頭才一兩毛一個,菜也就塊兒八毛的,一頓飯花很少,女生時不時再出去買點兒零食代替正餐,飯票就用不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