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進入青春期,甚至還是小學,開始和父母關系冷淡,親情冷漠,絲毫不懂感恩。 他們要么對父母不理不睬,很冷漠;要么冷漠自私,很任性,經常無理取鬧,甚至要挾父母。 很多父母痛哭流涕地訴說孩子的種種行為,聽了都讓人心寒! 為了真正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先明白,為什么孩子親情冷漠,不懂感恩?如果非要一句話解釋,我只能說:因為你們大人從來沒有尊重過孩子!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孩子這個問題主要由家里人造成的!我曾經有一個學生,男孩,十四歲,爸爸搞長途運輸的,常年在外奔跑,媽媽是公司普通職員。 孩子從小是爺爺奶奶帶的,小時候帶得比較嬌慣。11歲時接到身邊,發現孩子很調皮,不聽話,媽媽很苦惱,經常批評孩子,孩子還是那個樣子。
上初一后,孩子更加調皮,不愛學習,有時逃課,和爸媽關系非常冷淡。爸爸感覺兒子太調皮,于是把孩子送到河南的文武學校,一送就是一年。 一年后,孩子情況更加糟糕,經常打架,在學校基本就是逃課,上網,抽煙喝酒。最后沒辦法,只能接回家。 這個孩子,對父母幾乎沒什么感情似的,非常冷漠,平時只有到了要錢的時候,才和他媽媽說話,而且說話都非常冷淡,一副什么都無所謂的樣子,所有的都不在乎。
為什么會這樣呢?仔細了解孩子家庭,我們就會發現原因。 第一,孩子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溺愛。 所以,孩子比較任性,尤其是在爺爺奶奶面前,小時候還比較乖,進入青春期后,對老人態度非常粗魯,奶奶啰嗦一點,他就直接說滾。 其實,溺愛是對孩子的極大不尊重,成長的過程,很多事情都必須讓孩子自己去做,這是生命成長的自然規律,溺愛就是過度的保護和關愛,是對孩子生命本能的侮辱和蔑視。 因為任何孩子成長過程都需要在正常生活中磨煉,才能成長蛻變。 就好比,蠶必須自己破繭而出,最終蛻變成飛蛾,才會擁有新的生命;樹苗只有經歷自然的風吹日曬,才能擁有更頑強的生命力,茁壯成長! 第二,父母對孩子真正的關愛很少。爸爸工作常年在外,很少回家,也很少聯系孩子,和孩子溝通情況都讓人懷疑是不是親生的。 媽媽同樣,對孩子真正耐心的關愛很少。所以孩子其實是缺愛,而且極度缺愛。從小這么缺愛,長大了我怎么會不冷漠呢?
第三,媽媽教育方式比較粗魯。爸爸媽媽把孩子接到身邊后,孩子本身長期不和父母在一起,感情生疏,也比較調皮,但媽媽一味地認為孩子太調皮,經常批評指責。 孩子原本是親情淡泊,這么相處,變得越來越冷漠了,因為他絲毫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愛。 所以孩子親情冷漠,不懂感恩,根本原因是大人長期不尊重孩子。 孩子小時候需要陪伴的時候,沒有陪伴關心;青春期需要更大空間的時候,卻又管的很嚴;孩子心里話不愿意和你講,你偷看日記;孩子調皮搗蛋,你不思所以然,立馬地主鎮壓貧農;孩子生來需要獨立,你卻包辦溺愛;你希望孩子感恩孝順,自己對老人卻態度很一般!種種行為,孩子怎能不自私冷漠? 孩子親情冷漠,不懂感恩,其中緣由,你明白了嗎? 我是華勇,青春期教育問題第一殺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薩提亞家庭治療師,親子溝通雜家。我信奉的原則是有效才算重要,會愛才是真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