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極俞穴(xià jí shù xue)為經外奇穴,又名十五椎。出《千金翼方》。《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名下極之俞、《中醫藥學名詞(2004)》名下志室。位于后正中線上,第三腰椎棘突下[1][2]。有強腰健腎的作用。主治腹痛,腰痛,泄瀉,膀胱炎,腸炎,下肢酸痛,小便不利,遺尿,膀胱寒,腹瀉等。 【取穴位置】 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三腰椎棘突下。俯臥位,在第3腰椎棘突下或命門下一個棘突處取穴。快速取穴:兩側髂前上棘連線與脊柱交點向上推1個椎體,下緣凹陷處即是下極俞穴。 【主治功能】 有強腰健腎的功效。主治腹痛,腰痛,泄瀉,膀胱炎,腸炎,下肢酸痛,小便不利,遺尿,膀胱寒,腰酸,小腹冷痛;澼飲注下,腹瀉等。 【穴位配伍】 配委中、命門、腎俞,治腰痛。 配腰眼穴、腎俞穴、委中穴治腰痛。 配腎俞、中極、氣海、三陰交,治遺尿。 配中脘、天樞、足三里,治腹瀉。 配大腸俞,殷門,治慢性腰痛。 配中極,腎俞,三陰交,關元,治遺尿 【附注】 《備急千金要方》:腹疾,腰痛,膀胱寒,澼飲注下,灸下極俞,隨年壯。 《千金翼方》:第十五椎下名下極俞。主腹中疾,腰痛、膀胱寒,澼飲注下,隨年壯灸之。 |
|
來自: 昵稱5780705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