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主張: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意思是,不可要求朋友違背意愿、強作歡樂來迎合自己,不可要求朋友無保留地奉獻忠誠。物極必反。 歷史上,有些表現出“絕對忠誠”的人,卻是最險惡的奸佞。比如,齊桓公的寵臣,豎刁、易牙、開方,等等。 絕對忠誠是一個超拔的思想境界,只適合極少數信仰堅定的人。 晏子告誡我們:“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 晏子作為家喻戶曉的古代賢相,還有哪些箴言忠告? 管子、晏子均為齊國名相, 管子之后百余年有晏子。 晏子相齊, 五十多年, 食不重肉, 妾不衣帛。 君語及之, 即危言。 語不及之, 即危行。 國有道, 即順命。 國無道, 即衡命。 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司馬遷說: 如果晏子在世, 愿意為他執鞭駕車。 晏子的思想, 略列一二如下: 1. 君正臣從謂之'順', 君僻臣從謂之'逆'。 2. '君無得罪于民'。 君得罪于民, 誰將治之? 民誅乎? 3. 不慢行而繁祭, 不輕身而恃巫。 4. 山樹枯死, 河水干涸, 祭祀山河以禱雨, 無益。 5. 君甘亦甘謂'同', 君甘則酸謂'和'。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6. 飽而知人之饑, 溫而知人之寒, 逸而知人之勞。 7. 不為禽獸傷人民, 不為草木傷禽獸, 不為野草傷禾苗。 8. 國有三不詳: 有賢而不知,一也。 知賢而不用,二也。 用賢而不任,三也。 9. 苦身為善,其賞厚。 苦身為惡,其罪重。 10. 下無言謂之'喑', 上無聞謂之'聾'。 11. 臣專其君,不忠。 子專其父,不孝。 妻專其夫,嫉妒。 12. 問道者,更正。 聞道者,更容。 13. 謀度于義者必得, 事因于民者必成。 14. 忠臣事君, '有難不死,有亡不送'。 言見用,終身無難。 謀見從,終身不出。 15. 君在,不事太子。 國危,不交諸侯。 順則進, 否則退, 不與君行邪。 16. 己有,不難非之人。 己無,不難求之人。 17. 君擇臣而使之, 臣擇君而事之。 18. 國有三患: 忠臣不信,一也。 信臣不忠,二也。 君臣異心,三也。 19. 意莫高于愛民, 行莫后于樂民。 20. 衣莫若新, 人莫若舊。 21. 下無直辭, 上有隱惡。 民多諱言, 君有驕行。 22. 社稷之臣, 能立社稷, 別上下之義,使其當理。 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 做為辭令,可分布四方。 23. 君子, 不盡人之歡, 不竭人之忠。 為地戰者,不能成其王。 為祿仕者,不能成其君。 24. 不以己之是, 駁人之非。 25. 圣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26. 君子, 不懷暴君之祿, 不居亂國之位, 不與亂國俱滅, 不與暴君偕亡。 27. 君子, 獨立,不慚于影。 獨寢,不愧于魂。 一言以蔽之, '以民為本,不事鬼神'。 '晏子存而民心安', 這一句是對晏子最好評價。 武書劍 2021年7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