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的惡果。 ![]() 來源:科研圈 原作 Kendra Pierre-Louis 翻譯 管榕 編輯 魏瀟 這種毛毛蟲大多長 3-4 厘米,有一層毛茸茸的外衣,除了背部兩側的白色條紋和靠近尾部的兩個橘紅色小點外,其余都是棕色。它擁有一種柔和的視覺質感,看起來無害甚至迷人,引誘著你上手撫摸。 ![]() ![]() 黃毒蛾幼蟲 圖片來源:daveynin, CC BY 2.0 但是觸摸黃毒蛾毛毛蟲(browntail-moth caterpillar)會帶來危險。 美國緬因州的昆蟲學家 Allison Kanoti 說:“這種毛毛蟲的毛發有倒刺并且是空心的,其中儲存著一種毒素。” 緬因州目前正處于黃毒蛾大規模爆發的階段。直到去年,這種昆蟲都還只在緬因州的幾個沿海地區活動。但從今年開始,緬因州的 16 個縣中幾乎都發現了黃毒蛾的幼蟲。 為了躲避這些毛毛蟲,緬因州最大城市波特蘭(Portland)不得不暫時搬遷其農貿市場——它們有一種獨特的習性,會從筑巢的樹上掉下來。今年 6 月,擁有 1.6 萬人口的沃特維爾市(Waterville)甚至因為毛毛蟲宣布進入公共緊急狀態。在全州范圍內,飽受瘙癢困擾的人們將藥店貨架上的金縷梅和可的松搶得一干二凈,這兩種藥物都是能夠舒緩這種毛絨怪物帶來的猛烈灼傷的有效成分。無論是在野餐桌、碼頭,還是在晾曬的衣服上,如果和黃毒蛾幼蟲狹路相逢或碰到它的毛刺,會令皮膚爆發一種類似毒葛引發的皮疹,使人瘙癢難耐好幾天。這種毛毛蟲的毛刺脫落后會在空氣中傳播,人吸入后會引起喘鳴。這兩種情況(觸碰和吸入毛刺)都可能產生嚴重到足夠進急診室的后果。研究表明,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毛刺進入眼睛后甚至會導致失明。并且,這些毛刺的毒性可以保持長達三年之久。 ![]() 黃毒蛾幼蟲導致的皮疹。Euproctis_Chrysorrhoea_skin_rash.jpg: Cywarederivative work: B kimmel (talk) - Euproctis_Chrysorrhoea_skin_rash.jpg,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588497 緬因州以龍蝦、燈塔和藍莓聞名,為何會變成這種有毒毛蟲的大本營?人們將其目前的困境歸罪于兩項災難:當下的氣候變暖,以及一個多世紀前發生的一場意外。 1 黃毒蛾來自歐亞大陸,從溫暖的地中海到寒冷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它都可以在這些地區勉力生存。19 世紀時,它們可能跟著運往馬薩諸塞州的貨物抵達了美國。一開始,沒有人注意到這些害蟲的存在,但到了 1897 年,它們開始“嶄露頭角”。歷史記載描述了馬薩諸塞州東部的城鎮“到處都是毛毛蟲”,并且“被這些害蟲所占據”。 緬因大學(University of Maine)的森林昆蟲學助理教授 Angela Mech 告訴我:“黃毒蛾用了 15 年,從馬薩諸塞州飛到長島,再到佛蒙特州、新罕布什爾州、緬因州,直逼新澤西州的新不倫瑞克(New Brunswick),最后進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傳播得相當迅速。這是一個巨大的困擾。” 現在,緬因州到處都張貼著警告,提醒人們注意毛毛蟲的存在。緬因州作為一個戶外景點眾多的地方,這種昆蟲會對遠足、露營、騎自行車等戶外活動造成威脅——不僅對緬因州居民,對每年數以千萬計的游客來說也一樣。 Mech 說:“一旦人們得到黃毒蛾的消息,就會取消來緬因州旅游的計劃。因此,毛毛蟲影響了旅游業和就業。我聽說樹木護理公司很難招到員工,因為他們經常出疹子。沒有人愿意出疹子。”而且,由于黃毒蛾的幼蟲是貪婪的食葉者(它們喜歡橡樹、樺樹、櫻桃樹和蘋果樹等闊葉樹),樹木也因此受到影響。緬因州大學的昆蟲學教授 Eleanor Groden 表示,若在秋天出現大規模爆發,剛孵化的毛毛蟲會吃掉相當多的樹葉,甚至會讓樹冠帶上一層詭異的金屬色澤。 Mech 告訴我,“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昆蟲”,因為它可以同時影響到生態、經濟和人類健康三大方面。 毛毛蟲帶來的健康風險至少是季節性的。到六月下旬,它們就會化繭,準備發育成飛蛾。夏末秋初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毛毛蟲也并沒有毒性。毒素出現于毛毛蟲在冬季生長的幾個月內。隨著幼蟲在它們的孵育網中生長,它的舊皮脫落,露出一層新皮,在 4 月完全孵化后不久就會變得帶有毒性。自 2016 年以來,緬因州一直在應對集中在緬因州的巴斯(Bath)和布朗斯維克(Brunswick)的中海岸社區的爆發,但每到春天,黃毒蛾幼蟲的影響范圍都在擴大。 ![]() 2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它們是不可阻擋的,黃毒蛾也曾被制伏過。據 Mech 說,在 19 世紀 90 年代的初始爆發期,黃毒蛾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壞,人們不得不在冬天雇人破壞它們結在樹上的網。在一年的時間里,2,400 多萬條黃毒蛾結的網被從樹上剪下并燒掉。與此同時,聯邦和地方政府引進了幾十種不同的生物控制手段,包括從歐洲引進的天敵捕食者。不管是由于人類的努力,還是由于毛毛蟲的自然爆發周期,或是兩者兼具,在黃毒蛾幼蟲出現后的 20 年內,它的數量開始下降。到 20 世紀 60 年代,黃毒蛾只在馬薩諸塞州的科德角(Cape Cod)的一隅和緬因州南部卡斯科灣地區(Casco Bay)的幾個島嶼中存在。 ![]() 黃毒蛾成蟲 圖片來源:Donald Hobern from Canberra, Australia - Euproctis chrysorrhoeaUploaded by berichard, CC BY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3557283 然而,黃毒蛾的數量在1989 年開始反彈。在如今急劇爆發的形勢之前,它們僅僅是定期出現輕微的爆發。為了調查這一禍害卷土重來的理由,緬因大學昆蟲學家 Groden 和她的同事將黃毒蛾幼蟲造成的樹木損害率與環境因素做了比較,包括春夏季溫度和春季降雨量。他們發現,氣候變暖可能在兩個方面造成了黃毒蛾幼蟲的爆發。第一個方面涉及一種名為燈蛾噬蟲霉(Entomophaga aulicae)的真菌。黃毒蛾不是美國本土生物,它的天敵很少,但燈蛾噬蟲霉就是其中之一。一旦這種真菌占據了上風,便可以消滅整個毛毛蟲群落。但是這種真菌需要涼爽、潮濕的春天才能茁壯成長,而緬因州作為美國本土 48 個州中升溫最快的地區,在過去的幾年中經歷了較為溫暖的春天。 另一位緬因州昆蟲學家 Kanoti 表示:“去年的春天溫暖而干燥,今年一樣。” 同時,研究人員發現,秋季氣溫可以更好地預測這種毛毛蟲的數量,因為在溫暖的年份會有更多的昆蟲會存活下來。由于氣候變化,秋季氣溫正在逐漸上升。 Groden 說,黃毒蛾幼蟲數量的“反彈速度似乎比以前更快”。當處于對黃毒蛾有利的環境時(較高的秋季溫度),它們的數量便會呈現上升趨勢。當處于一個對真菌有利的環境時,這個趨勢就會被打回原形,但是他們依舊可能反彈。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能改變這種局面。在此之前,黃毒蛾幼蟲受到長時間的良好控制,所以弄清楚如何處理它們,比如找到有針對性的殺蟲劑,并不是一個緊急事項。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緬因州還呼吁居民在冬季注意觀察這些害蟲在樹木上的巢穴,以便在有毒幼蟲出現之前將其消滅,這樣做會更有效。 但是,黃毒蛾并不是緬因州應小心的唯一昆蟲。由于氣候變化,來自美國東南部、最具破壞性的松樹皮甲蟲——南方松甲蟲(southern pine beetles)已經開始向北移動。它們已經侵襲了紐約州、羅德島州和康涅狄格州的樹木。據 Mech 說,氣候預測模型已經表明,它們現在隨時都可能到達緬因州。 原文鏈接: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21/07/maine-caterpillar-itchy-poisonous-browntail-moth/6193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