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了一位患者咨詢,他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想用維生素B12片預防神經病變。但走了幾個藥店,都沒有買到藥,與其相似的只有甲鈷胺。他不太放心,所以問華子,維生素B12與甲鈷胺是不是同樣的藥物,兩者可以互相替代嗎? 華子告訴他,維生素B12與甲鈷胺屬于同類藥物,雖然并不完全一樣,但兩者的藥理作用基本相同,可以互相替代。 一、維生素B12有什么用維生素B12在人體內發揮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促進紅細胞的發育和成熟,如果缺乏,就會導致巨幼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12還可以增加神經元細胞的代謝,促進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作用,維持神經系統健康運行。在神經系統發生病變的時候,比如說神經炎、糖尿病神經病變等疾病,補充維生素B12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維生素B12還是人體中的輔酶,可以增加人體細胞對葉酸的利用率,并且促進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 二、維生素B12是個“大家族”在藥物化學中,維生素B12指的是一類具有相似結構的化學物質。這類化學物質都含有鈷啉環結構,現在已經發現20多種,但與人體相關的主要是氰鈷胺、羥鈷胺、腺苷鈷胺和甲鈷胺等4個家族成員。按維生素的命名排序為第12,現在習慣把第一個發現的氰鈷胺稱為維生素B12。 人體不能生成維生素B12,只能通過外源補充。口服的維生素B12不能被直接吸收,需要與胃壁細胞分泌的內因子結合之后,才能被吸收入血。而維生素B12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需在人體內轉化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才能發揮生物活性。 三、維生素B12與甲鈷胺可以互相替代含有維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在肉類食物中,比如豬、牛、羊、雞,以及水產品中的魚、蛤,還有奶制品和雞蛋等,而蔬菜和水果等植物之中幾乎不含維生素B12。所以正常吃肉的人,通常不會缺乏維生素B12。 但是維生素B12的吸收依賴與內因子的結合,所以有消化不良的人,可能會出現維生素B12吸收減少。營養不均衡者,比如嚴格的純素食主義者,也有可能缺乏維生素B12。患有肝臟疾病、酶缺陷的患者,可能對維生素B12的轉化能力不足,導致疾病的發生。 所以對于缺乏維生素B12者,可以直接補充有生物活性的甲鈷胺或是腺苷鈷胺,比服用維生素B12的效果更好。甲鈷胺與腺苷鈷胺,都可以用于神經病變與巨幼細胞性貧血,但兩者略有區別。 甲鈷胺可以進入神經細胞器,修復神經細胞,而腺苷鈷胺需要轉化為甲鈷胺才能發揮作用。而腺苷鈷胺可以進入細胞線粒體,直接參與血紅素的合成,改善貧血。所以兩者相較而言,甲鈷胺更適合用于治療神經病變,腺苷鈷胺更適合用于貧血。 總結一下,維生素B12是一種前體藥物,進入人體之后需要轉化為甲鈷胺才能發揮生物活性。治療神經系統時,甲鈷胺更有效,治療巨幼細胞性貧血時,甲鈷胺與維生素B12效果相當。但維生素B12的吸收要依賴于內因子的分泌,所以在應用時,甲鈷胺比維生素B12更加方便,兩者可以互相替代。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用對藥有疑惑,要咨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