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是否也和我一樣, 覺得《西游記》里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 西天取經需要走十萬八千里, 而孫悟空一個跟斗正好也是十萬八千里。 那孫悟空背著唐僧嗖的一下飛過去, 真經不就取回來了嗎? 話說取經隊伍出發前,佛祖開了個集體會,他語重心長的對大家說: 這次任務,除了小心路上的妖魔鬼怪之外,大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尤其要保護好腰椎。據我了解,中國國家衛健委的統計數據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占全國總人數的15.2%,根據取經隊伍的人員構成,我對你們還是挺擔心的,所以,本次任務第一是取回真經,第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希望大家保重身體,對沒有得腰突的同志,我會考慮給予相應的獎勵…… 那么,取經路上誰最可能不得腰突呢? 負重是個明確的造成腰突的因素,因此,沙僧,out! 難道就這樣讓佛祖的期待落空嗎? 其實多琢磨一下,你會覺得《西游記》講述的是一個人的故事:根本就沒有孫悟空的存在,孫悟空只是唐僧的心。我們的心像猿猴一樣會攀緣,看到一個事就會想到另一個事,越攀越遠,我們的心會七十二般變化,這就是我們心的特征。 所以,我們有一個成語叫“心猿意馬”。 那么,豬八戒是什么呢?你會發現豬八戒做那么多壞事、錯事,唐僧永遠不會責備豬八戒,再怎么做都無所謂。因為豬八戒代表著唐僧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欲望。唐僧見到女人不動心,見到美食不動心,見到金錢也不動心,而豬八戒都替他動了。實際上,我們許多人對自己的欲望所犯的錯誤往往都比較寬容,總是暗自寬慰:這是常人都會犯的錯誤,沒什么。因此有句話叫“寬以待己,嚴以律人”。 所以,《西游記》其實并不是師徒四人的故事,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唐僧一個人的故事,而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映射的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往往為了追求所謂的事業加班久坐,不鍛煉,進而超重,因此,腰突的發病率逐年增高。 ![]() 講到這里,我們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科學研究發現,四肢爬行的動物是不會出現間盤問題的,因為間盤沒有受到來自垂直方向的體重壓力,我們的祖先也是一樣,人類從爬行進化到直立行走用了幾百萬年,直立以后我們的脊柱也承受了生命之重,出現了頸椎和腰椎疾病,應了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 因此, 取經路上白龍馬 得腰突的可能性 是最小的 不像沙僧那樣經常負重, 不像八戒那樣肥胖超重, 不像悟空那樣做危險運動, 不像唐僧那樣坐以待病, 要像悟空那樣經常鍛煉活動, 更要像白龍馬那樣意志堅定!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