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連接是一種賦能思維在數字化時代,隨著人工智能、移動信息技術、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的快速發展,我們這個社會已經進入了萬物互聯時代,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人與信息等都可便捷地連接。在這樣的時代,可以說,連接比擁有更重要。 萬物互聯 無論是創業還是個人成長,連接都是一種賦能思維,通過連接用戶、連接信息、連接資源、連接人脈等,實現為企業或個人賦能。其實不必什么都自己擁有才能解決問題,有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連接照樣可以達成目標。 就像學習某一領域的知識一樣,我們沒必要把相關知識的書都買過來,而是可以通過搜索、社交等各種方式連接到相關必要的知識和信息供自己使用和學習。做企業也是一樣,尤其是初創企業,沒必要所有崗位都要自己招到相應的人才,畢竟養一個人的成本越來越高。而是可以通過外包服務、兼職、顧問等形式解決同樣的問題。 其實,連接和擁有是兩種思維方式。在過去,大家習慣了擁有的思維,認為做什么都是自己擁有最好。比如一定要擁有自己的廠房生產,一定要擁有自己的土地,一樣要擁有自己的團隊等。而現在時代完全不同了,以上這些你可以都沒有,通過連接一樣可以實現同樣的價值和財富。就做企業來說,擁有的思維往往是重資產思維,而連接的思維,更傾向于輕資產思維。 這個互聯網時代其實為連接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技術、場景和應用條件。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重要的不是自己擁有多少資源,而是你能夠連接到多少資源。畢竟任何個人和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能力都是有限的,而通過連接完全可以不斷擴展自己的資源能力邊界。 02 為什么連接比擁有更重要之所以說連接比擁有更重要,主要是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連接能夠突破和擴展自身資源和能力的邊界 其實連接最大的優勢在于,它能夠不受自身資源和能力的限制,可以更大范圍地擴展自身的資源和能力,在更大范圍內聚合資源與能力,也就是突破了自身的資源和能力邊界。 突破邊界 而擁有是一種封閉式的思維,強調什么都自己擁有,這樣就會受限于自身所擁有的資源能力。前些天去一個紅木家具產業集群交流學習,一個做明式古典家具的負責人想在當地做一個明式家具展廳,希望能夠買到一塊土地。而當地的土地指標有限,而且土地價格也很高。其實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擁有思維,做家具展廳完全沒有必要自己買土地去建,不僅成本高昂,而且時間周期也更長。完全可以通過連接資源租用別人的場地去做展廳。其實現在做企業,沒必要非得擁有自己的土地去建廠房,甚至可以連廠房都不用自己建,因為你完全可以通過外包加工來實現。只要擁有自己的品牌、研發和營銷就夠了,其他的都可以通過連接資源去實現。 在當今這個時代,看一個商業模式的好壞以及有沒有競爭力,不能只看企業自身擁有多少資源和能力,更重要的是看企業能夠連接到多少資源和能力。擴展的資源和能力邊界范圍越大,商業模式的競爭力其實就越強。就像騰訊和阿里一樣,通過不斷地投資和連接,使自己的商業帝國的邊界不斷擴大,所涉及的領域也在不斷擴展,其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 二是,連接比擁有的成本更低 從成本的角度看,擁有的方式往往比連接的方式成本高。比如自己買土地,自己建廠房,自己建生產線,自己買設備等,都是擁有思維。而連接就可以采取租賃和合作方式來實現產品生產,只要最終是自己的品牌就行了。 就像前面所說的,擁有是重資產思維,而連接是輕資產思維。擁有的重資產思維會導致企業發展比較慢,等于說是等自己攢夠了足夠的錢才去買土地建廠房,企業就容易錯失發展的良機。而連接的思維可以在自身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實現產品生產,能夠更好地搶占市場先機。 三是,連接比擁有更具時效性 擁有本身就是需要一個時間積累的過程,如果企業什么都等自己有足夠的資金和實力了才去擴大發展,就會錯失很多市場機會。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機會,現代企業的競爭時效性顯得更為重要,而連接本身就是一種高時效性的方式和思維。 連接可以使企業更便捷,更高效地整合所需的資源、信息和能力,可以實現跨空間和地域進行資源整合。以培訓為例,過去培訓都是以線下培訓為主,場地、人數都會受到限制,而現在通過線上連接,可以同時培訓上萬人甚至幾十萬人,而且不受場地和地域的限制,而且更重要的是時效性更強,可以隨時隨地學習。 03 如何做好連接賦能我們知道連接是一種賦能思維,而且也知道了為什么連接比擁有更重要,接下來我們看看到底該如何做好連接。 第一步是,開放。任何一個企業或是個人,如果想通過連接來賦能,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保持開放。如果你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不向外界開放自己,就無法產生連接。因此我說,要想做好連接的第一步就是開放自己,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只有開放的系統才能與外界的資源、信息等進行連接。 第二步是,整合。一旦能夠對外開放,就具備了連接的前提。接下來就是去整合外部的資源和能力。根據自身的需求去整合相應的資源和能力,而不是都自己去建,去擁有。那些優秀的企業都是整合資源的高手,整合的過程就是連接的過程。 第三步是,協同。當我們能夠連接和整合外部的資源和能力后,接來下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夠協同發展。整合再多的資源如果不能很好地協同起來,也就無法利用好這些資源。只有協同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連接的作用。 第四步是,生態。整合了資源又能夠協同起來,時間一長就會構建一個生態系統,連接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一個能夠共生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是遠大于企業本身的資源和能力邊界的,而且這個生態系統能夠自我進化,邊界也沒有明確的限制,隨著連接效應的擴大,其生態系統的邊界也會擴大。 04 結語可以說,當今商業競爭的競爭拼的不是你擁有多少資產,多少財富,而拼的是資源整合和連接的能力。連接不僅更為高效、便捷、低成本,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夠突破自身的資源和能力邊界。 連接是一種賦能,也是一種思維方式,需要我們改變過去什么都要自己擁有的思維,只有思維進行改變,才能不斷突破自我。做企業如此,個人成長更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