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承接7月4日刊發的金發科技(1):改性塑料起家的化工新材料企業。 金發科技(600143),1993年5月在廣州成立,2001年8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04年6月上交所上市。 金發科技在生物可降解產業的布局可以上溯到2004年,但是直到2011年才實現生物可降解聚酯裝置的規模化生產。金發科技的生物可降解產品涵蓋PBAT、PBS、PLA等原生樹脂、改性樹脂的生產,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產品解決方案。目前,金發科技PBAT產能為12萬噸,在建的3萬噸PLA產線預計將于2021年四季度投產。
圖1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來源:金發科技官網 可降解塑料空間大,PBAT最具應用潛力 塑料是化工行業最重要的產品之一,2019年全球塑料的產量已經達到了4億噸。與此同時,每年大約有800萬噸塑料固體廢棄物排被放進入海洋,這些塑料可以穩定存在上百年不被分解,因而造成了大量的環境污染。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塑料消費國,每年的消費量超過6000萬噸,產生的塑料垃圾超過4000萬噸,其中大約5%-10%最終會被釋放到環境中去。為解決白色污染問題,我國相繼頒布實施相關法規,當前看來最可能實現的路線是采購完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外賣、快遞、農膜等領域代替傳統塑料的應用。 我國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始于2004年,隨著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廢法(修訂) 草案通過,國家開始鼓勵可降解塑料的推廣應用。 2008年,國務院頒布的首個“限塑令”開始實施。此后,中國出臺多個政策支持可降解塑料行業的發展。 表1 近年來國內限塑、禁塑的措施和目標  根據發改委發布的《意見》,傳統塑料被主要在四個重點領域被限制,分別是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用品、快速塑料包裝,基于此,據我們分析,可降解塑料具有可替代性的領域主要是餐飲(打包和外賣)、商超、集貿市場等領域的塑料購物袋,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快遞塑料包裝,此外,農膜也是可降解塑料的重點替代領域。根據測算,按照《意見》的實施時間線,到2025年禁塑令完成實施后,上述領域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間達到250萬噸,當前可降解塑料價格高達3.5~4萬元/噸,考慮到未來行業內在建產能的逐步投產以及技術進步帶來成本的下降,以平均含稅價2萬元/噸計算, 將形成50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
諸多可降解塑料中,PBAT是最具潛力的賽道 首先需要指出,可降解塑料包括廣義和可降解塑料和狹義的可降解塑料。狹義的可降解塑料主要指生物可降解塑料,廣義的可降解塑料則包括淀粉類制品,添加氧化劑的制品,這類產品并不能實現完全降解,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生物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聚乳酸(PLA)、聚酯類(PBS/PBAT/PBSA)、聚羥基脂肪酸酯(PHA)、聚己內酯(PCL)、聚乙醇酸(PGA)、二氧化碳共聚物和聚乙烯醇(PVA) 等。不同的材料性能相差較為懸殊,相對而言,PLA和PBAT的產業前景更為廣闊。PBAT產品具有較好的延展性,抗沖性和熱穩定性,可以較好彌補PLA的脆性大、熱穩定性差的缺點,二者共擠,可能是較好的解決方案。PBAT巨大的需求和較小的供給是PBAT產業的矛盾之一。目前國內的PBAT的產能約32萬噸,產品主要用于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為滿足日益增長的PBAT市場需求,各企業紛紛新建、擴建PBAT項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PBAT在建規劃產能超過570萬噸,預計2021年將有37萬噸新增產能釋放,國內總產能達到69萬噸左右,相應產量約為40萬噸,缺口預計10萬噸。表3 目前國內PBAT規劃產能 

從成本端判斷,PBAT將是應用最廣泛的可降解塑料品種。成本是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的另一個痛點。目前主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價格均遠高于常規的石化制品,隨著規模擴大和技術成熟,成本也有較大的下降空間,PLA價格有望降至2萬元左右,PBAT價格有望降至1萬元出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