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是肉眼可見的熱了起來,你們的艾灸養生還在堅持嗎? 哎,夏天艾灸可不是火上澆油,恰恰相反,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是需要艾灸,也越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那么,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其一,夏天溫度高,艾灸后皮膚更易出汗,有利于毒素隨著出汗排出,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脫了衣服施灸容易受涼。 其二,夏天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季節,很多人都是外熱內寒,病邪就會更容易趁虛而入,此時艾灸,可以取得更明顯的調理效果。 “冬病夏治” 艾灸同樣適用! 中醫之所以提倡”冬病夏治“, 也正是因為夏季得天獨厚,炎熱的環境,對于各種濕寒疾病是一種天然的優勢。 古人云:“寧事溫補、勿事寒涼。”所以每年這個時候,也是艾灸的黃金時間。 許多冬季難以調理的疾病,到了夏天都會變得比較容易辦到。特別是一些慢性頑固病,夏天艾灸調理后效果往往顯著。 如: 比如鼻炎,哮喘,支氣管炎,慢性咳嗽這些,多屬于寒癥,這些病在冬天都是很頑固的。 而在夏天就不同了,“寒者溫之”,作為一年中陽性最盛的季節,占據了天時人和,艾灸之陽與天地陽氣相輔相成,同氣相求,事半功倍。 主要是虛、寒性的痛經、慢性盆腔炎等,病機主要是腎氣不足、腎陽虛弱,痰淤阻滯。 古話常說,女人要熱養,女性陰柔之體,多為偏寒體質,陽氣不足,畏寒怕冷,身體易出現虛寒之證。
有的人一吃冷飲就易胃痛,空調房待久了就頻頻拉肚子,如果放個熱水袋在肚子上,他們可能會覺得舒服些,這些多屬于脾胃虛寒,適合艾灸。 夏天艾灸,升陽氣,溫陽、助陽、驅除寒邪優勢明顯,特別是冬天有受慢性疾病困擾的人,不要錯過了。 三伏艾灸 艾灸起作用 的三個過程 中醫的治病理念,一個是“治未病”,一個是調動人體本身的正氣,來對抗外邪或內邪。 艾灸也是這樣,首先要尋找到病的根源,解決病根兒,病菌炎癥也就不治而愈。 人體在艾灸時,身上的正氣陽氣會被調動,向著病灶出發,只要你體內沒有淤堵的地方,它都夠能到達。 當氣血運行受到較強的阻力,那多半是找到病灶了,如果這個病灶比較小,我們的正氣會把它擊碎。 在艾灸運行的過程中,一方面把體內的小病灶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那些隱藏的大的病灶暴露出來了,這就是找病。 艾為純陽,艾灸調病,針對的主要是陰邪病,比如說囊腫、結節、包塊等,要把這些陰邪驅散化開。 翻病的意義就是把疾病暴露出來,包括過去一些存在過的,又慢慢隱藏了的疾病和舊傷,以及身上潛伏的隱患,都會被翻出來,這就是翻病的過程。 讓病灶暴露出來是艾灸三個階段中最難熬的。 當病灶和真氣經過一段時間的相持以后,隨著時間推移,正氣進一步增強,病灶在艾灸的不斷沖擊下逐漸化解,艾灸會進入第3步——退病。 艾灸調病 有哪些注意事項 古話說的好,”一灸百通“,艾灸調百病,兼具”補”和”泄”雙重功效,可走三陽,通達十二經絡。 艾灸之后,氣機暢達,腎氣充盈,經絡通暢之后,就不會覺得熱。 1、每次每個穴位艾灸15-20分鐘左右為宜 2、不要再飯前空腹時及飯后立即施灸 3、比較疲勞、大汗淋漓、情緒不穩定時忌灸 4、大醉大怒、大驚大恐、過度疲勞時忌灸,皮膚過敏者不宜艾灸 5、艾灸時保持房間通風,艾灸后注意檢查艾條或艾柱確認熄滅,以免造成火災隱患 你若喜歡,點贊 |
|
來自: 天地人和00ksak > 《艾灸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