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下圖為某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潛水位(指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的地下水水位)變化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四幅圖中能反映圖中陸地水體相互關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該河段中陸地水體相互關系可能發生在 A.里海沿岸 B.青海湖沿岸 C.密西西比河下游 D.黃河下游 讀三種陸地水體相互轉化關系示意圖,回答問題。 3.甲代表的水體是 A.雨水 B.積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4.箭頭①代表的現象一般發生在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5.在鄱陽湖區進行大規模圍湖造田,將導致箭頭①、②流量的變化趨勢是 A.①變大 B.①變小 C.②變穩定 D.②在枯水期變小 6.關于陸地水體的相互聯系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湖泊對河流具有削峰補枯的作用 B.無論何種狀況,潛水與河水都可相互轉化 C.一般情況下,潛水是河流穩定的補給 D.水庫被稱為人工湖泊,對河流具有調節作用 7.潛水是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以上的地下水。下列關于陸地水體相互聯系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湖泊對河流具有削峰補枯的作用 B.水庫被稱為人工湖泊,對河流具有調節作用 C.一般情況下,潛水是河流穩定的補給來源 D.無論何種狀況,潛水與河水都可相互轉化 8.對我國河流汛期同河流補給來源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全年流量穩定 C.以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常形成秋汛 9.我國不同補給類型的河流,其汛期出現的季節不同。一般規律是 A.以湖泊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主要出現在春季 B.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主要出現在夏季 C.以地下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主要出現在秋季 D.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主要出現在冬季 10.關于雨水與河流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大多數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 B.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都在夏秋季節 C.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都很大 D.流經沙漠地區的河流不可能以雨水補給為主 下圖表示某河流水文觀測站春夏秋冬四季氣溫、降水量和河流徑流分配狀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該河流可能分布在( ) A.恒河流域 B.尼羅河流域 C.長江流域 D.塔里木盆地 12.該地河流的主要補給形式是( ) A.積雪融水補給為主 B.雨水補給 C.地下水補給 D.湖泊水補給 讀我國東北地區某河流流量補給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3.圖中數碼表示的河流補給類型對應正確的是( ) ①—冰川融水補給 ②—積雪融水補給 ③—地下水補給 ④—湖泊水補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下列有關該地河、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地的河、湖參與了海陸間大循環 B.該處的湖泊在冬季時會補給河流,夏季時則受河流補給 C.該處的湖泊是咸水湖 D.該處河流的汛期比華北地區長 15.下圖為“我國東北地區某河流流量補給示意圖”,圖中數碼表示的河流補給類型正確的是( ) A.①——冰川融水補給 B.②——地下水補給 C.③——雨水補給 D.④——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 下圖表示某河流水文觀測站春夏秋冬四季氣溫、降水量和河流徑流分配狀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6.該地河流的主要補給形式是( ) A.積雪融水補給為主 B.雨水補給 C.地下水補給 D.湖泊水補給 17.該河流的徑流量最低出現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該河流可能分布在( ) A.恒河流域 B.尼羅河流域 C.長江流域 D.塔里木盆地 19.下圖為我國某地河流徑流量隨月份變化示意圖,其中,該河流第一個汛期的補給類型是( ) A.雨水補給 B.冰川融水補給 C.積雪融水補給 D.地下水補給 讀我國東北地區某河流流量補給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20.圖中數碼表示的河流補給類型正確的是 ①地下水補給 ②湖泊水補給 ③雨水補給 ④積雪融水補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與淮河相比,該河流水文特征是 A.水位季節變化小 B.泥沙含量大 C.有明顯的春汛和夏汛 D.冬季封凍斷流 河流補給可以反映河流的水文特征。下圖表示我國某河流多年平均狀態下某補給形式對其補給量隨時間的變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22.圖中表示的補給形式最可能是( ) A.雨水補給 B.地下水補給 C.冰川融水補給 D.積雪融水補給 23.造成M處曲線向上凸起的最可能原因是此時受( ) A.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B.臺風的影響 C.夏季風的影響 D.準靜止鋒影響 24.下圖所示區域陸地地勢平坦,右圖為左圖中河流甲、乙兩處的年徑流量曲線。圖中的河流甲河段河水補給主要是( ) A.湖泊水補給 B.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 C.冰川融水補給 D.雨水補給 第II卷(非選擇題) 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 二、填空題 25.下圖為溫帶地區兩區域的河流圖,圖中河流AB段為地上河。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三個湖泊中,對河流補給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對河流徑流調節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補給水源的是__________。 (2)若甲圖中的河流位于北半球地區,當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于遠日點附近時,該河流應處于________期。此時,河流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一般為下圖中的________;AB河段河流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為下圖中的________,②湖泊與河流的補給關系為下圖中的________。 (3)乙圖中河流主要的補給水源可能是________,該種補給形式在我國分布較普遍的地區是________(東北、西北、西南、東南地區)。 (4)甲、乙兩圖中都必不可少的水循環環節是________和________;對陸地水資源循環再生起決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圖中的________循環。 三、綜合題 26.讀“河流徑流量與降雨量關系圖”,完成下列問題。 (1)這條河流的徑流量隨________的變化而變化,說明其補給水源主要是________。 (2)這條河流流量的高峰出現在________(季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關于這條河流分布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 A.與地中海氣候分布一致 B.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一致 C.分布在亞歐大陸西岸 D.分布在我國西北內陸地區 (4)這條河流在地球上水循環過程中參與的是_____循環,這種水循環對陸地水體的意義是______。 27.讀“我國某地區河流河水補給和流量變化曲線示意圖”,回答下題。 (1)該河流補給方式有多種,圖中A表示_____補給,B表示______補給,C表示________補給。 (2)根據河流流量變化,該河為我國_______地區的河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圖為我國東部地區某地一條河流的綜合補給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分別是這條河流的補給水源,則A是________補給,B是________補給,C是________補給。試簡述判斷理由。 (2)C的補給量在汛期時比枯水期________(多,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河流位于我國東部的________地區。 (4)圖中虛線表示該河流上游修建大壩后的流量曲線,分析這種變化的原因。 29.讀“溫帶地區兩區域的河流圖”,圖中河流AB段為地上河,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三個湖泊中,對河流補給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對河流徑流量調節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補給水源的是________。 (2)河流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通常是豐水期____________,枯水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甲圖中的河流AB段的河水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是否如此?為什么? 。 (3)乙圖中河流主要的補給水源可能是________,該種補給形式在我國分布較普遍的地區是________。(東北、西北、西南、東南地區) (4)甲圖所示地區水循環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乙圖所示地區水循環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 2.D 【分析】 1.讀圖可知,該河流在洪水期和枯水期都是河流水的水位高于地下水的水位,只有①符合。故選A。 2.一般來說,河流水和地下水是相互補給的關系,即洪水期河流水補給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補給河流水,該河段一直是河流水補給地下水,說明該河段的河道地勢比兩側地勢高。四條河流中,只有黃河下游因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地勢比兩側高。故選D。 3.D 4.C 5.D 【分析】 本題以三種陸地水體相互轉化關系示意圖為背景材料,考查了水體間相互補給關系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了考生獲取解讀地理信息、調動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3.讀圖可知甲處的水體和長江是相互補給的,和鄱陽湖也是相互補給的,甲要是雨水的話,那么甲只能補給長江,不可能長江再回過頭來補給雨水,故A錯誤;鄱陽湖流域不可能有積雪融水補給,故B錯誤;鄱陽湖一帶也不可能有冰川融水補給,故C錯誤;讀圖可知甲處的水體和長江是相互補給的,和鄱陽湖也是相互補給的,可知只有甲處的水體為地下水才會出現這種相互的補給關系,故D正確。 4.1~2月為長江的枯水期,這時是鄱陽湖補給長江,故A錯誤;3~4月長江仍然未進入汛期,此時是鄱陽湖補給長江,故B錯誤;結合所學知識讀圖可知箭頭①代表的是長江補給鄱陽湖,長江補給鄱陽湖的這種情況只有當長江流域進入汛期即6~7月時會出現這種情況,故C正確;十一月長江汛期結束,一般長江補給鄱陽湖在長江汛期結束時這種情況也就結束了,故D錯誤。 5.①表示的是長江補給鄱陽湖,在鄱陽湖區進行大規模圍湖造田,鄱陽湖的蓄水能力較低,那么在汛期時①將會變小,故A錯誤;由A的解析可知只有在汛期時①會變小,故B錯誤;讀圖可知箭頭②表示的是鄱陽湖補給長江,在鄱陽湖區進行大規模圍湖造田,鄱陽湖的蓄水能力較低,在枯水期鄱陽湖補給長江的能力將會降低,②的波動將會加大,可知C錯誤,故D正確。 【點睛】 結合所學知識讀圖可知箭頭①表示的是長江補給鄱陽湖,一般長江進入汛期時這種補給關系才會出現;箭頭②表示的是鄱陽湖補給長江,一般長江流域進入枯水期時才會出現鄱陽湖補給長江的現象。 6.B 【解析】 試題分析:湖泊(或水庫)和河流之間具有互補作用,因此湖泊對河流具有削峰補枯的作用;一般而言,潛水和河水之間可相互補給,但有時候也會出現只能單向補給的情況,如黃河下游因泥沙淤積,導致河床抬高,只能出現河流補給地下水的現象。 考點:水體補給關系 7.D 【詳解】 汛期時,河流水位上升速度快于湖泊,水位比湖泊高,大量河水進入湖泊蓄積,從而起到對河流具有削峰作用,枯水期時,河流水位下降速度快于湖泊,水位比湖泊低,大量湖水進入河流,從而起到補枯的作用,A分析正確,不符合題意;水庫被稱為人工湖泊,汛期時可以蓄積洪水,枯水期時可以補充河水,從而對河流具有調節作用,B分析正確,不符合題意;一般情況下,潛水流動速度慢,潛水是河流穩定的補給來源,C分析正確,不符合題意;如果形成“地上河”,潛水水位始終低于河水水位,則潛水不可能轉化為河水,D分析錯誤,本題要求選擇分析不正確的選項,故選D。 【點睛】 8.B 【解析】 本題考查河流水源補給。我國以雨水為補給的河流,由于受季風氣候影響,形成夏汛;以季節性積雪融水為補給的河流,形成春汛;以地下水為補給的河流,流量全年穩定,故選B項。 9.B 【分析】 考查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及特點,難度較小,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河流的補給類型及特征。 【詳解】 一般來講,地下水和湖泊水是河流的普遍存在的補給形式,有全年補給、徑流穩定的特點,因此靠地下水和湖泊水補給的河流沒有明顯的汛期,AC錯誤;由于高山上的氣溫比山下近地面氣溫低,所以在夏季時高山冰雪融水補給量才達到最大,所以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主要出現在夏季,B正確;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主要出現在雨季,但并非一定是冬季,D錯誤。故選B。 【點睛】 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有降水補給、地下水補給、湖泊水補給、冰川融水補給和高山積雪融水補給等五大類型。 (1)大氣降水:為河流的最主要補給形式,以雨水補給為主,河流徑流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河流的汛期出現在雨季。如我國東部地區為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在夏季,因而河流的汛期多出現在夏秋季節,枯水期多在冬春季節;地中海氣候區,降水集中在冬季,河流的汛期為冬季;熱帶雨林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年降水較均勻,河流的徑流量季節變化不大。 (2)季節性積雪融水:河流流經地區,冬季往往嚴寒多雪;隨著氣溫的回升,積雪融化匯入河流,汛期多出現在春季或初夏。如由于積雪的融化,我國東北的河流會形成春汛。 (3)冰川融水:多為內陸地區的河流,水源來自高山地區的冰川,河流徑流量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汛期出現在夏季。如我國西北地區有些河流夏季大部分水量來自天山、昆侖山、祁連山冰川融水。 (4)湖泊水:對湖泊以下河段徑流起調節作用。在洪水期蓄積部分洪水,可以削減河流洪峰,在枯水期補給河流,增加河流的徑流量。 (5)地下水:河流穩定而可靠的補給來源,但補給量較小。 10.A 【詳解】 世界上大多數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A正確;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出現在多雨期,不同氣候的多雨期不一定都出現在夏秋季節,如地中海氣候的多雨期出現在冬半年,B錯誤;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隨著降雨量的季節變化而變化,有些氣候降水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如溫帶海洋性氣候,因此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不一定都很大,C錯誤;世界上有許多流經沙漠地區的河流也以雨水補給為主,如尼羅河等,D錯誤。故選A。 【點睛】 11.C 12.B 【解析】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河水的補給形式及其地區分布。 11.根據圖示信息,該地區的河流流量與降水量大體一致,說明該河流以雨補給為主;圖示反映該地區的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且該地區的最低月氣溫在0°C以上,故判斷該地區的氣候類型應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故只有長江流域符合。綜上分析,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12.根據圖示信息,該河流位于長江流域,河流的流量與降水量變化一致,故判斷該河流主要以雨水補給為主。綜上分析,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13.B 14.C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東北地區的河流補給形式。 13.東北地區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春汛主要是由積雪融化導致的,因此②為積雪融水補給;③是由降水帶來的汛期;①一年四季變化不大,比較穩定,因此是地下水補給。在冬季東北地區寒冷,降水較少,河流的主要補給來自湖泊,因此④為湖泊水補給。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是B。 14.該河在東北地區,屬外流區,河流、湖泊參與海陸間的水循環過程,故該處的湖泊為淡水湖,A敘述正確,C敘述錯誤;由于河流的水位季節變化較大,它會和位于平原的湖泊之間產生水體互補,讀圖可知,湖泊在冬季時會補給河流,夏季時則受河流補給,B敘述正確;東北地區會受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和雨水補給的影響,有兩次汛期,因此汛期比華北地區長,D敘述正確。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是C。 15.C 【解析】 ①最為穩定,是地下水補給,A錯;②只在春季有補給,是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B錯;③夏季補給量大,冬季補給量小,是雨水補給,C對; ④在冬季補給,是湖泊水補給,D錯。 16.B 17.D 18.C 【解析】 16.從圖中看徑流季節分配與降水量季節變化一致,說明河流主要補給形式是雨水,B正確。 17.從徑流分配圖中可讀出,該河流徑流量最低出現在冬季,D正確。 18.從氣溫變化圖中可看出該地最冷月氣溫0~15℃之間,屬于亞熱帶,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熱同期,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長江流域是亞熱帶季風氣候,C正確;恒河流域是熱帶季風氣候、尼羅河流域是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塔里木盆地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點睛】 河流的補給類型主要有大氣降水、季節性積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大氣降水是河流水和陸地其他水體的最主要的補給來源,影響因素是降水量和降水的季節變化,汛期出現在雨季;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的河流主要分布在高緯度或高山地區,如我國的東北地區,汛期主要出現在春季;冰雪融水主要分布在內陸高原和高山區,影響因素是氣溫,氣溫最高的夏季是汛期;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間相互補給,水位高的補給水位低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區的湖泊,在洪水期和枯水期對河流經常起著調節作用, 19.C 【詳解】 題意表明,題中圖為我國某地河流徑流量隨月份變化示意圖,該河流第一個汛期出現在4月附近,為我國春季。春季,我國東北地區大量積雪在此時融化,補給河流形成春汛,積雪融化結束后,河水補給減少,流量減小,形成一個比較獨立的汛期,與圖示河流第一個汛期特征相似,因此該河第一個汛期的補給類型可能是積雪融水補給,C符合題意;我國各地雨水主要集中在雨季,一個地區一般只有一個雨季,我國沒有春季為獨立雨季的地區,因此該河流第一個汛期的補給類型不可能雨水補給,排除A;冰川融水補給量往往隨氣溫升高而增加,而氣溫較4月高的5~6月該河流量較小,因此該河流第一汛期的補給類型不可能是冰川融水補給,排除B;地下水對河流具有調節功能,一般不會導致河流形成明顯汛期,排除D。故選C。 【點睛】 20.C 21.C 【分析】 該題考查河流補給類型及水文特征。 20.結合東北地區河流水的主要補給類型,圖示c補給量大,且主要分布于夏季,故判斷為夏季降水;b主要在春季形成補給,故判斷為春季的積雪融水;而a補給終年較穩定,故判斷為地下水補給。d補給與河流有互補關系,為湖泊補給。故選C。 21.與淮河相比,該河流水文特征是有明顯的春汛和夏汛。淮河為夏季降水補給為主,夏汛明顯,故選C。 【點睛】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1.水位(決定于河流補給類型,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特點決定);2.流量(以雨水補給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大,一般流量大);3.含沙量(決定于流域內陸面植被狀況);4.結冰期有無或長短(最冷月月均溫);5.水能蘊藏量(由流域內的地形、氣候特征決定)。 22.B 23.A 【分析】 22.讀圖,圖中正值表示補給河水,負值表示接受河水補給。根據月份,冬季該補給形式補給河流,夏季接受河流補給,表示的補給形式最可能是地下水補給,B對。我國河流夏季以雨水補給為主,A錯。冰川融水補給主要在夏季,C錯。積雪融水補給主要在春季,D錯。 23.造成M處曲線向上凸起的最可能原因是此時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該河流域降水少,河水補給地下水少,A對。臺風的影響、夏季風的影響、準靜止鋒影響時,多降水天氣,對地下水補給多,不會向上凸,B、C、D錯。 24.D 【詳解】 讀右圖可知,甲河段徑流季節變化大于乙河段,說明乙河段徑流受到了湖泊的調節,表明甲位于圖中湖泊上游,乙位于圖中湖泊下游,因此甲河段河水補給主要不是來自湖泊,排除A;讀左圖可知,圖示區域位于30°附近,位于熱帶附近,題中信息表明,圖示區域陸地地勢平坦,因此當地不可能有大量季節性積雪和冰川,排除B、C;圖示區域位于30°附近,應該會季節性地受到盛行西風影響,帶來較多的雨水,因此圖中的河流甲河段河水補給主要是雨水補給,D符合題意。故選D。 【點睛】 25.(1)① ② ③ (2)豐水(或汛) A A D (3)冰雪融水 西北地區 (4)蒸發 降水 甲 海陸間 【解析】本題考查陸地水體的相互補給關系及水循環類型。 (1)根據湖泊所在位置可以判斷,湖泊①位于河流的源頭,是河流上游水源的主要來源,湖泊②位于中游與河流互相補給;湖泊③的水源來自于河流,與河流不存在互補關系,只存在河流對湖泊的單向補給。 (2)當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于遠日點附近時,北半球為夏季。讀圖可知,甲圖河流位于北半球大陸東岸,該地區在夏季應處于雨季,河流應是汛期。此時段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河水補給地下水;湖泊起蓄水的作用。 (3)乙圖中河流為內流河,其主要補給水源為高山冰雪融水,在我國西北地區廣泛存在。 (4)各種水循環都必不可少的循環環節是蒸發和降水。海陸間循環使陸地水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 26.降雨量大氣降水(或雨水)夏季降水量大B海陸間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淡水資源得以再生 【解析】 【分析】 本題以河流徑流量與降雨量關系圖,考查河流的補給水源、汛期、地區分布、水循環及其地理意義等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 【詳解】 (1)根據“河流徑流量與降雨量關系圖”分析可知,該河流徑流量的變化與降雨量成正相關,所以河流補給水源主要主要是大氣降水(雨水)。 (2)據圖可知,該河流量的高峰出現在6月,即夏季。據上小題分析,該河流徑流量的變化與降雨量成正相關;所以,該河流量的高峰出現夏季的原因是由于夏季降水量大。 (3)據圖判斷,該河流的汛期出現在夏季,所處氣候區的降水特征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與地中海的降水特征正好相反,故A錯誤;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布一致,分布在亞歐大陸東岸,故B正確,CD錯誤。故選B。 (4)據前幾小題分析,該河為外流河,參與的是海陸間循環,該循環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淡水資源得以再生。 【點睛】 對于本題,首要的是通過關系圖判斷河流流量和降水量的關系呈正相關。 27.大氣降水 季節性積雪融水 地下水 東北 春季積雪融化,形成春汛 【分析】 該題主要考查河流的補給類型。 【詳解】 (1)根據圖示可知該地區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兩個汛期,A補給主要在夏季,B補給主要在春季,C補給類型全年都有且穩定,故A表示大氣降水補給,B表示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C表示地下水補給。 (2)由圖所示并結合上題可知,該河春季有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形成春汛,應位于我國東北地區。 【點睛】 東北地區的河流一年有兩個汛期,第一個汛期是由于冬天的積雪在春天融化形成的春汛(有的是凌汛,既冬季河流結冰在春天氣溫回暖形成的),第二個汛期便是季風氣候帶來的降雨形成的夏汛。 28. (1)積雪融水 大氣降水 地下水 在我國北方,冬季的降水以降雪為主,加上氣溫較低,形成積雪。春季氣溫回升,積雪融化,匯入河道,形成春汛。我國東部地區降水集中在夏季和秋季,使河流形成夏汛。全年水量變化較小,穩定可靠的補給水源是地下水。 (2)少 汛期時,河水的水位高于兩岸的潛水面,地下水的補給比例降低 (3)北方 (4)受上游水庫的調節,該河流全年的流量比較平穩。 【解析】 試題分析: (1)B為該河流最主要的補給,且集中在夏秋季節,說明為降水補給;A補給集中在春季,為冬季積雪在春季集中融化形成的春訊;C補給量較小,且季節變化平穩,為地下水補給。 (2)汛期時,河水補給地下水;枯水期時,地下水補給河水。 (3)因為河流有春訊現象,說明冬季有積雪,所以分布在我國北方。 (4)水庫對河流的水量會起到調節作用,使河流水量季節變化趨于平穩。 考點:河流的補給和季節變化。 29.(1)① ② ③ (2)河水補給地下水 地下水補給河水 否,圖甲中AB段始終是河水補給地下水,因為地上河的水位始終比兩岸的地下水水位要高。 (3)冰雪融水 西北地區 (4)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 【解析】 【分析】 考查陸地水體的相互補給關系及水循環類型的判別。 【詳解】 第(1)題,湖泊①位于河流的源頭,是河流上游水源的主要來源,湖泊②位于中游,與 河流互相補給;湖泊③的水源來自于河流,與河流不存在互補關系,只存在河流對湖泊的單向補給。 第(2)題,河流與地下水的補給關系取決于水位的變化,水流總是由高水位補給低水位。 第(3)題,乙圖中河流為內流河,其主要補給水源為高山冰雪融水,在我國西北地區廣泛存在。 第(4)題,根據河水的最后流入地來確定循環類型,甲圖河流為外流河,主要是海陸間循環,乙圖為內流區,主要為陸地內循環,海陸間循環能使水資源得到不斷補充。 |
|
來自: 地理教學資源庫 > 《專題03 陸地水及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