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就有“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的說法。人們都時常在談論孝道,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步伐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把“孝道”帶的跑偏了。都認為只要給父母老人穿暖,吃飽,喝足就是孝道,殊不知越來越多的父母老人最不缺的就是物質上的,父母老人最缺的是兒女們圍在身邊的歡聲笑語,最缺的是每天的一個電話問候、一個視屏、一個笑容。 也許,有人會說:“在這個物質驟增的時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自己也是壓力山大,為了生計自身難保,從早忙到晚,晚上回來還要撰寫第二天的工作計劃,哪還有精力在父母的身上盡孝呢?再說也不是不想盡孝,而是條件有所限制”。自我安慰的理由很充分,找尋的借口也能沖涮掉內心的罪孽感。不可否認,現在有相當一部分的中國家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四二一”的結構普遍存在。在這種一脈單傳的情況下,加以生活的優越,導致現代的孩子幾乎都以自我為中心,比較自私,關心他人愛護他人的情感不足。說白了,就是孝心不夠。再加上現代的教育機構,只想著成績,卻忽略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造成越來越多的孩子畸形發展,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責任,又何談孝道。沒有了“孝”,又哪來的“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