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花了不少錢,這于她的家庭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便跟她說,好好將養著,慢慢就好了,錢本來就是身外之物云云。 她卻有些釋然:做完手術后,被推出手術室,看到孩子和家人都圍在旁邊。她挨個兒把家人仔細地看了一遍之后想:原來我最在乎的人和最在乎的親情都還在,她說這就是幸福。 我深以為然,因為從一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人嘴里說出這種話,那么這句話一定是顛簸不破的真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必定需要很多東西才能存活下來,比如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倉廩實然后知禮節,我們還需要精神生活,總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要的越來越多,衣櫥里的衣服越來越多,冰箱里的食物越來越多,房子越來越大,玩的地方越來越遠……仔細想想,我們在乎的往往和物質無關。當災難來臨之后,人們在乎的一定不是財產,而是生命和健康,自己家人的、朋友的生命。復旦大學的青年優秀教師于娟在31歲的時候罹患乳腺癌,在生命的臨終她寫道: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么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所以,其實幸福一定不是那些浮于生活表面的浮華,幸福一定不是為了得到那些世俗的功名利祿而熬的夜加的班,幸福一定不是每天朋友圈里炫的幸福。幸福,一定是,當你醒過來,你在乎的人,你在乎的東西還在。于娟臨終前有一句話,我每次讀,都會落淚,那是一個面臨死亡的母親臨走前最大的在乎與牽掛,她的父母,她的兒子土豆。她說:我愿像一個乞丐——或者干脆就是一個乞丐匍匐在國泰路邊,只要能活著看我爸媽帶土豆經過。對于娟而言,幸福一定是每天早晨可以醒過來,看見陽光透過窗簾。看見父母在廚房忙碌,看見孩子在自己身邊叫著媽媽。假如,你現在正享受這些,那么就請珍惜吧,因為,不知道哪一天,這些幸福或許都會看不見。 今天是中國的情人節,祝大家快樂幸福,大家最在乎都還在,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