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犀角已經被禁止,出于研究目的,撰寫此文,僅做交流用) 一、工藝比較鑒定法 一般來說,明、清民國的犀角雕件,其工藝都很好。因為犀角無論是作為角雕材料或是藥用,在明、清時期就已經很珍貴、很稀有了。所以,作為雕件材料古人會更加珍惜和愛護,工藝上會做到盡善盡美,是決不會草率的。 個人認為:凡是精雕細琢,質地優良的老角雕,應該多加以重視,反復研究和鑒別,說不定就是犀角的;凡是雕工粗糙或者出土什么的,絕大多數都是一般的角雕或者是現代仿品。 現代仿制品,無論怎樣也仿不出犀牛角那種精雕細琢的工藝,只有犀牛角潤如玉的質地才能精雕細琢。其他一般動物的角無論工藝水平再高,都不可能雕出像犀角這樣精細的工藝來,材質決定了工藝的水平。 二、排除法 善于逆向思維,從一般角雕去研究。要找到所有的犀角標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可以用“排除法”,不去直接研究犀角藏品,而是去研究藏友經常說的“一般角雕”。其實,細細研究,一般的角雕并不多,常見的有:水牛角、黃牛角、牦牛角(家畜和野生的)、黑山羊角、綿羊角、羚羊角、鹿角,還有一些野生小動物的角,還有一些冒充犀角的現代仿品。 而且,這些“一般角雕”的質地與犀牛角相比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只要你細心觀察,無論造假者怎樣仿制,也仿不出犀牛角的質地的,犀角是一種特殊的“有機化合物”,它內在結構、質地和其他角是有很大區別的。只要徹底搞清了“一般角雕”的各種特質,對犀牛角的鑒定就一目了然了。 因為這些 “一般的角”到處可見,標本好找。比如:城市里的藏友可到屠宰場、角雕工藝品商店或百貨公司角雕梳子柜臺去找;農村的藏友找起來就更容易了。弄清了“一般角雕”材質的特質,那么,不是“一般角雕”,又是老東西,工藝又精致的,自然就有可能是犀角的了。 三、綜合判斷法 運用相關收藏鑒定知識進行綜合判斷。個人認為:古代的犀角雕件和古代的瓷器、玉器、青銅器等一樣,同樣從一個側面承載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信息,同樣能反映出古代的歷史文明,古代犀牛角藏品的工藝和紋飾與古代瓷器、玉器、青銅器等古代器物是相通的。 所以在鑒定犀牛角時,要善于運用其他相關知識進行綜合判斷,做到融會貫通,就會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盡管非洲犀角已經被禁,但是目前毛犀角和一些百年老亞角還是可以合法貿易,深受北上廣古玩文玩愛好者的喜歡。 這邊整理了一些老料角作品,供大家欣賞。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