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ESMO虛擬全會期間公布的3期KEYNOTE-522試驗(NCT03036488)的第四次中期分析數據顯示,在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與新輔助化療后輔助安慰劑相比,新輔助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 Keytruda)聯合化療后輔助單藥帕博利珠單抗顯著改善了無事件生存期(EFS)。 中位隨訪39.0個月后,與化療/安慰劑方案相比,帕博利珠單抗方案降低了37%的EFS事件風險。此外,與化療/安慰劑方案相比,該免疫治療方案使死亡風險降低了28%。 KEYNOTE-522是第一個在II期和III期TNBC患者中報告出具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EFS結果的大型、隨機、3期試驗。在KEYNOTE-522中,患者以2:1的比例隨機接受每3周200毫克的帕博利珠單抗(n = 784)或安慰劑(n = 390)治療。所有參與者都接受了4個周期的卡鉑加紫杉醇治療,以及4個周期的阿霉素(adriamycin)或吡柔比星(Pirarubicin)加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治療。手術后,繼續使用輔助性帕博利珠單抗治療9個周期,或者直到疾病復發或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 EFS和病理完全緩解(pCR)是該研究的雙重主要終點。EFS的定義是:從隨機入組到首次出現疾病進展(無法進行確定性手術)、局部/遠處復發、第二原發癌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時間。 該試驗招募了結節陰性和陽性的患者。腫瘤分期從T1c N1/N2到T2至T4和N0至N2不等。所有參與者的ECOG表現狀態為0或1。分層因素包括結節狀態、腫瘤大小和接受卡鉑治療的時間(每周一次或每3周一次)。 2019年ESMO大會期間公布的首次中期分析數據顯示,接受帕博利珠單抗方案的患者中,64.8%的患者觀察到了pCR,而在單獨接受化療的患者中,這一比例為51.2%。 在一組498例PD-L1陽性患者(定義為聯合陽性評分[CPS]大于或等于1)的亞組中,帕博利珠單抗引起的pCR率為68.9%,安慰劑組為54.9%;增長了14.2個百分點。在97例PD-L1陰性(定義為CPS小于1)患者中,研究組和對照組的pCR率分別為45.3%和30.3%;增長了18.3個百分點。 3年時,84.5%接受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的患者存活且未發生EFS事件,而單獨接受化療的患者中,這一數據為76.8%。 在試驗的新輔助期,使用帕博利珠單抗和安慰劑的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反應(TRAEs)包括:惡心(62.7% vs 63.2%)、脫發(60.3% vs 56.6%)、貧血(55.1% vs 55.3%)、中性粒細胞減少(46.7% vs 47.0%)、疲勞(41.1% vs 37.8%)、腹瀉(29.4% vs 23.7%)。丙氨酸轉氨酶升高(25.5% vs 24.7%)、嘔吐(25.5% vs 21.9%)、乏力(24.5% vs 25.4%)、便秘(23.7% vs 21.1%)、中性粒細胞減少(23.7% vs 28.8%)、皮疹(21.8% vs 15.2%)和周圍神經病變(19.7% vs 21.1%)。 巴茨癌癥研究所實驗性癌癥醫學中心負責人Peter Schmid博士表示:“鑒于診斷后五年內復發率高,高風險早期TNBC患者需要新的治療方案。KEYNOTE-522旨在研究帕博利珠單抗的新輔助治療聯合輔助治療是否能夠更早地治療該癌癥。現在,隨著3年多的隨訪,我們看到了這種方法的潛力,這些EFS數據對患者來說是令人鼓舞的。” 2020年11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批準帕博利珠單抗與化療聯合使用,用于治療局部復發、不可切除或轉移性TNBC患者,這些患者的腫瘤表達為PD-L1(CPS為10或更高)。 該決定得到了3期KEYNOTE-355試驗(NCT02819518)的數據支持,該試驗顯示,該方案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9.7個月,而單純化療治療則為5.6個月。 參考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