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修訂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規定我國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13個學科門類。2021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于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明確“交叉學科”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 在這14個學科門類中,工科無疑是其中的“龐然大物”,它是所有學科門類中下設專業數量最多的學科之一,其中不乏許多志愿填報的熱門專業,如軟件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等。 不僅如此,為服務國家和產業發展需求,優化學校學科結構,許多高校在近年新增了許多專業。對近五年本科新增備案專業進行統計發現,新增備案專業中近半數(3248個)為工科專業。2020年新列入本科專業目錄的專業共計21個,其中,工科就有14個。新增專業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報考時或可重點考慮。 來源:教育部網站 工科眾多專業大熱與國家和地區戰略發展需求有關,而因為其中的許多熱門專業人才緊缺、專業門檻高使其就業更具優勢,就業質量整體明顯優于許多專業。 我們從就業量較大的專業中篩選出了就業表現較好的工學專業。從數據來看,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等專業畢業半年后月收入較高,薪資待遇較好;信息安全、建筑學、網絡工程等專業就業滿意度較高,結合薪資數據來看,或與其福利待遇有關,也與相關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存在一定關系;建筑學、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更高,這意味著專業學習對職業發展價值更大。 來源:就業藍皮書 來源:就業藍皮書 來源:就業藍皮書 就業指標是志愿填報時的重要參考,或可為高考生挑選專業提供些許參考。 那么哪些院校的相關專業更好呢?一方面,考生可以借鑒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選擇學科優勢明顯的高校,另一方面或可參考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結果。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就是要確認工科專業畢業生達到行業認可的既定質量標準要求,是一種以培養目標和畢業出口要求為導向的合格性評價。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要求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師資隊伍配備、辦學條件配置等都圍繞學生畢業能力達成這一核心任務展開,并強調建立專業持續改進機制和文化以保證專業教育質量和專業教育活力。 通俗來講,通過認證的專業代表了新興工科人才培養的最新標準,類似通過了“培養質量檢測”。專業蓋章認定意味著這些專業的人才培養更受外界認可,就業也更具優勢。而這樣的具體到專業、院校的名單無疑對考生和家長選擇專業和院校提供了權威指南。 那么截至目前,哪些院校通過了認證呢?以下是詳盡名單,希望可以給考生和家長提供參考—— 哪些院校可以重點考慮呢?根據統計,通過認證的專業中,有706個來自“雙一流”院校,占比為44%;有894個專業來自普通本科院校,占比為56%。“雙一流”高校總數占全國本科總數約11%,但在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專業中占比達44%,這說明許多“雙一流”高校在積極籌備專業認證工作,其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也較有保障。但同時我們看到,許多普通本科的工科專業也通過了認證,這說明能保障培養質量的好工科專業不只存在于“雙一流”院校,普通本科院校也有好專業。 另外,從院校類型來看,通過認證專業數量最多的院校類型是理工類,如昆明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與我們的常識相符。其次是綜合類院校。不過,一些農林類院校如東北林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也有較多工科專業通過認證,其人才培養也較有保障。 值得提醒的是,由于我國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基本特點是由被認證專業所在學校自愿申請參與認證,所以未被認證也并不代表該專業不好,未通過認證也或許只是學校和專業未按照認證要求準備資料、申請認證。建議考生和家長結合考生的個人興趣、職業規劃、意向城市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和挑選。 來源: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網站 |
|