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主要看閱讀和寫作方面的書,貌似掌握了許多寫作方法,但是坐在電腦前一個字也打不出來。今年年初強迫自己寫了篇書評,拿給格格老師看。格格老師說:“你別以為我沒讀過那本書,你的書評引用原文太多,而且三個觀點之間各自為政,沒有邏輯關系。你改完再發給我看看”。我把自認為寫得最好的這篇書評,扔進了垃圾箱,再也沒勇氣寫書評了。 后來參加土豆老師組織的共讀營,認識了書評教練釋若老師。釋若老師是讀書30多年,寫過2000多萬字的寫作人。他拆解了1000多篇新媒體文章,反復研究100多本關于閱讀、寫作技巧的書籍,最終提煉出版了《寫作公式:新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一書。 我知道消息后如獲至寶,提前一個星期就預定了《寫作公式》,后來也證明我的決定太對了,《寫作公式》這本書居然賣斷貨了。 這本書真的有這么神奇嗎?有,我認為這本書腳踏實地,可以說是釋若老師手把手教你寫作。我就拿我最想寫的書評舉例子,如何才能寫出受到編輯青睞的書評呢。 1.題好文一半,新手怎樣寫出十萬+書評標題?釋若老師告訴你萬能標題模型 很多人不重視寫標題,或者是重視了但是寫不出來。以至于文章沒有人看,平臺不給推送。 怎樣寫出十萬+的好標題呢?可以套用釋若老師的三段式萬能標題模型:“應用場景+具體問題+干貨提醒;事件描述+矛盾對比+傳播情緒;設置懸念+戲劇沖突+詳情指引。” 比如“閆妮美腿刷屏:你以為的自律,99%都是錯的”這是來自:十點讀書會,點擊率十萬+的標題。這個標題就是運用了釋若老師三段式萬能標題模型。 萬能標題模型,首先要求三個短句是相對獨立的。其次短句之間構成一定的邏輯關系。第三標題中要出現正文關鍵詞、關鍵信息。 2.萬事開頭難,怎樣寫文章第一句話,釋若教你5大技法 “如何才能寫好第1句話呢?釋若總結了5大技法,即陳述法、提問法、引用法、故事法和爆料法。” 陳述法,開門見山,我也理解為結論先行,把主要觀點和事實直接全盤托出,直擊文章重點、中心思想。 提問法,調動閱讀情緒,戳中讀者痛點,引導讀者思考。我個人比較喜歡提問法。釋若老師發明致用閱讀法(QPA閱讀法),Q提出問題,P指定方案,A持續行動。第一步就是提出問題。 引用法,引用詩文,名人名言,權威數據讓作者產生認同感。引用法可以說是金句開篇,高大上,自帶流量。 故事法,人們最愛讀的是故事,一個起承轉合、跌宕起伏的故事,容易把讀者瞬間帶入進去。 爆料法,又叫八卦法,爆料各種秘密,可以成功激發讀者的好奇心、閱讀欲。 總之寫好文章第1句話可以起到先聲奪人,聚焦讀者注意力的效果。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怎樣寫出書評開頭,釋若老師教你開篇引言(500字以內) 描述故事、案例、現象(引題),拋出問題或痛點(點題),用書的知識點給出解決方案,并介紹作者和全書核心知識(破題)。 引題:釋若老師的引題和樊登老師的坡道異曲同工。都是通過精彩的故事,經典的案例,具體的現象,引出中心主題。引題要成功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點題:一般是疑問句,提出存在哪些問題,人們的痛點是什么?讓讀者產生思考,產生共鳴,讓讀者帶著疑問,帶著問題閱讀。 破題:用書中的知識點簡單回答剛才提到的問題,此時要詳細介紹作者和書籍故事。讓讀者了解你介紹的這本書。 書評開頭字數不應太長,控制在500字以內,很多人開頭引題濃墨重筆,占全文百分之八十以上,這些都是錯誤的。 4.正文(2000~2400字)釋若老師寫書評正文用黃金思維圈2W1H方法 第1點:What,寫是什么。寫1~3個和書中核心知識相關的現象或案例,盡量寫反面案例或錯誤現象,字數控制在500~700字。第2點:Why,寫為什么。用書中的知識解釋問題的原因,對第1點中提到的現象、案例進行分析。如為什么是錯的?為什么會做錯?到底錯在哪里?字數控制在500~700字。第3點:How,寫怎么辦。針對上文中談到的問題,基于書中的知識,告告訴讀者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字數控制在1000字以內。 釋若老師寫書評正文用黃金思維圈2W1H方法。 What-這本書寫的是什么(書的主旨),Why-書里的某個知識點,為什么要我們這樣做(講清這個知識點如何執行,突顯意義),How-大家可以通過書中的知識做什么(你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三個層次逐層深入,能夠在大腦毫無思緒的時候,建立起邏輯框架,順著這個框架往下走,能深入地挖掘出不少有價值的內容。 5.言外之味,如何寫好最后一段話,看釋若老師結尾“三板斧” “如何寫好結尾呢?釋若老師的觀點是,結尾必寫金句,以達到引人注目之效。具體如何操作呢?釋若老師總結了“三板斧”,即首尾呼應、話題爆炒、金句傳音。” 第一板斧:首尾呼應。開頭有伏筆,結尾有照應。開頭選一個關鍵詞或關鍵事件,到結尾時再加以總結,這樣就可以寫出首尾呼應的效果。很多文學大家都采用這種方法,比如朱自清。 第二板斧:話題爆炒。在文章結尾設置一個引發人們討論的話題。文章以話題為中心,提供信息觀點,引導讀者思考選擇。這種結尾容易讓讀者點贊、轉發。 第三板斧:金句傳音。文章以金句結尾,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僅能引導讀者思考,也容易讓讀者記住。“金句恒久遠,結尾永流傳”使用金句結尾,可以使文章余音繞梁,數日不絕。 最后為什么你寫的書評沒人看?怎樣寫出引起讀者共鳴的書評,釋若告訴你掌握三個點 最能引起讀者共鳴,也最能激起讀者閱讀欲望的有三個方面,即痛點、癢點和爽點。” 痛點: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老人看病難,孩子就學不容易,很多事情急需解決,這些問題都是讀者的痛點。寫書評我們可以提出痛點,并且分析解決痛點,比如《懶人致富》很多人不愿意勞動就想掙到錢,這就是挖掘出懶人的痛點。 癢點:告訴讀者即將失去什么?或者可以得到什么?傳遞價值,讓自己變得更好。比如說《這本書能讓你戒煙》這類書評干貨滿滿,讓讀者看一篇書評就激發他戒掉煙欲望,這類書評很多讀者愿意觀看、收藏、轉發。 爽點:充分利用人性七宗罪,“色欲、暴食、貪婪、懶惰、暴怒、嫉妒、傲慢”。這七宗罪是人性的弱點,充分利用人性弱點寫出讓讀者爽的書評。比如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總有一種爽到欲罷不能的感覺。 書評一般是“痛點”入題,用“癢點”引導,最后拋出“爽點”。熟練掌握上述公式就可寫出受編輯青睞的書評 我舉的書評例子只是滄海一粟,更多地“閱讀理解、旁征博引、原創金句”都在《寫作公式》這本書里。釋若老師作為“公式寫作課”的創始人,他邀請各位書友以書為伴,以筆為友,讀點書、寫點文,做個有情懷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